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让你对人性的恶触目惊心吗?这16个心理学实验给你上一课
作为人类,你有没有思考过我们行为背后的原因?
以下是历史上16个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希望这些心理实验及其结论,可以帮你看到一个更真实的自己,或者更理性地看待其他人的社会行为。
- 01 -
“怪物”研究:
我们很容易给人贴标签
1939 年,温德尔教授开始了一项名为“怪物研究”的项目,他找来了22 名孤儿,并把他们分成了2组:
一组孩子被标记为“正常”;另一组孩子被标记为“口吃”。
实验过程中,被标记正常的孩子,常被表扬说话流利;而被标记“口吃”的孩子们,就总是被批评讲话不利索。
最后的实验结果是,正常组的孩子表达更流利了;
口吃组原本正常的6个孩子,有5个开始口吃;
剩下的原本就有点口吃的5个孩子里,3个变得更加严重。
更遗憾的是,“口吃”对这些孩子的影响基本无法被消除。
后来,科学家们甚至为自己做的这个研究向那些孩子道歉。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很多时候,正向鼓励的作用未必能立竿见影,但负面评价的伤害却能影响人的一生。请不要轻易给别人贴标签,特别是孩子。
- 02 -
隐形大猩猩实验:
任何人都有认知盲区
先做个测试:
请你计算视频中穿白衣服的人传球的次数。
发现没?
当你在仔细计算时,几乎看不到画面中出现的大猩猩。
几年前,哈佛大学就做过这个实验
结果证明,有一半的人,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没留意到画面里出现大猩猩。尽管它漫步、捶胸,总共出现了九秒。
“眼见为实”是真的吗?请别对你看见的东西过分自信,任何人都有盲区,无论是视觉上的,还是认知上的。在匆忙的人生中,你也许错过了很多发生的事和人而不自知。
- 03 -
不倒翁实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镜子
阿尔伯特·班杜拉在1961年进行了一个不倒翁实验。
他把孩子设置成了三个组:
第一组的孩子看到的是一个大人对不倒翁大打出手;
第二组的孩子看到一个大人在和不倒翁玩耍;
第三个是对照组,不给孩子提供大人的示范。
结果表明,看到大人对不倒翁施暴的一组孩子,在接触不倒翁的时候更容易显示出暴力倾向。
人类的行为来源于模仿,而不是内部基因。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镜子。
- 04 -
光环效应实验: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1920年,教育心理学家爱德华·桑德里克请了两名指挥官,从身体素质、智力、领导能力和个人品质几个层面来评估士兵。
索恩迪克发现,当一个士兵的某种品质给指挥官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之后,他的其他品质也会被高度评价。
这就叫做“光环效应”。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它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
光环效应的本质其实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但同时也证明了,第一印象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 05 -
米尔格拉姆实验:
“服从权威”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个实验是由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1961年进行的
这个实验的设定是:
实验对象扮演“老师”的角色,他们可以向另一个房间的“学生”提问。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可以对他进行电击惩罚,(实际上,并没有人真的被电击)电击强度会随答错的次数而增加。
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故意答错,并发出“遭受”强电击痛苦的声音。尽管“老师”们听到了这些抗议,但他们还是会在“权威人士” —— 实验人员的要求下,继续对“学生”实施电击。
最终,65%的实验对象都用了高达450伏的致命电击!(幸亏这只是假的电击)
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服从权威”就已经在我们的心里根深蒂固。普通人很容易服从权威人物的命令,即使是被要求去杀死一个无辜的人。但很少人去思考,“权威”究竟是什么?
