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听力障碍儿童来说,身与心都值得关注
每年,我国新增听力障碍儿童2万多人。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79.8%的听力损失发生在4岁以前,语前聋占了大多数席位。大部分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与普通孩子的差别巨大,也就导致了由于一些原因产生不良后果的情况出现。
然而,在对待听力障碍儿童时,很多家庭只关注到了物质和语言层面的需求,却忽视了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也需要抚慰和疏导,致使他们的人格发育不健全,在未来可能会经历比平常人更多的困难。
知觉不完善 身心不成熟
认知能力是人脑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与人体的知觉能力分不开。知觉也叫感知觉,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知觉共同作用的结果。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听觉的缺失,便少了一项认识世界的工具。
从狭义上说,缺少了听觉的婴幼儿只是少了一种知觉能力。但从广义上说,则是缺少了五种知觉能力共同合作的前提,其他知觉能力虽然有所增强,但也因为少了一条臂膀而缺失了完整的认知能力。
1.知觉信息加工不完善
由于缺少了听觉,婴幼儿对复杂事物和环境的感知不完整,外界信息只能更多依赖其余知觉获得。漫威的一位超级英雄超胆侠就是因为意外失去双目,但却获得了超级感官。可虚构的电影并不代表现实,视听结合带来的综合信息缺失总归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2.视觉占主导地位
人类是视觉主导的动物,但视听结合是我们数百万年来认识事物和环境的主体。没有了良好的听力功能,视觉便成了听障儿童认识世界、沟通外界的优势能力。长期依赖视力补偿的结果只能是情感的缺失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
3.缺陷补偿有危害
经过数万年的演化,人类的面部表情和语言丰富度在生物界中无出其右,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自然离不开频繁的社交。在社交场景中,良好的交流能力有时是决定一件大事的根本条件。
听力障碍的出现导致孩子只能利用视觉来补偿缺失的听觉,无法通过语言的细微变化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情感,即使是手语也不能完全表达语音的意思。虽然视觉作为补偿知觉让孩子有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但作用毕竟是有限的,绝对不能完全取代听力。
听力干预 语言矫正 宜早不宜迟
婴幼儿的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的发育都有最佳时期,超过这一阶段的话,发育质量和可塑性就会大大降低。而这两者的关系又是一者决定另一者,即听力功能决定了一大部分语言能力的高低。
婴幼儿听力功能的及早恢复,预示着孩子接受语言刺激就越早,听力障碍给宝贝发育带来的危害就越低,这也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衷。早期就佩戴助听仪器的孩子在听力、语言乃至未来学习、社交上的能力都要比干预治疗晚于他们的好很多。
除非极重度耳聋儿童,其余症状相对较轻的孩子在语言能力的恢复上都较为容易。当然,这是相对来说的,其中的困难并非普通人可以想象的。我们最怕的不是干预晚,而是“因聋变哑”的发生。
聋不意味着就一定哑,二者并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在一些落后地区,孩子有听力障碍后也许家庭就在着手手语班的报名了,但这并不是恢复社交能力唯一的途径。在相对现代的城市中,语言矫正早已成为爸爸妈妈更好的选择了。
首先,听力系统和构音系统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绝大多数听力障碍儿童的构音系统并没有异常,只是因为语言发育期的滞后给人一种“十聋九哑”的假象。只要通过合理课程的练习,孩子完全可以找回语言功能。
其次,语言矫正是目前唯一在临床实验中得到良好效果反馈的方法。有关语言能力的恢复,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课题。因为语言的产生和应用都和大脑有关,本质上是一种社交工具,系统教育式的语言矫正的优势就完全体现出来了。
第三点,时间和年龄是听力和语言干预的关键条件。曾经有外国的研究机构做过一项跟踪调查,两个实验组中一组是3-3.5岁的各类语言障碍患儿,另一组则是5-6岁的。经过半年的语言矫正课程,结果显示低龄组的语言功能比高龄组的明显高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