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将开展心理体检,我的孩子万一被筛查出抑郁症,该怎么办?
2020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下简称《抑郁症防治方案》),提出了“开展抑郁症筛查评估”的重点任务。
具体来说,该方案要求各高中、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消息一出,相关学校的校方、老师、家长和学生群体都十分关注,而且各有各的忧虑。
对于家长而言,这份方案给他们带来的担忧可不少,比如:
- 如果孩子惧怕、拒绝接受心理健康体检,父母该怎么积极、理性地引导?
- 万一孩子被筛查出抑郁症,是不是会“被休学”?家长该怎么跟学校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 孩子得知自己得了抑郁症,而且被老师、学校都知道后,孩子会不会难以接受、精神崩溃,甚至可能发生悲剧?
01、
首先,父母自己要先对“心理健康体检”持有理性、客观的态度。
很多父母对此有逃避、甚至畏惧心态,主要原因是下意识地不愿意得知孩子被筛查出有问题。
虽然这种心态我们可以理解,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顺顺利利、心身健康地成长?但这种心态近似于“掩耳盗铃”。孩子是不是有精神心理问题这是客观事实,不会因为是否参加心理健康筛查而发生改变。
而且,整体上这次心理健康筛查是有利于青少年心身成长的。如果筛查结果没事,那说明孩子目前心身较健康,家长可安下心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筛查出精神心理问题,那正好能让孩子的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家长也能及时高度重视,在家庭教育中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这样才更有可能高效化地康复。这对青少年群体犹为重要。
临床中有很多孩子在中学就出现抑郁症状,但家长不重视,甚至毫无觉察。孩子病情越拖越严重,有的上了大学之后精神崩溃,症状特别复杂、多样,临床诊疗非常棘手。有的则还没等到高考,就已经承受不住痛苦,选择轻生!此时父母再悔恨就为时已晚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自己调整好认知和心态,才有可能引导孩子也积极、理性地应对。
尤其是如果孩子已经有一些问题的苗头,比如情绪有些低落、兴趣减少、严重失眠、容易哭、烦躁、发脾气,在家不爱出门、总是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在学校缺乏朋友、独来独往等等,这样尤其需要接受心理健康体检。父母一定要重视!
02、
父母的心态和认知调整好后,建议主动了解心理健康体检的相关信息,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
一般来说,高中、高等院校的心理体检很可能分为以下3步:
第一步,在班主任、心理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的主持下,由学生自行填写相关的自评量表,初步筛查出可能患有精神心理问题尤其是抑郁症的学生。常见的测评量表主要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症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
很多父母也知道这一点。有的父母可能为了让孩子顺利通过体检,提前到网上搜索量表,让孩子先做一遍,甚至准备好“标准答案”。这种做法严重不妥,不建议父母作出如此行为!
一来,自评量表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要孩子如实反映自己的情况和感受即可,这才能筛查出潜在的隐患。一味掩盖问题,只会令已经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二来,很多专业的量表有“测谎题”,如果测谎分没通过,专业人员一眼就能看出来孩子很可能在撒谎,这样反而可能说明孩子真的有精神心理问题。至少说明孩子对此态度不端正,可能会导致老师的严厉批评。
第二步,如果初筛结果有问题,由学校的心理老师,或者学校聘请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与学生进行初步交流,初步判断孩子的精神心理状态,到底是属于心理问题还是精神心理障碍,进一步筛查出隐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步,若经过上述两步发现某些学生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迹象,学校会及时告知家长,督促家长带孩子到专业的精神科就诊。不排除有的学校可能直接将孩子带到医院就诊,由精神科医生作出诊断意见。
必须强调的是,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都不可以对患者下诊断,也都没有处方权。只有精神科执业医师才可作出医学诊断和开具处方。
父母可以提前告诉孩子上述流程,并引导孩子坦然面对,如实接受心理健康体检即可;如果结果良好,那自然皆大欢喜;那如果筛查出隐患,甚至确诊,孩子也不必过于担忧,父母一定会正视问题,与孩子共同面对、解决。
父母若能做好上面的铺垫工作,给予孩子的心理支持,孩子的压力和焦虑会大大降低,心理体检的结果也会更加准确、有效。
03、
引导孩子以正确的心态准备参加心理体检后,父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尽快地积极学习、掌握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
对于很多事情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万一孩子真的被筛查出抑郁症,万一孩子无法接受事实,情绪崩溃,父母用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去引导孩子,就非常有必要。
首先,心理健康体检所能筛查出的并不只有典型的抑郁症,双相障碍及“微笑型抑郁症”也可能会被筛查出来。所以,父母要对这些病症都有所了解,比如病因、核心症状、主流治疗方法及其利弊等等。
对病因的了解尤其重要,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的应对方式。
在现行精神医学理论中,抑郁症及双相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主流意见认为与生物学层面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都有关系,但以生物学层面因素(比如遗传、大脑神经递质浓度异常、海马体体积缩小等)为主。
而临床主流的治疗手段、研究也是围绕生物学层面因素展开。比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等。这是主流的观点和方法。
而我们结合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实践经验,以及最新的科学心理学理论尤其是“病理性记忆”和“记忆再巩固”理论,对抑郁症、双相障碍的病因提出独特的见解:绝大部分抑郁症的主要根源是患者所遭受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绝大部分双相障碍的主要根源是以叠加性的心理创伤为主、病理性正性情绪为辅的病理性记忆。
而且,有一类孩子既有重度抑郁发作,又有过情绪失控、砸人毁物、大发脾气的表现。很多精神科医生会将此诊断为双相障碍。而我们认为这有可能是过度诊断,应属于抑郁症伴有激越状态。
那孩子遭受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和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从何而来?这往往来自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校园环境、社会和互联网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此并不是让广大家长一定要接受、认可我们的临床发现和观点,而是提倡大家一定要多去了解、学习,倾听多元化的声音,尽量做到兼听则明。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基于精神科临床主流观点还是我们的独特发现,不管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还是心理治疗为主,家庭环境对于患者的康复都有重大影响。
所以,若通过这次心理体检筛查出孩子罹患抑郁症,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改善家庭氛围及亲子关系。从我们的角度出发,这不但可以解决孩子部分的患病根源,还能帮助孩子康复得更快、更稳定,其作用毫不亚于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此外,关于大众俗称的“微笑型抑郁症”也值得父母们格外关注。微笑型抑郁症患者面对外界时往往表现得乐观、积极,旁人难以察觉其真实的心理活动。如果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良,他们甚至可能面对父母时也会带上“假面具”,这就更加危险了!
