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与性格的关系这次说清了:事关每个人

文 / 中原医生
2017-08-27 09:05

——胡宪章/文

为了阅读方便起见,我们先简单谈一下性格和人格的基本概念。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给的定义是: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个体间相互区别的思维、情感反应和行为模式的整体特征。人格的研究涉及到两个方面:第一是关于个体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第二是研究人格特征如何构成整体。我们说一个人外向、乐观、自信、有活力、懒惰、害羞,都是有关人格的评判。精神病学把人格的偏离正常叫做人格障碍,这里不做赘述。性格(charactor)是指人的惯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说一个人忠诚、善良、坚定,是对性格的评判。由于受苏联和西方心理学影响,有人把人格和性格混用,其实他们是有区别的。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是人格的社会属性的体现。日常生活中,人们把二者混用,习惯于性格这一说法。

精神病与性格的关系这次说清了:事关每个人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讨论或思考某精神疾病是否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比如说性格内向的人,是否容易出现那种精神疾病?人们也常常会问:这样的性格是不是容易得抑郁症、那样的性格是不是容易得精神分裂症?看到强迫症就会把患者与完美主义人格特征联系起来,如此等等。也经常有强迫症患者担心,追求完美是不是强迫症的原因?

在《强迫症的认知-应对治疗》一书中,就目前学者们如何解释强迫症的病因学一节中,有关人格与强迫症的发病的关系,我是这样写的:

26%的强迫症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特征。但并非具有强迫人格特征的人,一定患强迫性神经症。强迫人格的形成除与家族遗传史有关系外,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均可能成为患病的风险因素,有些(而非全部)患者的父母即具有强迫性格,如过分的爱清洁、怕脏等,影响患者的人格特征的形成。

导致强迫症发作的易感性人格特征有:

(1)按部就班,墨守陈规,缺少变更和灵活性,做事严谨,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2)做事过分仔细和重复,过分注意细节,心思过于细密,因此有可能造成做事拖延。

精神病与性格的关系这次说清了:事关每个人

(3)过度投入但不知调节,沉浸于琐碎事务而难以自拔,责任感过强,以致忽略了休闲活动和亲朋好友,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4)追求完美,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或衡量他人。

(5)在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上同样拘谨而固执,强迫自己或他人遵循严格的道德原则或完美主义标准。

(6)难与他人合作,对别人做事不放心,认为别人做不好,宁肯自己多费时间和精力。

(7)常伴有A型性格或敌意,竞争性强,常有紧迫感等。

(8)常伴有焦虑障碍,心境常处于低落状态。

有精神疾病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的研究报告,提示人格特征与精神疾病存在统计学的相关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不一定有密切关系)。比如,最近有一项研究提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人格特征的避害(harm avoidance)得分高和自我调整(self-directedness)得分低与焦虑症状相关。

尽管如此,从病因学的角度来讲,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特定的人格特征是导致某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的病因。还是以强迫症为例吧,部分强迫症患者存在完美主义的人格特征,但是,并非有完美主义就一定导致强迫症。上面我提到”26%的强迫症患者具有一定的强迫人格特征“,这只能说人格特征与强迫症有一定的共存关系,但还有74%的强迫症不具有强迫的人格特征。因此,其它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如遗传、环境、教育、大脑发育、大脑神经递质等。也正如我们在研究精神疾病的遗传特征时,发现成人强迫症的遗传度在27%-47%之间,不是100%,又提示还有其它因素的参与。

精神病与性格的关系这次说清了:事关每个人

目前,精神疾病的确切发病原因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就像案件侦查一样,在真正的罪犯被找到之前,很多人都可能是怀疑对象;而在精神疾病的病因被找到之前,研究人员可能会“扑风捉影”,任何因素都可能被认为是病因或风险因素。或许有些因素会被夸大,比如有人认为性格与精神疾病关系密切,如网络中写道:”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证实,性格与精神疾病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性格脾气有很大关系”。有些人甚至用“研究证明”一词来混淆视听、提高可信度。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很难确定哪种人格特征更倾向于得哪种精神疾病。

一个人的人格或性格特征本身又不是孤立的因素。它们不仅受遗传、家庭、学校团体、教育、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为孩子的人格发育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关于生物学因素,临床观察发现,大脑的Tau蛋白沉积不经引起记忆功能受损,也会改变一个人人格特征。另外,人格或性格特征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际环境、遇到困难时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效率等。如果我们只是研究人格(性格)与精神疾病二者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其实忽略了其它诸多因素。

精神病与性格的关系这次说清了:事关每个人

因此,没有必要为自己的某些人格特征(性格)担心。一个人的性格还不被认为是某种精神疾病的根本病因,也不是治疗的阻碍。(胡宪章,医学博士,1984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一直致力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现为旅美学者。其微信公众号名字为:认知应对强迫或恐惧)

欢迎关注中原医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