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悦读||《中医帮你看急症——北京中医医院院长为您健康把脉》选登8:流感来袭,中医助力

文 / 保健时报
2021-11-07 19:28

《中医帮你看急症——北京中医医院院长为您健康把脉》选登8

主编:刘清泉

副主编:郭玉红 李博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小小的感冒,怎么就能要了人的命呢?”大多数人有这样的困惑。其实,那些症状严重到能致死的一般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流感。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流感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容易发生大范围流行,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为主。

老百姓通常认为流感和感冒是同一种疾病,流感是感冒更为严重的一种疾病进展状态。但其实不然,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除了普通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气管炎和急性咽炎等疾病。普通感冒的症状较轻,较少出现发热和并发症,一般5~7天可自愈。通常伴有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咳嗽、咽干、打喷嚏、咽痒或有烧灼感,对日常工作和学习影响较小。

流感体温可达39~40℃,发病者会有肌肉酸痛、咽喉痛,同时还可伴畏寒、乏力、干咳、头痛、流涕、食欲减退、鼻塞和全身不适等症状。重症流感会引起多种并发症,诱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者、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为高危人群。

用药注意事项

轻型流感经休息、对症治疗可自行痊愈。重型流感应尽早开始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可以有效减少流感并发症,但服药期间须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在青少年中极少数还会出现幻觉、谵妄和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

发病的初始阶段,患者大多表现为发热、咽部发红有不适感、轻微咳嗽、少痰、舌质偏红等症状,我们可以选用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治法,常用的中成药有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此外,流感发病初期阶段一些患者也会出现有高热、咳嗽、咯黏稠痰、口渴喜饮、咽痛、眼睛发红、舌质偏红、苔黄或腻的症状。根据这些症状,我们可以选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药物,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连花清热类制剂等;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羚羊角粉冲服。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家庭宜常备以上中成药。

佩戴中药香囊

预防流感的香囊多以芳香辟秽、祛邪解毒药物为主。药物的气味通过口、鼻、肌肤毛窍等进入人体,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扶正气以抵御外邪秽气侵入。

香囊制作小方法

中药白芷、苍术、川芎、艾叶打磨成粉,装入棉质布袋。

香囊使用小妙招

使用时将流感香囊放置在工作地点或卧室经常活动范围1米以内(推荐放置在办公室、床头、枕边等处),不定时嗅吸,两周或气味消失后更换中药内容物。孕产妇、婴幼儿及敏感人群慎用。

口服中药代茶饮

中药代茶饮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其不仅为患者朋友驱走了寒意,带去了温暖与健康,还增强了居民自我保健意识,能有效预防冬季流感蔓延。

预防流感的中药代茶饮处方

儿童方:大青叶3克,薄荷1克,生甘草3克,芦根10克,甜叶菊少许。

成人方:大青叶6克,炒山栀3克,荆芥3克,芦根10克,生黄芪10克。

以上为一人份代茶饮,每天1~2次,每次200毫升,连用5天。

坚持穴位按摩

每天揉按1轮风池穴、大椎穴、肩井穴、足三里穴,每个穴位10次,或每天早晚依次按摩人中穴、迎香穴、风池穴、风府穴、大椎穴、足三里穴,缓解疲劳,预防感冒。经常熬夜、久坐的上班族还可以通过勤梳头、常揉按耳部穴位来缓解压力,疏通经络,提神醒脑。

重视流感预防,有你有我

预防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个月龄至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个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

易感人群防护

在流感流行期间,小儿及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属于易感人群,应充分休息,多喝白开水,合理搭配饮食,多吃新鲜蔬菜等;出现食滞可及时食用荸荠、萝卜类消食;注意防寒,一旦感受寒邪,及时通过推拿颈部穴位或耳穴,以宣散头面部气血,驱散寒邪。

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有:增强体质、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室内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须戴口罩。

往期精彩回顾 →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