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给无症状、轻症核酸阳性儿童做CT吗?有医生强烈反对,有医生支持
减少不必要的CT扫描和降低儿童受照剂量对于降低儿童白血病和脑瘤风险来说至关重要
撰文:凌骏
5天,福建已报告新冠肺炎本土感染165例。
9月14日,福建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0例,其中莆田市报告33例,厦门12例,泉州5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厦门)。
在莆田已公布流调信息的81例感染者中,14岁以下儿童37位,占45.6%。儿童感染引人担忧,关于感染与密接患儿的诊治、隔离等问题也不断引发学术讨论。
新冠患儿是否应该接受CT检查
昨日,一条关于莆田新冠感染患儿穿着隔离服独自接受CT检查的短视频火爆网络,在微博引发2亿阅读。
今日早晨,微博医疗大V@风湿科聂医生发微博称:强烈反对给无症状、轻症的新冠核酸阳性患儿做胸部CT。没必要,且会增加长期未来的癌症风险。
@翟医师也表达了相同担忧,他认为常规为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轻症患者做CT是不合理的,对于幼儿更需慎重,能不做尽量不做,即便要做也应该先照胸片。
“风湿科聂医生”博文中提到的“胸部CT会增加长期未来的癌症风险”,对于儿童来说,的确“尤为明显”。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儿科成像检测中的辐射风险通报》,在“执行概要”明确指出:在儿科成像检测中,随机风险尤其值得关注,因为与成人相比,儿童更容易患某些类型的癌症。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0年2月第2期刊发的《儿童CT扫描致癌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中指出: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放射性肿瘤主要是白血病和脑部肿瘤。
这篇论文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虽然儿童CT扫描带来的医疗效益不可否认,但流行病学研究关于儿童暴露于CT扫描导致其白血病和脑部肿瘤风险增加的结果是一致的,并与扫描数量增加呈正比。因此,减少不必要的CT扫描和降低儿童受照剂量对于降低儿童白血病和脑瘤风险来说至关重要。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宋元林告诉“医学界”:“对于核酸阳性的患儿,如果症状较轻,确实没必要做CT。对于核酸阴性,有流行病学史的疑似患儿,CT可用于辅助诊断。”
但也有不少专家并不反对对无症状和轻症患儿做CT检查。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前主委刘又宁主张,对大部分已明确病原学诊断或需要辅助诊断者应做CT检查:“没有CT或X射线无法确定有无肺炎及其严重程度,其中X射线容易忽略小病灶。但对于白细胞低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应该慎重使用CT。”
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志认为,即便是无症状或轻症的新冠肺炎患者,CT对其病情的评估依旧具有不可代替性。“从安全性考虑,一般胸部CT的辐射量是8msv,对儿童带来的危害是极小的。国外曾有研究表明,全身CT致癌的风险非常低。”
而《儿科成像检测中的辐射风险通报》中强调:必须根据辐射的潜在风险权衡对儿童使用成像检测的效用。最终的目标是使利大于弊。
密接患儿隔离方面,今日的莆田市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本次疫情密切接触者中14岁以下的儿童,在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持人际距离的情况下,安排与父母或家人共同居住,同时给予共同居住人员和儿童专门培训。
厦门一病例感染源仍不清晰
根据已公布的流调信息,莆田的学校和鞋厂、厦门同安区的工厂,本轮疫情几条重要的传播链源头都较为清晰,均可追溯至9月10号确诊的新加坡归国人员林某杰。福建疫情主要集中在几个聚集点,暂未形成大范围多点散发。
但值得注意的是厦门的一例确诊病例——蔡某某,其为外包服务工作人员,独居在思明区盐溪街,主要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物流转运,无国内高中风险地区旅居史。
目前,蔡某某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渠道被感染仍不清晰。其邻居王某某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还有另一确诊病例林某,流调同样显示其并非输入性(林某杰)关联病例。
蔡某某居住地在厦门岛内,与同安区中心相隔约35公里,虽然目前岛内疫情相对缓和,但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授黄森忠表示,医院内目前只是进行第一遍排查,可能会出现没有检测出来的情况。真正确切的结果一般要7天左右,才能反映是否存在院内传播或社区传播等。
“他是一个独立链条,目前已经过去两天了,源头还不明,”黄森忠说,“预计到本周末,这轮疫情的最终规模和链条才基本会明朗。”
今日(15日),厦门火车站进一步加强了进站测温验码验证措施,加密消毒频次,56趟列车阶段性停运。
而昨日厦门连夜搭建的6组“猎鹰号”硬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今日也已陆续投入使用。据悉,该实验室将依托检测人员与自动化设备,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转,按10混1的采样方式,每日最多可检测200万人份。
由于疫情可能存在外溢风险,9月15日,福建南安市、漳州市多地,浙江省温州市两社区也同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广东省潮州市暂时关停酒吧、棋牌室等密闭场所。
参考文献:
[1].《儿科成像检测中的辐射风险通报》,世界卫生组织,2016
[2].《儿童CT扫描致癌风险评估研究进展》,牛亚婷, 苏垠平, 牛延涛,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0, 40(2): 156-160.
声明:邯郸健康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号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