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童长期积食仅104公分,医生:这2物是“元凶”,要警惕
导语:宝宝由于肠胃发育功能并不完善,尤其是对于婴幼儿来说,家长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积食问题的出现,脾胃的作用是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营养,从而输送到身体各处,为身体各方面的发育提供能量,当脾胃功能受到损伤的时候,这个管道就被堵塞了,所以,如果发生积食的话,身体各方面的发育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6岁的凯凯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可从今年9月份开学,到现在已经请了20多天假了,因为他整天生病,感冒一场连着一场,不仅如此,凯凯身高只有104公分,比班级里的小朋友都要矮,小小年纪的他深感自卑,即便是没有生病的时候,也不想去上学。
凯凯妈妈带着他到了省里的中医院检查,郇主任检查了凯凯的情况,发现凯凯不仅有积食脾虚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贫血、营养不良了,孩子面黄肌瘦,眼神躲闪,非常自卑,而且注意力难集中,很不合群的表现,不仅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跟不上他实际的年龄。
郇主任给凯凯先消食,又健脾,告诉凯凯妈妈平时不要给他吃零食,只吃正餐,半个月内不要吃肉,以米面蔬菜为主,没有意外的话,孩子半个月胃口就可以打开,等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的营养也能得到补充,慢慢地,身高体重也就能赶上来了。
凯凯之所以会积食,与他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郇主任要告诉凯凯妈妈,以后一定要少给吃这些不合适的食物。
儿科医生:这2物是小儿积食的“元凶”,父母别再无知地整天给娃吃了
1、甜食
很多孩子都爱吃甜食,一些蛋糕、甜甜圈、糖果之类的食物简直是他们的最爱,而父母在为了奖励孩子或者让他们听话一些时,也会给他们这些甜食吃,但实际上甜食对脾胃的伤害非常大。
1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吃糖,即便是一岁以上了,孩子也要少吃糖,除了龋齿风险,甜食还会引起体内湿气增多,加重脾负担,使脾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运化食物,导致积食脾虚,而脾虚又反过来作用积食,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2、肉类
大部分的家长都觉得肉是好东西,想着多给孩子吃,如果孩子不爱吃其他食物的话不担心,一定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吃肉,其实,肉类是最容易引起积食的,超过一半的孩子在积食前都是由于吃了太多肉所致。
孩子脾好百病消,勤喝1水、多按3处,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勤喝1水
这是一个出自于《扁鹊内经》中的小食方,用猴头菇、山楂、鸡内金、茯苓、麦芽、山药、橘皮、金银花等成分炒焦后磨成粉末,让孩子喝下去,现代在这个方子上加入低聚半乳糖成为小儿积食的常用方——猴菇锌棘,不仅促进消化,健脾和胃,还能够提升肠道对营养的吸收,一举多得,家庭用非常方便。
一般儿科医生都会建议提前准备猴菇锌棘,因为它有预防积食的作用,如果平时经常能给孩子喝一点的话,积食就会大大减少,这样孩子脾好,自然也就不生病了。
多按3处
1、揉天枢穴
天数学在肚脐中心旁两寸的位置,可用左右手同时按摩,每次按揉时间持续大概1~3分钟左右即可。
2、揉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肚脐中心4寸的位置,用手指点穴揉捏中脘穴的位置,时间大概在1~3分钟左右。3、摩腹
顺着去揉孩子的腹部,让孩子平躺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呈顺时针去揉孩子的腹部,力度一定要适中,时间持续个3~5分钟左右,便可以促进孩子的肠胃蠕动,帮助孩子消化肠胃中的食物。
需要家长注意的是,按摩一定要力度适中不可过于用力,也不可不用力,也可以在中间稍微暂停,让孩子来舒缓一会儿,再继续按摩,如果实在拿捏不准,可以去请教专业的推拿老师。
结语:孩子积食期间,家长不要病急乱投医,不给孩子吃饭,或者吃一些消食片,成人吃的消食片,含有的物质过多,有可能会对于孩子的脾胃造成间接性的损伤,医生一般是不推荐用的,而如果去给孩子少吃饭,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那么身体的发育也会相对滞后,我们可以选择性的给孩子少吃一点,并且食用的食物一定要利于孩子消化并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话也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