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低龄宝贝龋”?关键都在3岁前
6岁以下的宝贝所患的龋齿为“低龄宝贝龋”。为什么现在患有去吃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呢,那是因为孩子都很喜欢吃甜味的食物,而含糖食物(特别是蔗糖)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致龋细菌的作用,发酵产酸,菌斑堆积的时间一长,这些酸从牙面结构薄弱的地方侵入,溶解破坏牙的硬组织就产生了龋坏。其实,预防“低龄宝贝龋”,最关键是要在宝宝3岁前建立科学的喂养习惯,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应该如何做吧!
【建立科学的喂养习惯】
1. 预防奶瓶龋
有些2岁多的宝宝患了龋齿,医生说是奶瓶龋,妈咪就感到很迷惑了:宝贝都不肯用奶瓶喝奶,而我也一直坚持母乳喂养,怎么会得“奶瓶龋”呢?
其实,母乳和牛奶一样都含有大量的乳糖,乳糖是能够被致龋细菌酵解产酸的,如果吃了母乳之后不刷牙就睡觉,也会造成宝宝“奶瓶龋”。
现在都提倡“按需喂养”,尤其是夜间,妈妈为了能够实现母乳喂养,都会和宝宝同床睡觉。而小宝宝依偎在妈妈身边,难免会养成奶睡的习惯。而夜里也经常是浅睡眠时哼唧几声,就被妈妈认为宝宝肚子饿了,迷迷糊糊又吃一顿。
奶睡和夜奶,对于没有长出乳牙的宝贝来说,影响不是那么明显。但是等到宝贝萌出乳牙之后,还戒不掉奶睡和夜奶的习惯。那么,牙菌斑内的致龋细菌会将奶中的乳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娇嫩的小乳牙天天被“沤”在酸性环境里,短短几个月内就发生了腐蚀。
为了预防奶瓶龋,无论妈妈是喂宝宝吃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完后,要给宝贝喝几口白开水,冲刷一下口腔。而对于1岁以后的宝宝,就要逐渐戒掉夜奶了。
2. 过多的吃甜食、喝果汁
有些妈妈为了让宝贝多喝水,就会给宝宝喝鲜榨果汁、煮苹果水、蒸雪梨水等。其实,长期喝有甜味的水,也会增加宝宝患龋齿的风险。
还有些妈妈是让家里的长辈照顾宝宝,长辈总怕宝宝饿着,虽然对糖果有限制,但是甜点心、甜蛋糕一天都不停,宝宝吃多了含糖的零食,不但影响正餐吃饭,也会容易龋齿。
其实,宝贝日常喝水,以白开水为主,偶尔可以喝少量的果汁,喝完也要用白水漱漱口。至于零食,则更要定量,吃完零食后,有条件的话尽量刷牙、漱口,至少要喝点清水冲一冲。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宝贝的口腔卫生习惯,其实早在宝贝未长牙的阶段就要开始有意识的养成了。比如,虽然宝宝还没有长牙,但是妈妈在宝贝喝奶之后喂几口清水,冲刷一下口腔,让宝贝习惯口腔清爽的感觉。从宝贝开始长第一颗牙起,妈妈就可以用棉签或是纱布巾为宝贝“刷牙”,最好早晚各一次。
1. 是否需要用牙膏呢
牙膏对于刷牙起辅助性作用,不是必需品。由于婴幼儿还不会漱口,刷牙时会将部分牙膏吞咽进去,可以先不用牙膏。当宝贝2.5岁左右,逐渐掌握漱口的技能时,能够把口腔中的水准确的吐出来,妈妈可以开始给宝宝使用含氟牙膏,每次的用量要限制在豌豆粒大小以下。
2. 氟化物的使用
使用氟化物防龋堪称20世纪预防口腔医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3岁前宝贝每次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刷牙之后让其把泡沫尽量吐出,残留的少量可被未清除彻底的菌斑摄入。不必特别强调漱口,因为这么小的宝贝多数会本能地将漱口水咽下。超过3岁的宝贝每次用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妈咪应为较小的宝贝挤好牙膏,并帮助其刷牙。在牙齿萌出后,每3~6个月进行专业涂氟。
3. 养成定期进行专业口腔保健的习惯
建议父母在宝贝1岁左右进行首次专业检查,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接受专业口腔护理指导并进行涂氟。如果有龋齿发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