- 06 -
反歧视实验
1968年,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杀后,
一名叫简·艾略特的老师做了一个关于歧视、种族歧视以及偏见的实验。
她在一个三年级的班上展开了两天的实验课:把学生分为蓝眼睛和棕眼睛。
第一天,她规定蓝眼睛的都是好孩子,可以多玩五分钟,吃饭可以优先;棕眼睛的孩子都是笨蛋,不允许和蓝眼睛的孩子玩,还要在衣领上别上标记。
令人惊讶的是,在短短15分钟之内,孩子们之间就开始了充满恶意的差别对待。
蓝眼睛组对棕眼睛组的称呼变成了:喂,棕眼睛的!就像叫黑人Nigger一样。
第二天,规律反了过来。
其实棕眼睛的才是好孩子,蓝眼睛的都是坏小孩。他们的表现又倒了个。
实验的最后,孩子们又恢复了正常,不再被区别对待。大家开心地相拥。
种族、家庭背景、外貌、性别、收入……我们都以为“歧视”在成人的世界无所不在,却不知,这种偏见和歧视的基因有可能在孩提时代就埋下了,而这一切,取决于我们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怎样的环境。
- 07 -
钢琴楼梯实验:
快乐是最好的行动力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地铁站的入口,每节楼梯都被悄悄安装了音乐踏板,踩上去会就会发出钢琴声。
这是德国大众汽车瑞典分公司做的一个小实验,为了观察人们什么时候会放弃“自动扶梯”的诱惑,而选择“走楼梯”。
结果显示,那天选择走楼梯的人,比平时多了66%。
我们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当无聊的日常变得更有趣,活力自然而然就会充满我们的身心。而“快乐”,是人们行动的重要动力。
- 08 -
“地铁里的小提琴手”实验:
人们更愿意相信过分包装的美丽
2007年的一个早上,美国华盛顿的地铁站里,一位“街头艺人”演奏了6首作品,用时45分钟。
这期间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有20个人总共给了32美元。当他完成演奏后,根本没人注意他,更别说是掌声了
实际上,这位“街头艺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Joshua Bell假扮的。
那把小提琴价值350万美元,几天前,他刚刚在波士顿交响乐大厅举行的演奏会,每张票价都超过100美元。
美的东西固然有价值,但人们更愿意相信华丽的场景和昂贵的包装。罗丹说得对,也许这世界上并没有多少双能够真正发现“美”的眼睛。
- 09 -
嘉士伯啤酒实验:
固有印象界定我们对人的看法
这个社会心理实验是丹麦的嘉士伯啤酒广告,被测试的对象是毫不知情,准确去看电影的情侣。
当情侣们来到电影院时,发现只剩下了影院中间的两个座位,而且周围坐满了五大三粗、看上去很不好惹的“社会哥”们。
很多情侣看看这些糙汉,就赶紧闪人了;但有一对情侣最终选择淡定地坐下;这时候,他们得到了一杯免费的嘉士伯啤酒。
全场的“社会哥”起立为他们鼓掌。
你头脑中的固有印象界定了你对人的看法。有时候这是我们获得安全感的方式,但更多时候,这也限制了我们的人生宽度。保持开放的心态,你会更容易获得惊喜。
- 10 -
Kitty Genovese谋杀案:
从众是自保的本能
这个案例比较特殊,因为它不是一项心理实验,但从这个案例诞生了“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指的是在紧急情况下,对受害者实施援助的概率与旁观者人数呈反比 。
1964年,一位名叫Kitty Genovese的女士在街上被残忍杀害,
当时有很多目击者,却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大家在能够拯救Kitty生命的时候都选择了袖手旁观。
这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烟雾实验就是为了印证旁观者效应的实验:
被测试者首先在房间内填写问卷,工作人员会往房间排入一些无害的烟雾,结果发现,当被测试者独自一人呆在房间,有75%的人立刻就做出了反应。
而当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工作人员安排了两个人告诉大家:“没事”。最后只有10%的人选择离开房间。
这个实验很好地证明了,我们的反应更依赖于他人所作出的反应,如果别人的反应很消极,那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甚至会违背我们的良心和正义感。
人确实是社会动物,从众、随大流是容易的,也是一种自保的本能。但是,我们也可以选择不让别人的消极态度导致自己的不作为。同时永远记住,不要总是假设别人会帮忙,天助自助者。
- 12 -
哈洛的猴子实验:
情感需求大于生存需求
1958年,哈里·哈洛对恒河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哈洛将小猴子从出生第一天起就同母亲分离,交给两个“妈妈”来抚养:
一个是挂着奶瓶,能够提供奶水的“铁丝妈妈”;
另一个是全身包着舒适的绒毛,能提供柔软触感的“布料妈妈”。
结果哈洛发现,小猴子24小时中,有将近18个小时呆在能够给他抚触感和依恋感的“布料妈妈”怀里;
只有3个小时,在“铁丝妈妈”怀里吸奶;其他时间他会在两边跑来跑去。
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的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
妈妈们都知道,育儿的道路上充满了自相矛盾的科学理论。有人叫你定时训练婴儿的进食规律,但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亲密育儿”才是王道。尽可能多地给你的孩子爱吧,孩子对母亲的情感需要,大大多于生存需求。
