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文!针灸可减轻心绞痛患者症状

文 / 医药导报
2019-08-04 18:02
"

针灸可减轻稳定心绞痛患者症状。近期,JAMA内科学子刊上发表一项研究表明,在标准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针灸可减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频率和疼痛强度。

该研究是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展的一项针灸多中心随机研究。研究者根据ACC/AHA标准,在中国五个医疗中心纳入404例年龄在35-80岁之间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研究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选择位于心包经络的PC6和位于心经络的HT5作为针灸穴位。

研究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穴位针灸组、非治疗穴针灸组、假针灸组或没有针灸的对照组,前3组受试者每周针灸3次,共4周。患者每天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记录从开始到第16周期间每4周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变化。

研究发现,治疗穴位针灸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方面优于非治疗穴位针灸组、假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穴位针灸组在心绞痛发病次数有所减少且疼痛强度有所缓解。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文!针灸可减轻心绞痛患者症状

JAMA内科学子刊官网截图

针灸能治疗心绞痛吗?心绞痛患者在使用针灸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记者采访了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疼痛及抑郁相关病症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学会社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传统疗法科副主任医师朱晓平进行解答。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主要因心肌供血不足,表现为自觉胸部压榨性疼痛为主的症状。中医学称之为“胸痹”或“真心痛”。朱晓平告诉记者,针灸可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疼痛强度,但并不能替代心绞痛治疗的传统药物,这是因为两者的作用原理不同,针灸的价值在于相对于传统药物,另辟蹊径,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干预方法。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文!针灸可减轻心绞痛患者症状

就如该研究所讲,针灸的治疗原理在于改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平衡。朱晓平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人体自主神经系统,比如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等,这些人体器官的功能不需要主观意识去控制,而是由自主神经系统自动控制。

简单的说,交感神经使机体兴奋,如情绪激动时,心跳速度会加快,这就是交感神经给予心脏发出指令导致的。与之相反,副交感神经则使机体安静下来,比如睡眠时,心脏跳动减慢,这就是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套用中医的阴阳学说,交感神经为阳,副交感神经为阴,一阴一阳。

阴阳平衡,人才能身体健康。但现代人由于精神压力大、熬夜等因素,大部分人交感神经相对更亢进,用中医的话可以说是阴虚阳亢。而针灸本身的治疗作用就是调整阴阳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标。

朱晓平解释,“更具体的说,心绞痛其实就是心脏缺血缺氧,而交感神经亢进可使心脏跳动加速,增加心脏的耗氧。调节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则可能降低心脏的耗氧,从而降低心绞痛发作的几率;另外,心绞痛与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而近年来研究发现,交感神经亢进会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以上,可能就是针灸调整交感神经兴奋性,调整阴阳平衡,治疗心绞痛的原理。”

“针灸治疗心绞痛原理与药物不同,针灸是通过神经功能调节起效,对于患者来说,是多了一种治疗思维和介入途径,并不能代替之前的药物治疗。”朱晓平再次强调,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硝酸甘油等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朱晓平提醒,在选择针灸治疗时,最好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确定自己可使用针灸治疗再进行,并注意去正规医院。心绞痛患者除了要积极接受治疗以外,在平时也应注意均衡饮食及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进一步促进疾病恢复。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网

编排:秀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