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极简而至美——读《七天治愈拖延症》

文 / 精英读书会
2017-12-14 08:53

人生因极简而至美——读《七天治愈拖延症》

文章的名字是《七天治愈拖延症》中第6天的标题,也是我通读后感受最深,亟待学习的部分。通过设定一个极简的目标,然后不断尝试、不断出错,直至找到最简单的解决方法,然后不断重复重复在重复,放手一搏,向死而生,所谓的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也是一样的道理。

作者丁小云花费2年时间全面研究拖延症的类型,深层剖析解答,从三观及生活琐事中找到典型案例,以此总结缓解、治愈的方法。作者在第1天介绍了以十亿计的拖延症患者成因,第2天、第3天、第5天分别介绍了童年阴影、社交恐惧、上网成瘾三类拖延症表象、内因及相应治愈方法,在第4天介绍了时间重要性,第7天是彻底治愈的方法。深读此书,可以掌握一种融合了相关心理学、艺术、文学、科学、哲学等领域知识的混合理论,一种融合了科学理性和生命美学的混合理论,这将帮助彻底治愈拖延症,并帮助获得过理想生活的能力。

人生因极简而至美——读《七天治愈拖延症》

拖延症是动物本能使然,不可抗拒。对于原始人来说,多吃少动是明智的生存策略,以便使自己免于饥荒,长久的活下去。而我们“摩登原始人”的基因较二十万年前并无二,沙发、床、冰箱,更大程度上满足了本能,因此这种生存策略仍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及生活习惯。

一个人要想生活的快乐,势必不能与本能过不去,因此数十亿计的拖延症患者,在青春逝去之后,他们在感慨时不我待之余,生活会告诉他们,世界上最苦涩的水果是“当初如果”。

第一步:七分饱。

适当的剥夺自己安逸庸碌的生活时间提高自制力,既满足了本能,又扼制了拖延症感染。

第二步:认清自己—挑战—重复挑战—成长—新的挑战……。

“生活是你怕什么就来什么,你越怕,在你身上蹂躏的越欢。但是,如果你能像生活一样冷酷无情、没心没肺,如果你怕什么就去干什么,你会成长的特别快,甚至比生活更强大。当然,你也可能因此死的特别快,只是迟早有一天,生活会让你明白,与其混吃等死,不如放手一搏,不如向死而生。”

生命总是靠消耗别的生命度过的,这是迈向诚实的第一步,也是理解社会性的第一步,尼采说过,“人们一直是靠牺牲别人来达到促进自我发展的目的”。

认清自我、本我,找到主要矛盾解决方法,并将此作为挑战,直至成功,再次将次要矛盾作为第二个挑战,以量变达到质变,之所以向死而生,是因为解决矛盾及量变的过程艰难而冗长,鲜有人有此毅力。

人生因极简而至美——读《七天治愈拖延症》

第三步:打破社会价值排序,重塑心理结构。

席勒说过,“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一个人如果缺乏游戏心态,将渐渐变成“非人”,精神崩溃也就仅仅时间的问题。因此,三观的重造、打破社会价值排序的囹圄,是游戏心态构建的关键。

如果一个人内心觉得,白领比民工高档,大学生比小学生牛,漂亮姑娘喜欢高富帅多于普通人,那么内心就默认遵循了社会价值排序,给自己心理弱势留有缝隙,必然会造成焦虑、自卑、愤怒、羞辱等,而只有最高档的人才能获得心理的绝对优势,这也是迷失自我,成为外部世界傀儡,失去防御能力的体现。

那么如何打破?

石勇给出了一个方法—“扒皮得心”,即抽去这个人的社会包装,以智力得心取胜。听上去很“阿呆”,可实际上确实得用。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面对高官想象着贪污腐败,照片曝光,身陷囹圄,大腹便便丑陋不堪,内心还会觉得惊慌失措、诚惶诚恐吗,随后运用智力的表演,达成目的。石勇说过,“表演是从古至今支配一个社会资源分配最核心、最隐秘的精巧技术,它打造影响力、构造权力、操纵人的心理,是政治、商业、宗教的‘第一谋略’。”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打破社会价值排序,才能拥有更强大的心理结构,才能看透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真相,心里也会因此少了很多浮躁、焦虑和恐惧,这样就能更像一个游戏者一样更专注、更高效地去做自己做想做的事。

关于如何打破社会价值排序,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重建价值观的过程,推荐石勇《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人生因极简而至美——读《七天治愈拖延症》

第四步:还原极简生活,从生活空间到日常琐事再到理想目标,都可极简化,你会发现,人生大不一样。

佐藤可士和是日本著名设计师,偌大的工作室只有长桌座椅白墙,纤尘不染,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朱锷点评,“把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清理到最低限度,这是对人情绪的整理”,简单来说,视野极简,心则无旁骛,注意力也不易涣散。推荐阅读《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相信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启发。

成年以后,我们都将面对两条路,一是循规蹈矩者,二是游戏者。一个安全无害,一个特立独行,表象和内在往往不慎相符。

(文:林洁洁)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