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初心

文 / 大手小牵教育
2018-01-30 10:54

教育的初心

《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在我们传统教育理念中颇具分量。

传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圣贤之人。这种人既能克己复礼,独善其身,又能推己及人,兼济天下,道德培养为其核心和宗旨。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探寻更好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因为教育问题依然存在,或者说我们认为教育现状还有问题。

教育的初心

很多人对教育的认知仅仅在一个孩子从6岁到22岁所接受的学校教育,甚至不少为人父母的朋友认为自己很忙,教育的事交给老师就可以了,这样的认知是很局限的。最后受伤的必定是自己的孩子,吃亏的是自己的家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我国的古代人们就有义务教育的意识,是在一个孩子3岁到6岁的三年,也就是我们现代人常说的启蒙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行为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还尚不能从事太有效的劳作为家庭谋生存,所以家长一般会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送到私塾。到了六七岁,他能带弟弟妹妹了,能放牛了,能砍柴了,很多人家就会让孩子辍学,所以在古代很多农名一般都是接受过三年左右蒙学教育的,能够背出《三字经》、《百家姓》和一些诗词。

教育的初心

中国古代的文盲率一直是世界上最低的,除了上述的蒙学教育之外,不得不说的是家族和家庭的教育,是由长辈对晚辈口传心授的一种教育。除了读书识字以外,长辈不忘教导子女的是:咱家人必须是正直之人,仁、义、礼、智、信牢记于心,切不可偷奸耍滑。小到待人接物,大到成家立业,都会谆谆教导,细说利害。家教、门风是当时教育的基础。

从现在社会来看,已经很少有人提到门风、家规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突然开放,四面八方的思想涌进来,被我们盲目地定义为“先进思想”一味地吸取,导致了我们一代人被教育成了“四不像”,把道德缺失视为“个性”。很多家长已经没有资格教育子女,自己就没有素养、没有人格,如何能激励孩子?家长平时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自私自利、庸俗猥琐、无知无畏、混吃等死的状态,就是对孩子持续的反面教育。有多少家长在孩子面前敢说气节、人格?家教不在,谈何传承?

更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已经产业化,知识分子也呈现出无视信仰的状态。老师以赚钱的心态走上讲台还有什么脸面面对学生?又如何能让学生信服?

教育的初心

教育应该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过程,但教育永远有一个初心,那就是培养一个好人。所以,如果教育不再以人格教育为首要,就是教育的堕落!

纵观我们几千年的大家思想,你会发现,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们不仅早已深谙现今我们所说的教育心理学,而且他们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得以延续数千年。因为其善于启发每个人的内心自觉,善于启发学生甚至师者的性情与智慧。

教育的初心

如何教导学生呢?《论语·述而》中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中国最早的教学理论专著《学记》中也认为:“君子之教,喻也。”教师应“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说教师应当积极引导,以开导代替“牵”、“抑”的教学方法。师友间甚至可以相互质疑问难,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还有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孔子最早提倡因材施教,他要求对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为政》),根据学生的才能的高低进行教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在他看来,每个人的智力、性格都存在着差异,教育应以学生的不同的才能和特长作为依据。《论语》中子张、子路、子夏、子贡、仲弓都曾向孔子“问政”,孔子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个性予以解答,表现出对不同个性的宽容和尊重。

教育的初心

然而时至今日,在教育中如何继续传承和发扬那种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使我们“更诗意地栖居”,并且延续一颗教育的初心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