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会时间管理,你再勤奋,也无法脱离平庸

文 / 精读
2017-08-31 15:44

学不会时间管理,你再勤奋,也无法脱离平庸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似乎都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过活:重复地上下班,然后回家看剧刷朋友圈,有时深更半夜还在娱乐玩耍,不愿睡去。

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的工作和生活依然在原地徘徊。随着年龄增加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你开始焦虑和无助。

你也试图改变,但做任何事又总是三分钟热度,不能持之以恒。

每到年底总结,你开始为自己一年的碌碌无为感到懊恼,或是感叹时间都去哪了……

可怕的是,如果你对时间仍没有概念,那么你每一年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要想摆脱这样的魔咒,脱离平庸,我们就需要对时间进行管理,更为本质是自我管理和目标管理

在这一点上,《奇特的一生》的主人公柳比歇夫可谓自我时间管理之极致,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来记录自己的时间花费。

刚开始,柳比歇夫并不热衷于管理和记录自己的时间,而是随着工作的深入,涉及的面越来越广,才开始有意识地管理时间。

因为他不仅需要认真研究数学,还有哲学。后来又逐步发现生物学同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他还需要懂文学,甚至懂音乐。

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他决定分门别类开始记录每项研究和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并不断总结和改进。

最终,他形成了一套集时间记录、统计总结、未来计划于一体的时间统计法,也成为了非常卓越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

那么,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学不会时间管理,你再勤奋,也无法脱离平庸

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1明确目标

柳比歇夫之所以56年如一日,对个人时间进行定量管理,都是源于其有强大的目标。

对于时间管理,最重要的不是寻找方法和工具,而是先反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希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我愿意为这个目标付出怎样的努力?

只有对自己有所了解,才能对时间有所管理。

对于制定目标,可以包括梦想、事业、技能、健康、家庭、理财等等各个方面,具体方法可参考SMART原则

S代表具体(Specific)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

R代表相关性(Relevant)

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

SMART化的目标计划具有良好的可实施性,只有把目标SMART化,才能指导保证计划得以实现,然后设立年度、月度、每周的重大事件,再进行日程安排,做工时记录。

比如,你希望跑步健身,则应该制定每周跑步几次,固定每周几必须跑步,每次跑几公里,做好时间记录。

2专注连续时间

柳比歇夫统计的时间都是纯时间(关于柳比歇夫具体的时间统计法,后面会说到),重要的工作应用连续时间处理,因为连续专注的1-2小时,往往是一天最高效的时间。

专注连续时间,首先需要避免制定太过具体详细的计划表。因为很难估计好完成某项任务的所需时间,一旦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容易导致计划落空,后面便会发现难以为继,于是放弃。

柳比歇夫平均每天真正有效时间也不过5-6小时而已,所以刚开始不要太高估了自己的完成进度。例如每周学习英文目标,则每天固定划出1小时进行单词、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学习。

其次,要避免干扰、断绝电话、信息等,营造合适工作环境。

时间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它本质并不属于你的,不会带来产出。而你在规定时间内的注意力投入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源,这才是有价值的产出。

3利用碎片时间

柳比歇夫对“时间下脚料”的利用是无微不至的,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在无用会议上演算习题;出门旅行时看小部头书学习外语,英语就是他主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会的。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其实并不是知识,而是信息和时间,所以学习时间即使被碎片化了,学习过程实际上依然是长期持续的,而学会利用碎片时间在当下可谓是十分必要的。

像是看书,平常在通勤上下班时间或者闲暇时候,都可以进行阅读学习,将需要看一本书的时间,划分为几个小部分,其实并不影响知识的吸收,因为知识是系统化的,碎片化的只是其他东西而已。

学不会时间管理,你再勤奋,也无法脱离平庸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柳比歇夫具体是如何通过记录时间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可以分为三大块:时间日记,统计总结,未来计划

1时间日记

1916年,柳比歇夫开始记录时间开销日记,从未间断。时间开销日记的格式是:日期+事件+花费时间,每天记录5~7行

例如:

●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四月7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鉴定袋蛾——20分(1.0)

●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0.5)。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

●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1小时25分。

●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2统计总结

柳比歇夫根据时间开销日记,还要进行每天小结月度总结年度总结

对此,柳比歇夫对他的时间进行了分类:

第一类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

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包括在内。

柳比歇夫认为,工作中的任何间歇,他都要剔除。因为他计算的是纯时间。

①每天小结

比如某天读了《消息报》、《医学报》,做了科研等其他工作,需要将做这些事所花的时间汇总,最后写上,合计几小时几分钟。

②月度总结

拿1965年的8月来说,第一类工作的总时间是136小时45分。其中包括了这些项目:

● 基本科研一一59小时45分

● 分类昆虫学一一20小时55分

● 附加工作一一50小时25分

● 组织工作一一5小时40分

● 合计:136小时45分”

③年度总结

每一年过去,柳比歇夫都要进行分析研究,将统计学的一切方法都用上,素材就来源于每个月的小结。

他的年度总结是篇幅浩瀚的报表,整整有一本,什么都有记录。以1938年为例:多少时间用于生态学、昆虫学、组织工作、动物研究所、基塔耶沃的水果研究所;多少时间用于同人们打交道、路途往返、家务,他都一一记录。

3未来计划

这一阶段主要是结算,同时也是对计划的总结。一总结马上提出下个月的计划。总结完上一年,就该制订下一年的计划了。

除了年度计划,柳比歇夫还把他一生的时间制订成一个个五年计划。每过五年,他把度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说是做个总的鉴定。

如:1964至1968年……在跳甲属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如果能在下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论述大田跳甲属的专著,就满意了。虽然在形式上我哪一项都是连一半也没有完成,然而各项工作都有显著的进展……

学不会时间管理,你再勤奋,也无法脱离平庸

对待时间的态度

柳比歇夫的一生证明了,连续系统地使用时间统计法,可以帮助个人把一切才能集中于一个目标上,取得超越天才的成就。除了时间统计法之外,他还有几条守则:

①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②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③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④睡得很多,10小时左右

⑤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这几条个人守则是柳比歇夫按自己生活和自己身体的特点拟订的。他热爱时间,珍惜时间,不把它当作工具,而是看成进行创造的条件。

他坚信,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能乱用在怄气,以及竞争角逐或满足虚荣心上,在他看来,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

我们通过时间统计法,也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因为人适应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一切可能性。每个人能做的,比他所做的要多得多,我们还没有达到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限度的一半,人的精神潜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封未动。

一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远大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成立。所以应当由每个人自己来制订自己的时间使用法,但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怎样度过。

柳比歇夫的一生是幸福的,他通过时间统计不断去践行自己的目标,能做到这样更是独一无二的。

而我们要知道时间其实是不能被管理的,需要管理的是自我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当你有了时间管理的意识,你的一切都在悄然发生改变。

参考书籍:柳比歇夫 《奇特的一生》

作者:TotoHo,精读读友会会员,温润热光源,谦谦求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