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限糖令”:3岁以下婴幼儿禁止加糖

文 / 宝贝计划之宁巴灯鳉
2021-03-18 18:28

糖虽可口

不可多吃

文 | 轩轩妈

本文由亲宝宝原创首发

在孩子眼中,没有什么事情是甜食不能解决的:

哭闹不停时,一颗糖就可以立马止住;

不肯吃药时,一块巧克力就能让他乖乖张嘴;

在商场耍赖时,买个冰淇淋就能稳住他。

不得不说,甜食真是一大“哄娃利器”。你别说孩子了,我们自己也经常无法抵抗甜食的魅力:下午工作时总想点杯奶茶,如果再配个小蛋糕,简直不能再快乐了!

就是这些让人为之痴迷的甜食,被世界卫生组织点了名。

在 2015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限糖令”:

建议儿童和成人的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总能量的 10% 以下,有条件的话可以降至摄入总能量的 5% 以下。

这里说的游离糖,听着可能有点陌生,但其实你很熟悉。像经常添加到包装食品中或烹饪时使用的糖,比如白砂糖、冰糖、红糖,还有蜂蜜、部分糖浆、果汁这些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都属于游离糖。

△某款宣称不加糖的儿童米饼,配料表上却有“浓缩梨汁”,属于游离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糖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越来越重视糖对孩子的潜在危害,于是在 2019 年对限糖做了进一步的强调:

应禁止在 3 岁以下婴幼儿食品及饮料中添加游离糖和甜味剂。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可以很明显看到,这次世界卫生组织的“限糖令”更加严格,不仅单独把 3 岁以下的孩子拎出来讲,还表明立场:建议禁止吃游离糖和甜味剂。

游离糖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了,这里就来解释下甜味剂。甜味剂不是糖,不过能代替糖增加食物的甜味,食品包装袋上经常出现,通常会带“糖醇”“甜”“糖精”等字眼。

△某款宣称“无糖”的饼干,配料表上却有“麦芽糖醇”,是甜味剂的一种

这么多种类的糖和甜味剂一般记不住,你可以先收藏文章,等给孩子选购食品时再翻出来对照。

至于完整的蔬菜、水果、谷物以及牛奶中天然含有的糖,是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限糖范围内的。

有的妈妈可能会纳闷:同样是新鲜水果,为什么整个吃没关系,榨成果汁后却变成了游离糖,被归入限糖范围内了?

因为水果中的糖外面有植物细胞壁包裹,人体消化速度比较慢,不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而如果榨成汁,糖外面的植物细胞壁就被打破了,变成了游离糖,消化速度较快,血糖很容易升高。虽然这时人体会分泌大量胰岛素来稳住血糖,但如果经常这样,就会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增加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

事实上,孩子长时间摄糖过多,就像长期呼吸雾霾空气一样,虽然不会立马致命,但会增加很多健康风险。

一是会影响孩子的体重。

往食物中添加的糖,通常只是增加热量,不会给孩子增加其他营养素,多吃容易超重、肥胖。

二是会影响孩子的牙齿。

残留在口腔中的糖容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导致龋齿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甜味会让大脑产生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能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在这些快感的刺激下,

孩子会逐渐养成嗜甜的饮食习惯。

爱上了甜味的孩子,就容易不太爱吃口味清淡的食物,比如蔬菜,这样容易因为偏食挑食而营养不良。而且长期吃过多糖,还会增加孩子以后患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

所以啊,给 3 岁以下孩子吃的食物中,尽量保证没有游离糖和甜味剂吧。至于 3 岁以后的孩子,目前的观点是可以吃糖,不过得把控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对糖摄入的建议:3 岁以后的孩子,每天摄入的糖含量应尽量少于 25 克。以 5 克的量勺为例,差不多是 5 勺。

一天 5 勺糖?听着齁得慌,但实际上,这 25 克糖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摄入超量。

以一些孩子喜欢吃的零食举例:

一瓶 NFC100% 苹果汁(非浓缩还原汁),含糖量约为 33 克;

四块夹心饼干,约含 26 克糖;

一瓶风味酸奶,约含 16 克糖;

一颗奶糖,约含 4 克糖。

要是再加上做手指饼干、溶豆、奶黄包、蛋糕等小点心时,你所添加的糖,那孩子的摄糖量就很容易超标了。

所以,平时给孩子做饭时,少撒点糖。买零食时,多看下配料表中有没有前面提到的游离糖,如果有,再进一步看下营养成分表中的糖含量是多少。

总而言之,建议 3 岁内孩子的日常饮食和零食不要额外加糖。

即便到了 3 岁后,也应该把糖量控制在 25 克内,总体的饮食原则是:

多给孩子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多给孩子吃水果,少喝果汁;

烹饪时尽量不加糖,多让孩子吃原汁原味的食物,少吃糖果、巧克力、饼干、冰淇淋、糕点等高糖食物。

对于孩子来说,糖和新玩具一样,永远具有吸引力,能止哭止痛,比药还有用。但是糖吃多了,对孩子有很多坏处。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的“限糖令”不止针对孩子,也针对成年人。大人也要适当摄入糖分,这样做有利于健康,还能给孩子树立榜样。

文中的各类糖和甜味剂你都记住了吗?赶紧收藏本文,以后买东西对照着买,不要再上“无糖”的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