害怕跟陌生人打交道,却是熟人中的“话痨”,你得了社交恐惧症?
微信公众号:37度心理(ID:psy-37),欢迎分享!
害怕跟陌生人打交道?
但同时却又是熟人中闻名的“话痨”?
担心自己与他人社交没话题会尴尬,而干脆享受一个人“宅”在家?
面试时感到慌张,手心冒汗,特别是群体性面试?
......
如果以上你都能成功对号入座的话,那么很遗憾,你很可能是患了社交恐惧症!
屁啦!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身边不都是这种精神疾病的受害者?
轻易把自己些许的“社交懒惰”上升到“恐惧”层面,很明显带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色彩;其实当真正了解到这种疾病之后,我们绝对会很庆幸以上情况完全吻合的自己,只是“内向腼腆”罢了。
那么,真实的“社交恐惧症”到底是怎样的?它与我们的内向腼腆又有什么区别呢?
社交恐惧症
概述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它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
简单地说,如果你有过一个异常奇怪的人莫名对着你嘿嘿在笑而闭嘴不说话的全身发毛的不堪回首的体验,那么对于社交恐惧症的患者来说,每一个普通的陌生人之于他们,就相当于那个奇怪的人之于你,都会令他们时刻全身发毛!
诊断标准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1.这种害怕或者焦虑必须发生在同伴环境中或者不仅在于成年人的互动时;
2.个体担心自己被评价为焦虑,脆弱,不理智,愚蠢,乏味,令人生畏,肮脏或不讨人喜欢。个体害怕自己会表现出焦虑症状(脸红、发抖、出汗、结巴,呆滞等)这些将被他人给予负面评价;
3.社交情境几乎总是激起害怕或焦虑(偶尔的情况不能被诊断为社恐),出现预期焦虑;
4.个体通常会回避令自己害怕的社交情境,或者是带着强烈的害怕和焦虑忍受这些情境;
5.害怕或者焦虑被认为与负性评价的实际风险或负性评估的后果不成比例;
6.病程通常至少为6个月;
7.害怕,焦虑和回避显著干扰个体正常的日常活动(工作,学业),或者导致临床显著痛苦或社交活动等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成因1.神经生化方面有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患者出现恐惧症状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升压试验阳性,可乐定激发实验引起的生长激素反应迟钝。
与正常人相比,社交恐惧症患者有反应性较强的杏仁核(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恐惧情绪),而且在面对新奇面孔时,其杏仁核的fMRI反应强度大于熟悉面孔的反应。
2.社交技能缺乏和不当的认知强化
缺乏正确的社交技能很容易在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遇到挫折,若再加上过度担心自己的表达不恰当,有意无意地放大自己微小的社交失礼以及对方的轻微反应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进而影响整个社交过程;
然后这种过去失败经验的泛化又会如“十年怕井绳”般萦绕在患者的心里,加快以及加深他们的紧张、焦虑、动作不自然、声音发抖等应激反应。
3.幼年经历与家庭因素
就像前段时间一篇剑圣喵大师的刷屏文章“中国家庭式泼冷水,会吃人!”里披露的一样,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若缺乏情感温暖,理解,信任和鼓励,反而过多的指责和贬低会“促进”孩子对自己不完美的自我证实,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并慢慢地让孩子变得个性内向以及以回避性的防御方式示人,最终产生社交恐惧。
此外,心理学家Jerome Kagan也在实证研究中发现,那些患上了社交焦虑倾向的儿童若此后被家长“温柔以待”,经常鼓励和表扬,其高水平的社交焦虑会明显降低。
社交恐惧与内向腼腆的区别
显然,确诊的社交恐惧症根本就不是我们口中用来宅在自己舒适区不去勇敢交友的自嘲理由,它远比我们挂在口中的那种所谓“社交恐惧”要可怕得多!
正确区别开日常所谓的“社交恐惧”与真正的“社交恐惧症”除了能给自己倒一壶冷水唤醒自己不要再以此作为你“懒”的借口之外,对于早期的社恐患者也有“早发现,早治疗”的莫大好处——若不了解清楚自己到底是否严重到患病之前,盲目地就将自己或推他人“勇敢”地放入人群中去多接触,多感受,无异于谋财害命!
两者的区别具体如下:
先天vs后天
内向腼腆是天生的,也就是我们心理学所说的“气质”的一种,相当于希波克拉底“体液说”的“抑郁质”,这类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但不善交际,孤僻,胆小,优柔寡断......
