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蕴含的心理学效应!

文 / 旭日要东升
2018-01-23 08:54
关注我可以获得更多生活中的心理学,带你解读行为背后的心理学。

杜甫《春夜喜雨》中著名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名句道出了很多妙处,拿到心理学中研究就会发现他包含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效应:拆屋效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蕴含的心理学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不经意处方显匠心。

拆屋效应普遍存在与我们生活中,只是我们没有注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蕴含的心理学效应!

如果坏人做了一件好事,那我们可能就会觉得他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就是因为,我们觉得坏人本来就是“拆屋顶”,而他做了一件好事,将相当于是“开窗”,于是我们就欣然接受了。这就是拆屋效应的典型案例。

比如一个熊孩子,总是闯祸,只要他不出去闯祸,任何事情都满足他,这个孩子就很好的利用了“拆屋效应”。闯祸对于他来说,就是“拆屋顶”,而其他任何不是闯祸的事,对于父母来讲就是“开窗”,所以,认清楚这个行为背后的心理学知识,有助更好的管教孩子。

而最好的拆屋效应应用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悄的就把一件事情办了,这是能力,也是技巧。

我们总对恶人有更大的包容性,家庭也好,企业也罢,我们常常会对大的无理要求无可奈何,但往往会对相对较小的无理要求有更高的容忍度,最后往往是让自己很被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蕴含的心理学效应!

所以恶人就有了一句俗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对恶人的容忍!

从一开始就认清楚本质,果断拒绝,就不会处于被动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那样就可以随时收到我的最新更新(每日一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