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腹痛……岛城一8岁男孩儿居然得了糖尿病
“我儿子才8岁,怎么会得糖尿病!”
8岁的园园(化名)因出现呕吐、腹痛被送到医院,他的父母怎么都没想到,孩子竟得了糖尿病!
8岁孩子血糖“爆表”了
园园家住普陀桃花岛,近半个月来他频繁呕吐,一开始家人还以为他吃坏了肚子,也就没大在意。然而圆圆的呕吐症状持续加剧,还伴随腹痛。
家长这下急了,赶紧带他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经过初步诊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告诉家长,需带孩子到上一级医院作进一步诊断。
听到这话,园园的家人心感不安,立即带孩子到舟山医院儿科就诊。
“孩子送来时,已经出现烦躁、意识模糊、呼吸深长等现象。”接诊的舟山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浙梅表示,孩子同时出现这些症状,首先要考虑是不是糖尿病酸中毒。她当即给园园测末梢血糖,结果显示血糖指标已“爆表”。医生初步判断园园得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这是急症,必须立即住院治疗!住院后医生又对圆圆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圆圆的血糖值已高达39.90毫摩尔/升(正常值3.9—6.10毫摩尔/升),血气分析PH值6.92(正常7.35-7.45),存在代谢性酸中毒、脱水、低钠、低钾等合并症,若不及时抢救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家族遗传史是主因之一
孩子才8岁,怎么会出现糖尿病酸中毒?
医生询问家族史后发现,园园家族中爷爷及大伯均有糖尿病史,其父亲也有一过性高血糖。
“家族遗传是导致孩子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两个月,园园就已出现多尿、消瘦的症状,只是父母没有引起重视。”
经儿科医护人员通力救治,园园意识逐渐清晰,呼吸平稳,血糖下降,转危为安。
小儿糖尿病容易出现“三多一少”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饮食结构、习惯的变化,糖尿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发病率已逐年低龄化。近三四年,舟山医院儿科先后救治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近10例,最小的仅2岁。
儿科主任杜春晖告诉记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加的一种病症。
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即Ⅰ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即Ⅱ型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其中90%儿童糖尿病属于Ⅰ型糖尿病。
图源/舟山医院
据悉,绝大多数患儿起病多急骤,有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图源/舟山医院
具体来说,就是几天内可突然表现出明显的多尿、多饮,每天的饮水量和尿量可达几升,吃得多但体重下降。年幼的患儿常以遗尿、消瘦而引起家长的注意。
约40%的患儿以急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尤其多见于年幼的患儿,表现为不想吃饭、恶心、呕吐、腹痛,关节、肌肉疼痛,呼吸深快,呼气中带有酮味,精神萎靡、 嗜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图源/舟山医院
而Ⅱ型糖尿病患儿常起病缓慢而隐匿,早期很少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加上患儿一般都比较肥胖,因此很难引起家长的注意,容易延误诊断,待到病情严重时才出现体重减轻、多饮、多尿甚至尿酮体阳性等表现。
出现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目前糖尿病没有“治愈”一说,它是一种慢性、 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
急性发作时常并发感染、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从长远来看,糖尿病可造成各种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如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
一旦注意到孩子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或仅仅是近期出现遗尿、体重下降,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患了糖尿病,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如果首发症状就是酮症酸中毒,那就需要立即送孩子到医院急救。
据悉,目前胰岛素治疗、饮食管理、运动、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尤其对Ⅰ型糖尿病,胰岛素替代治疗模拟正常的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是关键。
医生也提醒家长,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应注意儿童生活、饮食习惯,早期发现患儿糖尿病,及早、规范进行治疗,除了可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更有利于患儿健康生长发育。
延伸
如何诊断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①空腹血糖≥7毫摩尔/升;②随机血糖≥11.1毫摩尔/升;③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 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符合上述任意一条即可确诊。
如果空腹血糖为6.1 ~ 7.0毫摩尔/升,为空腹血糖耐量损害(IFG);如果OGTT试验2小时血糖为7.8~11.1毫摩尔/升,称葡萄糖耐量减低(IGT)。IFC与IGT均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因此,应定期随访和复查血糖,以便早期诊治。
记者 | 岑瑜
通讯员 | 陈文薇
编辑 | 曦曦
精准传播•专业表达•有效阅读
日报广告:2828245 晚报广告:2828248
新媒体合作:2828459 发行服务:2828297
舟山网广告:2828308 创智培训:282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