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后,我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不去医院……

文 / 小婴熊爱讲话
2020-11-11 09:36

据 说,关 注 我 们 的 妈 妈 都 时 髦 起 来 了

育 儿 不 焦 虑 妈 妈 才 美 丽

之前坐班时,凡是生过孩子的女同事都因为一个理由请过假:小孩发烧了。小孩子的烧来势汹汹,不烧则已,一烧则体温直飙39℃,让平时都主张怂管的老母亲能瞬间变成“亲妈”,母爱迅速回血。小老师这次发烧也是非常让人措手不及,白天还活蹦乱跳,晚上等我摸黑上床,旁边的小人已经烧得脸蛋发红,就像刚出锅的包子,往外噗呲噗呲冒着热气。体温计一碰上额头就拉响了红色警报,“要不要去医院?”家属很慌地问我。作为一个有医学科普背景的文案,我给出的答案当然是“观察”。虽然关于小孩发烧如何护理的科普已经看了无数遍,但等到小孩真的病了,你难免还是有一些焦虑的。毕竟中年妇女的体面,都是靠孩子平安喜乐在撑,一旦健康告急,简直天要塌了。于是我像一只蓬头垢面的猫头鹰,在睡梦中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她只要稍微一哼唧一动,我就飞速伸出手贴上她的额头,顺便为旁边熟睡的家属调整一下睡姿。终于天亮时,感觉温度渐渐降下来,白天的小老师看上去依旧活蹦乱跳,吃睡似乎没受太多影响。我们长舒一口气,“看来是好了啊”。谁知道晚上,当我顶着朦胧睡意上床时,一摸她的手,就知道:生活又来搞我了。白天低热,晚上发烫的状态持续了两天三夜,第三天白天,小老师烧似乎真的退了,但是状态奇差,缩在我怀里昏昏欲睡,不愿意睁眼。这让我对自己夯实的育儿理论有点怀疑,我的公公婆婆也开始在家里转着圈劝我:“去医院吧,不去不行的。”
我说:“已经不烧了,再等等,可能是婴幼儿急疹。这个病没有特效药,需要自愈。”“她怎么一直睡觉,是不是昏迷了?”“发烧很害怕的,别烧糊涂了。”“去看看吧,晚上发烧是积食了。”“你给小孩一口药都不吃。”说着,柴胡清热解毒颗粒、消食片就递到我面前了。我反复强调,这些药呢吃了没用,发烧不可怕,普通的病毒感染会自愈,然而没有人信。对于上一辈老人来说,发烧猛如虎。他们那一代,十个里九个跛子、智障,都是因为小时候发烧把脑子烧坏了。我说,不是因为烧坏的,可能是因为流感或者其他常见病导致了一些棘手的并发症,没有特效药,或没有得到科学治疗,本质肯定是细菌和病毒导致的。我这一通解释由于太正确而缺乏一些虎狼之词,看上去非常没有可信度。我婆婆摇摇头,去给上班中的队友发微信求助了。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正经科普展开难度如此之大,谣言却总能收割一批粉丝。熟悉的儿科医生跟我们讲他的无奈:有些自限性疾病其实不用吃药,也没有什么特效药,但是家长很难接受,认为一定要吃药才能痊愈。所以一些不靠谱的“蒙古大夫”,反而更获家长信任。听上去很滑稽,但是现实却是如此——一个喜欢开药的大夫,会给家长医术精湛的错觉。我是这样让自己淡定下来的:努力回想自己小时候生病的状态——也是非常想休息,不想吃药,不想去医院,只想一个人钻到被子里哼哼唧唧,看着床头灯如月色倾泻下来,期待着谁都不要打扰我。同时,内心又很忐忑:毕竟我不是医生,缺乏经验,万一她不是婴幼儿急疹呢?万一是其他问题呢?不去真的合适吗?焦虑具有传染性,一直蔓延到了远在4.5公里外的队友身上,他飞速请假回家,建议我:还是去看看,查个血,再说如何处理。就算我再理智淡定,但这么大的舆论压力,我也顶不住啊。于是选了离家最近的三甲医院,抱着看上去格外虚弱的小老师启程了。结果去之后被告知,发热一律需要去发热门诊,进行核酸、CT、鼻咽拭子“三部曲”检查,又被告知“CT对小孩有辐射,不建议检查”,又又被告知“不检查,医生不会问诊”。来了医院看不上医生,情况一下子严峻了起来。我们抱着小老师在医院各个区域之间奔波,旁边是我婆婆不绝于耳的叨叨:“我说不来医院,你们要来。”(什么?我没听错吧?是谁要来?)“晚上发烧是消食,吃点消食片能好。”(真的别再说了~)“要给小孩吃药啊,我买的药一口都不让吃!”(不是不吃,不能吃啊~周旋了两个小时,病始终是没有看上。由于儿童医院太远,小老师坐车不争气会哭,实在不能折腾了,于是我们只好去家附近的儿童专科医院查一下血。私立医院就简单了,只要钱到位,随时看,我们花了200测了一个血常规(公立医院只要几十~),白细胞略低,大概率是病毒感染,我心放了下来。然而,门诊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却是:住院过度治疗就这样发生了。其实一进门,我就看到七八个打着点滴输液的小孩……(此处省略一千字~)我气定神闲地问:不住院的话,怎么治疗呢?医生说,要住院,很严重的。如果非不住院,就吃三种药:重组人干扰素、维生素b4、金银花口服液。我们对这个方案都很不满,我表示这药没什么用。我婆婆则表示,这医生真抠,就开这么点药。看到这个药,我陷入了沉思最终,我们没取药扬长而去。晚上哄睡了小老师,跟熟悉的医生沟通,他还是表示,婴幼儿急疹可能极大,注意护理观察即可。果然,第二天起床,烧退疹出,尘埃落定。这时候,我婆婆不满地对我说:早知道不去医院了,白跑一顿,你不该让他(队友)请假。我?好的,我的问题。最后想说的~小老师的第一病,我比想象中更淡定,可能因为工作需要,变相让我增加了知识储备,对婴幼儿常见病有一些了解,又认识了可以信任的医生,总之,感恩。不过这次打怪经验,也给了我一点信心:原来小孩即便是真的生病了,也没有那么可怕的。我给大家两个建议:1、给小孩看病还是尽量不要去私立医院(不过乱开药这个事情还挺普遍,一些大医院其实也不能幸免)。未必每个医生都出于盈利的目的,但至少说明:好医生真的很少也很难做。平时多看科普多了解,才不会关键时期六神无主。2、小孩生病太考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人,都是结果论,擅长马后炮,大概率只会帮倒忙,给一些不恰当的建议和抱怨。妈妈们一定要心中有数,顶住啊。
我跟队友说,这次特别庆幸,小孩不是什么大问题,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万一是其他问题呢,我坚持不就医、不吃药这个行为简直是罪不可赦了。老人们会认为,是我的偏执导致了小孩病情加深。而我没法跟他们解释,一些疾病需要到两三天才会表现出其显著特征,你一开始去医院也会被当成呼吸道感染治疗,很多疾病的判断靠的是时间而不是医生。谁会信呢?做妈妈,真的是很惊险的一件事啊。

俏诗诗

吐槽|育儿|情感|种草|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