- 13 -
棉花糖实验:
懂得“延迟满足”
斯坦福的棉花糖实验对象很著名。
一群4到6岁的孩子,被带到一个桌上放着棉花糖的房间里,研究人员告诉孩子,桌上的棉花糖可以吃,但如果能等15分钟再吃的话,就会得到第二种奖励,这就是著名的“延迟满足”。
实验中,有的孩子会用手遮住眼睛,或者背过身,这样就看不见盘子上的零食了;
有的孩子会踢桌子、拽女孩子的辫子,或者把棉花糖当玩具玩;
不过也有些孩子,在研究人员刚离开房间的时候,就把棉花糖吃了。
最后,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等到了15分钟,获得了奖励,而且年龄越大的孩子,越能抵抗诱惑。
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以教育程度、体重指数和其他生活指标衡量,那些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往往在学业和生活上的表现更好。
“延迟满足”不仅仅适用于育儿,也适用于大人。幼儿时期的自制力预示了成年后的自制力。
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现在的行为会影响到明天的生活。而生活里很多好的东西都需要耐心和时间,去等待、发现和感受。
- 14 -
“习得性无助”:
不要自设牢笼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无意间发现:
如果蜂鸣器一响,就电击关在笼子里的狗,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蜂鸣器再次响起,他打开笼门,狗不但不会逃跑,还会自动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跑,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
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牢笼,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抗力,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要想让自己远离绝望,我们必须学会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不要画地为牢。
- 15 -
Facebook情绪感染实验:
被社交网络“绑架”的我们
2012年,Facebook的研究人员以68万 名Facebook用户为实验对象,每天向他们推送具有特定情绪倾向的内容:
一些用户看到的内容是积极快乐的,而另一些用户看到的则是负面悲伤的内容。
一周后实验结束,这些用户的发帖行为真的发生了改变!
每天看到积极内容的用户,发布的消息更积极,
而看到消极内容的用户,发布的消息更消极。
虽然,这个实验对用户造成的影响比较小,但它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细思极恐。
社交媒体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几乎已经俘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眼睛再也离不开屏幕,而我们的情绪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操纵”和“感染”着。这真不知道算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 16 -
斯坦福监狱实验:
天使也会变成魔鬼
1971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做了一个关于囚徒及其囚禁者双方相互影响的心理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志愿者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他们被随机分配扮演“囚犯”或“监狱看守”的角色。
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很快就融入了自己的角色,并且一步步越过了预设的界限。
实验第一天,一切都还算正常。
第二天 ,“囚犯”们就发起了一场暴动,拒绝服从“看守”的命令。
“看守”们为了控制住局面,开始对“囚犯”进行了一系列的精神折磨:比如脱光他们的衣服,让他们徒手洗马桶……直到场面完全失控。
在后来的心理测试中发现,一些“看守”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虐待倾向。甚至连心理学家津巴多自己也沉溺于控制他人的角色。
最后实验被提前终止。
这一效应被称为“路西法效应”:在一些情景的刺激下,天使也可能会变成魔鬼。
人性是一个复杂的黑洞,这里面有最原始粗暴的动物本能,也有最朴实的善良信念;有最残酷的丛林法则,也有最温暖的文明之光。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激发出了最大的善意,而锁住了邪恶的潘多拉魔盒。
人这一辈子,也得经历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的过程。
那些强大的人,厉害的人,都是精通人性,深刻理解心理学的人。
这些心理学史上经典的案例,或许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