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是疾病的信号,身体怎么样,撒泡尿照照吧!
俗话说,人有三急,拉屎、放屁和尿尿。当这些状况发生时,想控制也控制不住。有时在某些我们不想错失的环境里,需要适当控制一下三急,其中最有可能拖延时间的就是尿尿。这时,我们就需要憋尿。
我们都知道,尿液是从肾脏产生的,大概每过5秒钟肾脏就会通过输尿管向膀胱输入一次尿液。一般情况下,成年人两个半小时到5个小时就得排一次尿。由于膀胱有伸缩性,随着尿液的增加,膀胱会膨胀,就像一个弹性十足的气球。但膀胱也有容量,当它汇集了两三百毫升尿液时,我们会感到有尿意,当尿液超过500毫升后,膀胱就会像气球一样涨破。
除此之外,经常憋尿还会:
1.经常憋尿,膀胱长期处于充盈状态,久之,膀胱弹性减退,导致排尿后膀胱内残存尿液增多,严重可出现尿潴留,影响膀胱功能。
2.经常憋尿,滞留在尿液中的水分被吸收,尿液浓缩,不能及时将代谢废物排出,易引发膀胱炎,膀胱及后尿道压力升高,可导致尿液返流到前列腺导管,易诱发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
3.尿液长时间潴留在膀胱内,增加了细菌生长繁殖的机会,易引发膀胱炎,同时细菌可沿输尿管逆行而上,引起上尿路感染(肾盂炎)。女性尿道短直宽,括约肌力弱,尿道口与肛门临近,使寄生于肠道或皮肤的细菌易沿会阴上行至尿道,出现尿路感染的机会更大。
所以有尿别憋着,但是尿多了也不一定健康。尿尿时出现疼痛或者尿液出现异味都需要注意。
(一)尿多
尿多在临床上称为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引起多尿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性的,又有病理性的。
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水、饮料和含水分过多以及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导致的多尿为生理性多尿。
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和肾脏疾病导致的多尿为病理性多尿。
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包括垂体性尿崩症和糖尿病。
1.垂体性尿崩症: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和多饮,24小时尿量可达4~10升,甚至更多,喜冷饮。伴有乏力、头痛头晕、焦虑、睡眠不好、皮肤干燥、便秘、心悸、发热等症状。
2.糖尿病:以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或尿中有甜味为临床表现。
肾脏疾病有肾性尿崩症和慢性肾盂肾炎。
1.肾性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烦渴,或伴有形体消瘦,气短乏力。
2.慢性肾盂肾炎:尿频、尿急、尿痛。
此外,老年大脑及内分泌功能下降,夜间睡眠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可导致夜间多尿。老年人下肢静脉回流功能下降,日间较多液体聚集在双侧下肢组织间隙中,夜间平卧后下肢回流改善,大量液体吸收入血,也会导致夜间多尿。
(二)尿频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尿频既可为生理性,也可为病理性:
1.生理性尿频:因饮水过多、气候寒冷时排尿次数增多,属正常现象。特点是每次尿量不少,也不伴尿痛、尿急等其他症状。
2.病理性尿频: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多尿性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少,全日总尿量增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
(2)炎症性尿频:表现为尿频而每次尿量少,多伴有尿急和尿痛,尿液镜检可见炎性细胞及异常增多的泌尿系统上皮细胞,见于膀胱炎、尿道炎等;
(3)神经性尿频:表现为尿频而每次尿量少,可伴尿急、无尿痛,尿液镜检也正常,见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病变如癔症、神经源性膀胱;
(4)膀胱容量减少性尿频:表现为持续性尿频,药物治疗难以缓解,每次尿量少,见于膀胱巨大占位性病变;妊娠子宫增大或卵巢囊肿等压迫膀胱;膀胱结核引起膀胱纤维性挛缩等;
(5)尿道口周围病变:尿道口息肉,处女膜伞和尿道旁腺囊肿等刺激尿道口合并感染可引起尿频。
如为女性,则应考虑妇科疾病对膀胱影响和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可能。
(三)尿痛
尿痛是指排尿时耻骨上区、会阴部和尿道内出现刺痛感或灼痛感,多与尿频、尿急并见,合称为膀胱刺激征。尿痛可由炎症、结石和异物、肿瘤等多种因素引起,女性出现尿痛应考虑以下情况:
1.排尿开始时疼痛明显者,病变多在尿道,可见于急性尿道炎。
2.排尿时疼痛,排尿终末时疼痛最为明显,且合并尿频、尿急者,病变多在膀胱,可见于急性膀胱炎。
3.排尿终末时疼痛明显,排尿后仍感疼痛者,病变多在后尿道或膀胱,如膀胱三角炎等。
4.排尿刺痛或灼痛,合并尿频、尿急,且伴有双侧腰痛者可见于肾盂肾炎。
5.排尿突然中断伴有疼痛,尿道口滴血或尿潴留者,多见于膀胱、尿道结石或尿路异物。
(四)小便异味
正常尿液并非完全没有气味,其气味主要来自于尿液中挥发性的酸性物质,若长时间放置,尿液中的尿素可分解产生氨臭味。尿液有异味可见于多种情况,根据异味的不同,其原因也有所不同。如:
1.氨味:新鲜尿液即出现氨味,可见于慢性膀胱炎、尿潴留等。
2.蒜臭味:尿液中带有蒜臭味,可见于有机磷中毒。
3.烂苹果味:尿液中带有烂苹果味,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鼠臭味:尿液中带有鼠臭味,可见于苯丙酮尿症。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