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的大学教授和焦虑抑郁的时代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陕西一所高校重金聘请的归国教授当街殴打清洁女工。一阵恶心之余,想起几件陈年往事。细节不愿多说,也忘记了。简单说来,就是几年前在几个翻译群里,时常看到有人一言不合就撕逼,语言之污秽难听,令人咂舌。我还记得有次我跟朋友说,怎么这样呢,按理说翻译也算是受过一点教育的,怎么与街头市井无异,好好的学问探讨到最后都成了泼皮骂街。朋友笑笑说,跟这有关系么……
我当时也不知道这到底跟什么有关系,性格?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不懂了。总感觉大家戾气都很重。
前阵子看了一篇文章,作者是精神科方面的专家,他提供了一系列数据对比: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患焦虑症和抑郁症大概只有1%到2%,现在则是13%。当时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是1%,到2005年达17.5%,现在这个数据只高不低;20年前,中国人抑郁症发病率是0.05%,现在是6%,增加了120倍……
那位作者也提到了美国的数据:大约30%的美国人一辈子会得一次焦虑障碍,抑郁症发病率约为9.5%,终身患病率是20.8%,也就是说,大约一半的美国人不是焦虑就是抑郁。精神障碍整体发病率在美国是26.4%,也领先于我国的17.5%,这就是全球GDP第二名和第一名之间的差距。
过去三十年,也是我们经济大发展的三十年。我们轻装上阵大步流星向前迈进,至于身后落下了什么,好像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停下来,身边的人就要赶上,自己就要落后,停不得停不得啊……就像打人的教授叫嚣着的,你挡着我挣钱了。
在这样一个焦虑的大环境下,人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和表现出来的所谓的“素质”,是和受教育程度是不太有关系的。不论他是街头的清洁工贩夫走卒,还是什么高校重金聘请来的归国教授,内心的焦虑、抑郁、狂躁不知何时就会如一股无名火一般,吞噬自己乃至身边的人。曾经他们笃信的(或许根本就不曾相信过)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譬如尊重、责任、仁爱,也会被烧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