可社交恐惧症尽管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后天环境引起的,比如说幼年的一些不良经历或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
坦然面对vs趋避并行
“心里说想要,但身体却很诚实”便是形容社恐患者的不二短语!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内心是非常渴望与人社交的,但苦于在社交过程中如影随形的焦虑和恐惧(严重的还会呼吸困难),他们只能是通过极力回避社交来减小焦虑。
而对于一个普通的内向腼腆的人而言,喜欢一个人呆着是因为他们在独处中感到很舒适;他们不会有渴望交友而又无力社交的那种痛苦,而且不会因为不善社交而惆怅。
事实上,他们打从心里享受少量的熟人社交甚至单人独处,只是受家人朋友所迫或者是工作需要或社会批判等,才会去主动将自己暴露在陌生人社交中,而这就是他们紧张或不悦的症结所在。
越来越好vs每况愈下
当频繁暴露在陌生人社交中,内向腼腆的人在稳定的社交群体接触过一段时间之后,紧张和焦虑会变轻,但社恐患者却截然不同,他们的焦虑是会随着与社交群体接触的时间增加而增强的,也就是说不分青红皂白地好心劝勉朋友应多去社交,不要害怕,很可能会好心做坏事地加重他们的病情。
总的来说,两者的分界重点不在于社交能力的高低,也不是对社交的恐惧感程度不同,而是有没有因为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足而感受到“卑劣感”(即对自我的否定)以及这种卑劣感的强弱。
社交恐惧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幸好如此骇人的神经症也有稳定的有效治疗手段帮助恢复。
一般以“合理情绪疗法”配合“系统脱敏疗法”去帮助患者快速有效地摆脱困扰:
合理情绪疗法
也简称“ABC疗法”;根据艾里斯的ABC理论,人在遇到A(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后,会通过B(信念,beliefs),产生C(结果,consequences)。而社恐患者则是由于B(信念)这一环节出现了偏差,导致对一个很普通的A也会产生很强烈的C。
所以,治疗的关键首先是要找到患者心里扎根的B出现了哪种不恰当的认知,并且让他自己意识到,再通过一些提问技巧诱导他去进行纠正。
就像我国心理学家钟友斌教授说的一样,一旦知道了产生并维持症状的盲目力量原来是过了时的,是没有现实意义的经验与幻象,就会如同突然揭示出猜不中的谜语一样,紧张情绪立即会轻松下来,症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系统脱敏疗法
首先是进行放松训练;然后请患者按引起恐惧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次列出相关诱发社交恐惧的情境的清单,然后从引起最弱的恐惧反应的情境开始,逐一让病人身处其中,或由其想象身处这些情境之中。每一步骤做到病人适应,感到彻底放松为止,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较令人紧张的情境,直至最强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恐惧为止;
接着就到整个治疗最关键的地方,将刚才的想象训练实践于现实生活中。
内向腼腆的“壮胆”方法
而我们这些开口闭嘴都是“社交焦虑”的“伪社恐患者”又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当明了,每个人对交友都有自己的广度和深度的需求,若你真的就喜欢三五好友相伴并且不觉得内向可耻的话,大可继续呆在自己的舒适区而不用强迫自己去广交朋友;
但若你抵挡不住家人朋友的七嘴八舌或者是推脱不了工作需要,而一定要克服自己害羞胆怯的社交表现,不妨看看下面的浅见。
关键时候让别人推自己一把
若反复确定自己不是社交恐惧症患者,那么就请相信,把自己暴露在陌生人社交中并不会加重我们的焦虑,相反会有益于缓解我们对未知事情的恐惧。
就好像蹦极,教练会让你倒数三声然后在第一声话音刚落时把你推下去一样,你所有的害怕或反悔都来不及,而只能在社交中找到让聊天良好进行的应激方法;最后,你会发现,蹦极(社交)其实也没什么。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保持自信,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社交也许不是自己的长处,而且我们也不需要靠广泛社交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但不要让自己在开始几次不那么成功的尝试后变得垂头丧气,试着去做回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保持自信
不给自己压力,明白自己没有那么重要
是的,很多时候,你认为的异常碍眼且辣眼的口误或失礼,对方其实根本没有察觉,所以不要陷入对这些小瑕疵的过分内疚中;若对方真的看起来,和你一样,察觉到了你的不当,那也可能是巧合,也许对方脸上的不悦并非来自你刚才的粗鲁动作,又或者仅仅是他恰好想到了从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总之,继续让对话进行下去,而非盲目深化恐惧。
不单纯从表现获取他人第一印象,并懂得用合理化去解释冷场与忽视
很多时候,交谈的对象在社交开始前会表现得不那么平易近人,但请不要被他们的样子所吓跑,这世界上有太多外表冷漠内心却火热的人了,况且,说不定对方也跟你一样是内向闷骚罢了;同时,当话题开始后,交谈仍然如你所料的冷场不断时,也请合理地认为,冷场只是因为他比我还不善于社交说话。
最后,了解清楚真正的以及所谓的“社交恐惧症”的区别之后,就请不要将其挂在嘴边,并脱口而出“我也有社交恐惧......”,这种“感同身受”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会让你离他们越来越远。
而不幸患有社恐的部分人群,引用《走出焦虑风暴》的一段话送给你们:
我们有得慢性焦虑障碍的智慧,就一定有走出焦虑障碍的智慧!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