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最佳距离:不同关系与场景 远近有别

文 / 胖吴货栈
2017-09-01 17:07

与人相处需把握好交往过程中彼此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要考虑到彼此间的关系、客观环境的因素,过近不好,过远的做法同样也不可取。

一般来讲,公开的、正式的场合要谨慎,要保持适中距离;一些私下或非正式的场合,不妨靠得近些。

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把握最佳社交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4种距离

社交最佳距离:不同关系与场景 远近有别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第一位读者坐下阅读刊物时,心理学家走进去,紧挨着这位读者坐下,然后观察他有什么反应。试验进行了80人次,结果证明:在空旷的阅览室里, 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时,绝大部分人会默默地坐到别处,有人则干脆问 道:“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说明每个人周围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空间、身体空间,当这个空间被人触犯时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因此而恼怒。

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是如何界定的呢?

1、亲密距离

社交最佳距离:不同关系与场景 远近有别

这个距离就是平时说的“亲密无间”,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隔,其最近距离在15厘米范围之内,彼此间能够肌肤相处,耳鬓厮磨,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鼻息。

稍远的范围是15~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表现为挽臂执手,勾肩搭背。只有情感密切的人才能达到如此距离。 两个人之间能达到这种距离的,异性是爱人、恋人,同性是最好的朋友。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距离不够接近或过于接近,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遭到排斥。

2、朋友距离

社交最佳距离:不同关系与场景 远近有别

朋友距离的近距离范围在46~76厘米之间,身体上没有其他亲密接触,刚好能相互握手 、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交往时如果进入这个距离,就会对对方构成侵犯。

朋友距离的远距离范围是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距离更靠近远距离范围的近距离(76厘米)一端,而不熟悉的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距离范围的远距离(1.2米)一端。

实际生活中,亲密距离与朋友距离通常都是非正式社交场合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

社交最佳距离:不同关系与场景 远近有别

这一距离体现了社交性和礼节上的较正式的关系,社交距离的近范围把握在1.2~2.1米之间,这是一般的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的标准距离。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次座谈会,工作人员安排座位时有个疏忽: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间没有摆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不得不尽量靠到沙发外侧的扶手上,身体呈向后仰的姿势(原来2个单人沙发间摆放茶几不是美观和摆设,而是为了增加社交距离)。

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如果距离和情境不对应,一方或双方就会心理不适。

社交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在 2.1 ~ 3.7 米之间,表现的是更加正式的社交关系。

公司经理常用一张大而宽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办公桌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招聘时的面谈、大学生论文答辩等场合,双方之间也会隔一张桌子,保持一定距离,这样会增加庄重的气氛。

4、公众距离

公众距离的近距离范围在3.7~7.6米之间,这种距离适合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当演讲者试图与某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公众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在7.6米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开放空间,人们在这一空间内,完全可以对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可能没有任何联系。

交往中的两种距离

1、交往的空间距离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讲过一个“豪猪哲学”:一群豪猪在寒冷的冬天相互接近,为的是通过彼此的体温取暖以避免冻死,可是很快它们就被彼此身上的硬刺刺痛,相互分开,当取暖的需要又使它们靠近时,又重复了第一次的痛苦,以至于它们在两种痛苦之间转来转去,直至发现一种适当的距离使它们既能够保持互相取暖而又不被刺伤为止。

根据叔本华的这一比喻的延伸,人与人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 “空间距离”即“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即“私人空间”;“空间距离”即“孤独感” 。

所谓“私人空间”,是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空间,用眼睛没有办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

社交最佳距离:不同关系与场景 远近有别

无论在拥挤的车厢还是在电梯内,你都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空间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接近所产生的不快感;但是当挤满人时就很难调整位置,于是就只能以对其他乘客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所以看上去神态木然。

人们把自己关闭在家里,不容许别人擅自闯入,是因为只有在家里才感到安全和放松,这就是“私人空间”对心理的保护作用。

在车站、公园供人休息的长凳上,通常坐两端的人多,一旦两端位置都有人占据,几乎很少有人会主动坐到中间位置。

我们通常能够看到这种现象,最多能坐4个人的一排长凳,先来的人坐在凳子的正中,后来的人会坐在长凳的一端,而正中的人则会挪到长凳的另一端。于是,原本可以坐4个人的长凳,两个人就“客满”了。难怪现代车站都已改为长排单只座位。

2、交往的心理距离

大学刚毕业的杨明找了一份广告设计的工作,由于刚刚毕业,自知没什么经验,需要公司前辈们多多帮助,所以,杨明进入公司之后表现得格外谦虚,对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百般热心,不论谁有困难,他都全力以赴,帮人家解决。开始时大家都喜欢他,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大家便开始疏远他。

每次得到他的热心帮助后,被帮助者表现得很不乐意。为此,杨明很困惑。心理学家分析了杨明的困惑 :对一个头脑清醒、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得到、付出都是自身的需要。

人际交往中,这两种需要应该基本保持平衡,如果严重失衡,付出的远远大于得到的,或者得到的远远大于付出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维持起来是很困难的。

像杨明那样,一味地付出,而不给别人回报的机会,就会给别人心理上造成压力,这种压力使彼此的关系失去平衡,愧疚感使受惠一方只能选择逃避。

因此,人际交往要留有余地,即使是好事,也不能一次做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