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伙盗窃后救人丨《自卑与超越》带你洞察人性中的善与恶
近日,杭州3名年轻男子在凌晨3时趁人不备,窃取了一市民汽车里的3000元钱,但却在凌晨4时救了一名不慎落水的姑娘。根据当地警方和姑娘闺蜜的说法,3名小伙子在营救姑娘时非常积极,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算是好人还是坏人?网友为此吵翻了。
人是复杂的动物,人生的意义无数先哲追问的话题,人性中的善与恶更是让人琢磨不透。书评君带大家读一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实现人生意义以及人性中的善与恶。
关于人性善与恶,我们的先哲早有分辨。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就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怜悯之心、同情心。他举例说,人突然看到小孩要掉到井去,都会有惊惧和同情的心理.这种同情心,并不是为了讨好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乡亲朋友中获得好名声,也不是讨厌小孩子的哭叫声,而完全是从人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三小伙看到有人落水,英勇来救,或许也是这种不忍之心使然。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再说回《自卑与超越》这本书。
作者阿德勒与费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却因先天性驼背而一直处于自卑的阴影中。但他不想被自卑所征服。他进入了维也纳大学,并成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人物。他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超越了自卑,他告诉我们,自卑是可以战胜的。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全书主要有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原书名为《生活对你的意义》。这是阿德勒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
在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
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交和爱情这三个主要问题有关。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反应,都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
“决定人生的不是经验,而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
阿德勒认为对于人类来说,肉体和心灵二者是生活的表现,它们都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心灵正是指挥肉体朝着一种能使我们获得安全和优越地位努力的。只有那些对他人产生兴趣而又决心要为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心灵才有了克服困难的正确技术,使肉体正确行动,从而超越自卑,使自己鼓起勇气前进。
如何面对我们自身的自卑感,是伴随我们生命的永恒的话题,不要让恶控制自己,躲避自卑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反而会让自己的人生陷入无意义的境地,勇敢地用善来引导,坚持本心,对别人和整个社会多做贡献,以此超越自卑,实现人生的升华。
文章原创,转载须授权,更多内容关注书评君,陪你一起读有价值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