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心理防御机制决定你的好坏

文 / 神奇小小
2017-11-28 20:24

心理学头条号神奇小小,将持续更新认知心理学、《梦心理》、《消失的性格》系列文章,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哦。

生活中在与他人的交际过程是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本源,为了构建安全的交流环境,我们需要建立特殊的心理防线,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防御概念,他认为是潜意识下的防御机制,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是安全合理关系搭建的前提。心理学家:心理防御机制决定你的好坏

补充

不可否认弗洛伊德是伟大的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家,但事实上他对于人类心理防御的研究仅停留在一个初阶状态,幸运的是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其父亲的理论有了补充和完善,这个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她准确的划分出了逃避性防御机制,自骗性防御机制,攻击性防御机制,代偿性防御机制,建设性防御机制。一般认为,人类的心理防御强度会根据心理成熟度发生变化,防御强度由一级到四级,分别是自恋,不成熟,神经,成熟,丰富,完美的展现了人类由青春期到完全成熟的社会属性变化过程。心理学家:心理防御机制决定你的好坏

逃避性

逃避性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退化,今天我们先了解压抑否认。现代心理学将压抑翻译为压制(Suppression)和潜抑(Repression),压制指的是我们大脑“有意识的”驱逐那些难以接受的想法、欲求,而潜抑强调“无意识的”排斥一些冲动、欲求,整体来说,压抑就是大脑在意识之间徘徊的过程,那什么情况压抑机制容易释放呢?当我们的潜意识与显意识产生交集的时候,被压抑的事物容易被唤醒甚至失控,好比你经常在聊天的时候出现的口误、笔误,都是被压抑后的释放,展现的是你潜意识下的思考结果,可能才是你最真实的想法,但是它受到大脑防御机制的影响,我们无法直接了解,需要一个触发机关,于是我们经常有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感受。

否认的机制其实较为危险,大量案例显示,否认机制可能导致永久性失忆,生活中一些事件的发生会触发我们潜意识下的记忆,这些记忆可能来自其他人格(广义的多重人格概念),也可能并不存在,达到掩耳盗铃的效果,否认机制的结果是我们默认这件事没有发生,研究发现,短期内否认可以达到保护效果,但并不适合解除长期影响,好比癌症病人坚持认为自己患有普通疾病,接近死亡让他清晰自己确实是癌症患者。

心理学家:心理防御机制决定你的好坏

攻击性

当我们内心不愉快,却无法向对方释放的时候,大脑会利用转移等途径进行防御,我们先来了解转移和投射机制。转移性防御机制较为常见,将需要倾诉的情感和情绪转移到你认为安全的对象上,满足自我的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社交安全地位,毫无疑问,这是我们最需要掌握的心里防御机制。我们转移的是正面感情或者负面感情,而对象是替代对象,这一点类似于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和替罪羊效应。你是否在学习自己的父母对待你的方式,你希望自己未来也用这种方式对待他们,表面上看来是一种情感转移,其实本质上是转移防御,你认为这样做是没有愧疚感且安全的,这种机制局限于你的内心并不成熟,否则你不需要长期使用。

投射性防御机制更像一种角色赋予,你需要将自己的经历、角色,赋予给某个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神经心理学将此视为精神投影客观,表面上是逃避自我,其实是超越自我的表现,投射出了自己的特征,对结果产生妄想,这样解释可能难以理解,好比一个强奸犯的无罪辩护理由是受害者的衣着暴露主动诱惑,导致了自己的行为,一个内心变态甚至邪恶到发指的人却总是将自己的罪恶挂在嘴上,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在认错,其实他内心根本没有类似的想法,期待你的留言哦,你的盆友,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