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堂:怎样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

文 / 人静心深
2018-01-30 10:55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人的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了心理上的健康。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生理功能上的健康状态,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心理学课堂:怎样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呢?

一、生活环境的影响

生活环境不仅包括了自然环境,还包括了家庭、学校等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

一间没有窗的房子与一间能看到外面风景的房子相比,即使灯光再明亮,时间长了人也会觉得压抑,因为缺少了与外界的交流。当在冬季,阳光照射本来就少,如果在采光差的房间呆久了,人还容易患上季节性抑郁症,其原因就是人体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缩短的变化,导致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

2、家庭环境

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一个完整且和睦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恰当的教育方式都有助于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3、学校环境

师生间及同学间的关系融洽也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好处。

心理学课堂:怎样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

二、生理健康的影响

1、情绪的稳定与愉快

情绪是否稳定与愉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这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意味着个人机体功能的协调性。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丧气、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自身的行为会受到意识的自由支配,毕竟思想与行为是协调统一的。如果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呈现出矛盾的状况: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做事情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良好的适应能力

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无常的世界中,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即不论现实环境出现怎样的变化,都能顺其自然,良好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之一。

心理学课堂:怎样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