这种对外的伪装会对其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加速病情恶化。而且由于身边人缺乏觉察,当他们决定自杀时,成功率也极高。前不久的“广州育儿博主的儿子因抑郁症自杀身亡”,事件中的张一得就是典型的“微笑型抑郁症”患者。
而且,如果孩子有意隐瞒,心理健康筛查都不一定能够检查出来。因此父母一定要对“微笑型抑郁症”多加了解,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最关键的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避免悲剧发生。
另外,有时候孩子的情绪问题主要是学习困难引起的,而且尚不严重,未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但父母也不能掉以轻心,这类孩子往往有比较严重的“学习障碍”,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继发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等。所以,父母最好对学习障碍也有所了解。
只有做好了上述准备,当孩子被发现患有抑郁症,甚至因此情绪崩溃时,父母才能利用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与孩子深入沟通,令其免于恐惧和灾难化思维。然后争取宝贵的时间带孩子接受专业诊疗,并尽量选择适合孩子的、高效的康复方案。
以上提到的抑郁症、双相障碍、学习障碍等问题,以及孩子患上精神心理障碍后父母如何具体应对,在本公众号的“晴日心身课堂”中都有相关专栏,大家可自行了解。
04、
如果孩子被筛查出患有抑郁症,父母还不能忽略了影响孩子康复的第二环境——校园。
孩子一旦确诊抑郁症,其自身可能本来就有病耻感,如果还遭受到同学、老师的“有色眼光”,这无疑伤口上撒盐,很可能令病情雪上加霜。
而且,孩子之所以罹患抑郁症,除了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外,可能也在学校中遭受过叠加性的心理创伤,比如校园欺凌、老师的不当教育方式等。
此时,父母深入了解孩子的班主任对于抑郁症的看法和态度,非常有必要。
部分教师对心理学知识很有兴趣,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又或者考教师资格证时接受过心理学、心理咨询技巧的培训。这样的老师往往比较有同理心,对精神心理问题有一定的理性、客观了解,不但不会歧视抑郁症患者,反而能更好地给予理解、支持、包容。
如果有幸遇到这一类教师,父母可以与他们深入交流,将自己所学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与班主任分享、交流,并对如何帮助孩子康复形成共识,商量具体化的措施。
比如放宽对孩子的考勤、作业和考试要求,一起分析孩子可能遭受过哪些叠加性的心理创伤,避免激活孩子的心理创伤。如果某些同学对孩子造成过创伤,老师可以给予援助,理性有智慧地处理。
可如果孩子的班主任对抑郁症缺乏理性、客观的认知,父母要加强注意了。
这一类老师很可能会对孩子罹患抑郁症一事如临大敌,非常担心孩子在校期间出现意外,引发责任纠纷。或者他们会认为抑郁症患者就是“矫情、做作”,“懒惰”、“玻璃心”,无法正确理解孩子的情绪及行为。
而且,小部分老师可能本身就有一定的精神心理问题,比如有焦虑症,人格障碍等。尤其是患有人格障碍的老师,他们缺乏同理心,在得知孩子患病后仍可能会辱骂孩子,持续对孩子造成更多伤害。
若遇到这类老师,父母要适当降低期待值,不期待老师能理解孩子的患病和表现,并尽可能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保持畅通的交流。若父母与老师关系融洽,那老师一般也不会对孩子有出格行为。
如果这样仍无法缓和孩子在校时的隐患,那父母可以与孩子进行交流,询问孩子想坚持上学还是休学。
若孩子仍想继续上学,那么父母更加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成为孩子坚实的后盾,要让孩子愿意向自己倾诉烦恼和痛苦,这样才能更及时地觉察问题。并在尊重孩子意愿的情况下,做好捍卫孩子尊严和权利的心理准备,遇事一定要积极处理,不能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消极心态。
在此过程中,父母还可以积极引导孩子进行人性方面的思考,从时间思维的角度去看待当下的挫折和打击,提高逆商和抗压能力,塑造出越挫越勇的性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孩子提出休学,父母也最好尊重其意愿。当孩子病情严重时,选择休学乃利大于弊。孩子得以暂时远离曾遭受心理创伤的环境,情绪症状缓解,而休学阶段也是父母抓紧时间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关于休学后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如何积极做好复学的准备等话题,具体的细节实在太多了,在此不赘叙。
最后,希望父母一定要降低病耻感,不要对心理健康体检感到焦虑、恐慌。如果孩子真的患上抑郁症,我们父母更不能倒下,只有父母保持科学、客观的认知,积极地行动起来,才能够带领孩子以及整个家庭“渡过磨难,晴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