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学:如何预防和应对家庭暴力
本文首发于合肥鱼树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版权归鱼树心理所有,禁止转载。
婚前男朋友哪些征兆可以看出他有家暴的倾向?
家暴的人常常有两个状态,一个是负面情绪的压抑期,一个是爆发期。而婚前的千依百顺就是压抑期的一个表现。
家暴问题其实不是一个人本质上性格暴虐,而更多时候可能是他确实没有有效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负面情绪产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较高的人能够有效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另外一些人则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然而压抑并不会使得情绪消失,而常常是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形式表达出来罢了。
如果要判断男朋友是否有家暴的倾向,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第一:看看他是否对陌生人彬彬有礼,对家人则不那么友好;有这种行为特点的人,他们一般没有很好的爱自己的能力,他们在外部压抑的负面情绪,常常会带回家里,所以假如某天你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有遭遇家暴的可能性
第二:看看他是否有情绪爆发的时候;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姑娘们,如果对方为了你而对别人大发雷霆、砸东西、或者伤害自己,甚至下跪、痛哭流涕等,请千万擦亮眼睛,这可能是在意你的表现,但这也确实是无法合理管理情绪的表现,极有可能发展成家庭暴力
第三:看看他的家庭中有人有暴力倾向;比如如果你的男友的爸爸有暴力倾向,那么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人,也极有可能会在自己的婚姻中效仿,而发展出家暴的行为
以上几点不是绝对的,但是以上三点是判断是男朋友否有家暴倾向的重要参考因素,如果你发现男朋友的情绪稳定性较低,那么就值得关注。
为什么大部分家暴的受害者不选择离开所在家庭?
因为离开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如果一定要从被家暴者的身上找原因的话,我将原因归结于如下三点:
首先:由于无知。当我们遭遇家暴的时候,往往并不知道家庭暴力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不仅如此,我们不知道如果施暴者的根源问题没有解决,那么他的后悔及承诺只不过会使得下次家暴前的负面情绪积累的更多一些,也使得家暴爆发的更猛烈一些罢了,所以家庭暴力往往会不断的升级,其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对这种模式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会以为所遭受的家暴只是某一次情绪失控导致的,也仅限于那一次,我们害怕,我们也惊诧,我们无法相信,我们在惶恐中怯懦,却也无意中为家暴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其次:由于羞耻。虽然遭受家暴的我们是受害者,但是头脑中却似乎有一个声音“你要是不是惹怒了他,他会打你吗?”,这么简单的一个念头却在小小的瞬间,让我们觉得我们可能甚至是加害者。加上“家丑不可外扬”,而遭遇这种事情的我们,又能向谁来倾诉呢?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告诉朋友,他们除了同情又能给多少帮助呢?同时离开意味着承认自己错了,否则怎么会有当年的选择?然后我们就在羞耻中沉默了,这沉默也在无意中为家暴提供了生长的养分;
最后:由于软弱。或许这很难被称作软弱,可是要离开这家暴的家庭,又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呢?想到每次家暴的间歇,他可能会认错,看起来那么真诚,似乎上次的家暴真的是最后一次了。而如果不在这个家继续待下去,难道离婚吗?再想到假如真的想离开,他一定不会同意,会不会恼羞成怒化作更加可怕的家暴呢?就算是离婚了,那又如何,一个离婚的女人,恐怕也难以再找到属于她的幸福,而谁又能保证下一个人,不是也一样呢?而如果是在有了孩子之后,就会带来更大的困难,离婚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为了自己有可能的一点点幸福的可能性而让孩子失去一个完整的家庭真的不是自私吗?有太多的女人在面临家庭暴力时不仅无法照顾自己的安全,还要为孩子的未来担忧,这确实困难重重……我们在软弱中纠结着,可是这纠结也在无意中为家暴提供生长的空间。
结婚一年,怀孕七个月,家暴后老公诚恳道歉,应该原谅他吗?
结婚一年,怀孕七个月,正应该是甜蜜、被呵护的时候,却遭遇了家暴,这确实让人感到有些心寒,原本最应该是温暖的港湾,却忽然间出现了暴力,让人惶恐。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出现家暴行为。
如果是首次呢,那么这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机。因为如果首次的家暴可以得到认真的对待,那么是有可能把这种行为及时叫停的;而如果马马虎虎过去假装一切都还好的话,那么大家也许听说过一句话“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部分是由我们教会的”,于是家暴的人认为可以这么做,从而使得再次发生的机会可能会大大增加。
如果已经不是首次家暴,那么应对起来就要更加麻烦一点。
作为一个曾经亲身经历过家暴并从中逃脱的心理咨询师,我非常理解这个时候是希望获得一个简单直接的答案的:到底应该原谅,还是应该分开?但是也正是因为经过因为懂得,所以无法基于这样一点的信息给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因为它的答案真的不是唯一的。这里面需要考虑双方之前的感情基础、对婚姻的看法、对孩子的看法、甚至还需要了解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我们会需要仔细辨别,这个家暴是老公的发泄,还是妻子无意的勾引,还是两个人的合谋呢?
我非常理解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它关系到整个家庭以及一个新生命未来的命运。所以像这样的情况,我还是非常鼓励夫妻双方重视这样的一个行为,就像是6年前的我一样,勇敢的走入心理咨询室接受专业的帮助。这可能会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相信经过充分的探讨,最后会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本文首发于合肥鱼树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版权归鱼树心理所有,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