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做父母」专治小孩子的拖延症
孩子拖延症的几个真相
1、拖延症虽然不会遗传,但是会传染哦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贪图享乐的小人和一个立即行动的小人在打架,每天早上起床时贪图享乐的小人总试图再躺一会儿,而立即行动的小人则心里惦记着起床后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至于哪个小人会赢?看你经常喂养哪一个小人。家长经常关注孩子的拖延症,有没有留意到自己是否有拖延症呢?我们能在闹钟响后立即起床吗?能在自己设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吗?对于孩子提出的需求我们有没有经常回复说“等会儿,等会儿再做?”
2、越催促越拖延的恶性循环
遇到孩子拖延时,很多家长会选择喋喋不休的反复催促。而如果家长一味的催促,孩子反而会产生依赖感,他们就会依靠“家长的催促频次“、”父母的愤怒程度”来估计时间,而非真实、具体的时间。久而久之这样反而让孩子的心里缺少了时间的概念。而时间管理这件事也就成了家长的责任。
3、孩子的拖延症可能是被家长“陪养”的哦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对说“你很聪明,就是不用功”,久而久之这句话会造成孩子的拖延症。拖拉成了孩子保护自己和推卸责任的理由。他们害怕做了但没做好,拖拉之后孩子会安慰自己说:“不是我做不好,是我的时间不够”、“我不是做不好,我只是有拖延症而已。”
拖延症可能有多种原因
1、没有时间观念
孩子在7岁以前,受到大脑发育的限制,只能接受直观而具体的知识,没办法理解抽象的道理。这时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帮孩子树立起时间观念。在做任何一项活动时都与孩子沟通时间问题。比如:“当长针走到6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吃晚饭啦”,“希望我们能在长针指向12的时候结束晚餐”,“妈妈会陪你一起读20分钟的书”。
2、 不愿意干
有些孩子他们会用不配合、拖拉、慢吞吞的行为来表示不满或者不愿意做某件事情。留意观察孩子是因为那种原因不愿意做出行动,与孩子进行沟通,找出不愿意干的原因,从从源头解决问题而不只关注拖拉的行为。
3、个性如此
猫头鹰型、考拉型的孩子做起事情来就是会有些慢,他们往往更愿意在自己的节奏下做事情。这时请尊重孩子的个性,帮他们找到自己做事情的节奏。老虎型和孔雀型的爸妈行动往往比较快,当父母与孩子的行为节奏产生差异时,切忌不要对孩子吼叫,这样非但会伤害原本就偏内向的猫头鹰和考拉型的孩子,而且有些孩子反而会产生逆反心里,故意“磨磨蹭蹭”。
治疗拖延症的小方法
1、 用问题引发孩子的主动思考,尊重孩子的个体意识
你希望5分钟后去刷牙还是10分钟后去刷牙?
现在我们该做什么了?
我们今天要完成这件事情,你希望什么时间做?
2、 陪孩子一起找拖延的原因并解决他们
闹钟不响?换个闹钟
来不及收拾书包?提前收拾好
睡不够?早点睡
总之,扫清一切孩子认为影响拖延的因素
3、 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拆解任务:变成一个个易于完成的小任务。20分钟写完语文作业、20分钟写完数学作业……
要事清单:按事件重要程度排出优先级,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有充裕时间再做。
4、 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体验自然后果
偶尔迟到一次,偶尔因延误错过了什么,都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觉得“反正爸妈会帮我”。可以选用柔和些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畅想,如果没有按时间完成任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比如:如果上学迟到了,可能会被老师当众批评,可能会被同学耻笑,可能会失去这学期的小红花;可能会错过重要的课程内容,可能会作业不会做,可能会花更多时间去问同学、问老师,可能考试成绩受到影响......
5、 规律很重要,日常管理表
日常管理表一定要是孩子与家长共同制定的,充分尊重孩子的节奏与意见,最终绘制由孩子完成,张贴与家中的明显位置,便于反馈和监督。连续一段时间孩子坚持按照日常管理表时间完成任务时给与一定奖励。
6、 让孩子感受到“快”的好处
完成任务之后孩子就能节省时间来做一些她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如果你能在8:00前写完作业,妈妈可以陪你一起读半个小时的故事。
写在最后的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关注自己孩子的特性,借鉴文中的方法,转化为有利于自家孩子的解决方式,并且持续坚持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