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人士的思维方式有啥不同?这3组有趣实验让你一目了然!

文 / 龙二有猫说宠物
2021-06-01 00:24

Via:freepik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大米和小米”

(ID:damihexiaomi2015)

大米和小米是国内领先的自闭症谱系儿童服务平台,提供康复训练、融合教育支持、家长培训、线上课程及科普咨询等一体化服务。目前,我们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南京、东莞、杭州、宁波、长沙开设线下服务机构及多所融合幼儿园,未来还将拓展至更多地区。

作者 |大米和小米

审校 |酷炫脑主创

美工 |老雕虫

编辑 |桃子

自闭症是一个很广泛的谱系障碍,在谱系的两端,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也好、缺陷也罢,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给每个需要的人更多的理解、接受、包容!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带着自闭症孩子外出,即使是熟悉的场景,Ta的情绪说崩溃就崩溃;

给自闭症孩子讲故事,那些心领神会的情节,Ta却总是搞不清楚;

陪伴自闭症孩子玩耍,面对本能地应该配合的反应,需要特别强调Ta才能知道;

……

自闭症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他们如此特别的行为方式是怎样产生的?

他们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几组有趣的实验,它们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让你更加了解自闭症人士的思维方式。

实验一:威利在哪里

在BBC纪录片《走进自闭症》中,英国心理学家乌塔·弗莱斯进行了一个小测验——“威利在哪里”,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闭症人士的关注点。

“威利在哪里”是一套由英国插画家创作的儿童书籍,也是非常流行的儿童游戏,游玩者需要从一张人山人海的情景画中,找到特定人物威利(一个头戴绒球帽、身穿红白条纹上衣、手握手杖的眼镜绅士)。通俗点讲,可以理解为几年前风靡的找你妹升级版~

《威利在哪里》中的一副画面

在乌塔·弗莱斯的实验中,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非自闭症人士花费很长时间都可能找不到的威利,自闭症人士却可以很快找得到。

针对这一有趣的现象,有分析认为,这可能跟在观察一副画面时,自闭症人士更注重局部细节有关。

与这一理论相呼应,还有一个字母实验。比如,在下面这副图片中,一眼看过去,你看到的是哪几个字母?

字母测试图

在这个实验中,大多数普通人最先注意到几个大的字母ESAH,而自闭症人士通常会先注意到小的字母AHES。

乌塔·弗莱斯表示,在接触事物或学习技能时,对细节太过强烈的把控,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自闭症人士常常会因为一点点小小的变动就会让他们十分不安。

实验二:虚假信念任务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心理实验,由知名临床心理学家西蒙·巴伦-科恩在1985年应用于自闭症研究。

在这项实验中,有两个人物——Sally和Ann。

实验是这样的:

Sally把一个玻璃球放进自己的篮子后,离开了房间。Ann在Sally离开后,趁机偷偷地把那颗玻璃球拿出来,放入了自己的盒子里。

然后提问旁边观察的孩子:当Sally回来的时候,她会在哪里去找玻璃球?

来,实验视频奉上:

虚假信念任务实验

实验发现,很多正常的小孩给出的答案是:Sally会去她的篮子里找,因为虽然球被Ann拿走了,但离开的Sally并不知情……

然而,自闭症孩子则会认为Sally会去玻璃球实际存在的地方去找,既Ann的篮子里,他们很难进入游戏情景中去思考,也无法理解Sally不知道玻璃球已被拿走了。

在这个小实验中,我们感受到自闭症人士和普通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自闭症人士很难考虑到别人和他们有不同的、属于自己的思维和想法, 这一点也是自闭症人士社交困难的原因之一。

乌塔把这种理解“别人有和我不同的想法”的能力被称之为“心智化能力”。

心智化能力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感知,普通人天生就可以发展。这种能力让我们在劝说别人改变想法时,能够采取一些策略,比如撒个慌来迎合别人的思维。

然而,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在自闭症人士的身上,因为他们没有这种独特的社会感知,常常会让人觉得不顾及别人感受,也是他们在社交中受挫的原因。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很多高功能的自闭症人士在社交中really耿直的做派不就是现在很流行的“钢铁直男”么!有时候还蛮可爱的,对不对?

实验三:看动画讲故事

这是一个动画情景,如下:

看动画说故事实验动图

根据这个小动画,你会讲出什么故事呢?

一般人的思路大概是:小三角形想往外面跑,大三角形在后面追。如果想象力丰富一点,会把三角形做个拟人化,一个熊孩子,偷偷溜出家门……

但是,自闭症人士看到这幅动画后,讲出的故事却天马行空!比如:这是一个拳击台,两个三角形上场后突然就不像比赛了;红色三角形是囚犯,被蓝色三角形抓住了……

戳视频,看更加完整的动画:

看动画说故事实验

研究人员对观看动画的人进行了脑部扫描,发现自闭症人士的大脑中有个区域不太活跃,这个区域控制的就是心智化能力

这个实验再一次说明,在解读他人的行为时,普通人似乎用的是同一种方式,而自闭症人士却缺少了那部分绝妙的、能快速跟上社交互动的的脑部机能。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候连看卡通片或听人聊天,对自闭症人士都充满困惑。因为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人们出现这样那样的行为,也很难明白玩笑的笑点。

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情况下,自然会说出他人难以理解的话,从而会导致焦虑、挫败、受伤害。

编者后记

就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思维差异,自闭症人士在自己世界的常态会被我们看作另类。来个夸张的想象,如果你突然穿越回古代的非洲,会有怎样的体验?

自闭症人士的行为常常会让我们觉得奇怪,但是如果了解了行为背后的思考方式,或许就能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自闭症是一个很广泛的谱系障碍,在谱系的两端,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也好、缺陷也罢,我们更需要做的,只是给与每个需要的人,更多的理解、接受、包容!

本文转载自大米和小米

酷炫脑长期征集脑科学、心理学类文章,欢迎投稿

点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