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小孩用了360天开塞露,这到底是为什么?
前不久,门诊来了一位年轻家长,怀里抱着她的宝宝蜡蜡。这孩子已经一岁了,一直排便困难,家长比较发愁,就挂了我的号,想问问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我问蜡蜡家长,排便困难有多久了。孩子家长的回答让我震惊:孩子从出生就排便困难,有胎粪排出延迟,后来大便一直很干燥,到现在已经1年了。
按照布里斯托大便分类:大便可以分为上面7种类型。
第1类:一颗颗硬的球形,像坚果(很难排出)
第2类:香肠形状,但疙疙瘩瘩、结成一块一块的
第3类:香肠形状,但表面有裂纹
第4类:像香肠或蛇一样,光滑且柔软(像牙膏一样)
第5类:柔软的小块状,边缘分割清晰(容易排出)
第6类:蓬松的小块状,边缘分裂模糊,糊状大便
第7类:水状,没有固体的成分,完全是液体
其中第1类、第2类属于便秘;第6类、第7类属于腹泻。第3-5是正常大便,特别是第5种香蕉便属于最理想的便便。
蜡蜡排的便便就属于第一种,像兔子便便一样。孩子如此痛苦的排便情况持续一年之久,现在才想起来就诊,这父母心也够大的!我真想训他们一顿,想问问他们孩子是亲生的吗?
我问:“孩子便秘一年了,你们去医院看过吗?”
孩子家长说:“便秘还用看啊?用点开塞露不就行了?”
于是乎,几乎每天就用1支开塞露通便,到现在已经用了一年了。周围朋友听说了蜡蜡的情况,都劝父母带他到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去看看,别耽误孩子病情。
于是,孩子一家就来到上海,来了我们医院,挂了我的号。
孩子便秘原因:
饮食不足
运动减少
食物成分不当:缺少膳食纤维、喝水少
牛奶蛋白过敏
药物
排便习惯改变
遗传因素
神经源性、肛门直肠、脊柱畸形
我把上面这些引起便秘的原因都一一讲给蜡蜡的家长,告诉他们有可能问题比较严重。我开了包括内科和外科方面在内的一些检查单子,让结果出来后再挂我门诊。蜡蜡家长缴费、抽血及预约检查了。
过了几天,家长带孩子来门诊复诊。
孩子甲状腺功能等血液检测是正常的。但是,下消化道钡剂灌肠结果不正常,下面圈内上宽下窄,漏斗样移行。提示:先天性巨结肠可能。
先天性巨结肠
由于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近端结肠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之一。
问题1:先天性巨结肠有什么症状
1.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腹胀、呕吐等
2.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3.巨结肠伴发小肠结肠炎:严重时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问题2:如何诊断孩子是不是先天性巨结肠
除了上面的临床症状,还需要结合下面的检查结果
- 腹部立位X片常常可以看到远端结肠无充气,近端小肠扩张明显
- 钡剂灌肠对先天性巨结肠,钡剂灌肠可以发现远端狭窄的肠段与近端扩张的肠段。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直肠与乙状结肠远端
- 直肠粘膜活检发现肠黏膜缺少神经节细胞,此为诊断金标准
- 直肠粘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先天性巨结肠,无神经节段的直肠粘膜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强,免疫组织 化 学染色阳性,也可以确诊
问题3:先天性巨结肠严重不严重
同样是先天性巨结肠的孩子,有的孩子不及时治疗,可能很快就死亡,有的孩子能坚持好久。这是因为巨结肠病变的范围不一样。肠道病变的范围越多,病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越早发病,死亡率越高。
问题4:先天性巨结肠如何治疗
本病主要手段是手术。目的是切除结肠受影响的部分,使正常的神经节肠管靠近肛门,并保持肛门内括约肌功能。
我告诉蜡蜡家长,孩子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孩子爸爸显得很淡定,他的回答又惊到了我。
他说,蜡蜡在新生儿科住院时候,就有胎便排出延迟。医生给孩子做过钡剂灌肠,怀疑先天性巨结肠,让去外科就诊。蜡蜡家长没把新生儿医生的话放心上,而是听信老人的话,小宝宝不拉屎没事,是攒肚子。于是,抱着孩子回老家了。
就这样,父母每天用开塞露给蜡蜡通便,折腾了一年。
这次蜡蜡家长选择听我的话了,乖乖地去看了外科门诊。一周后,我再随访,蜡蜡已经去外科手术治疗了,病理结果确诊先天性巨结肠。
蜡蜡现在可以每天排便了,不用再用开塞露了。
记得8年前,网上有个关于新生儿便秘的“八毛门”新闻被炒作的沸沸扬扬。那年,南方某儿童医院收治了一名新生儿儿,他顽固性便秘。外科医生怀疑先天性巨结肠,建议手术治疗。患儿家长不信,出院后找到另一个医院医生,开了0.8元的开塞露后,大便排出来了,肚子也不涨了。
媒体报道“8毛钱就能治好便秘竟然要给孩子开刀”,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心中的愤怒被点燃了,口水差点把那个儿童医院淹了。
最后的真相却是这样的:开塞露很快也不好使了,这个新生儿腹胀越来越严重,病情恶化了。家长最后带着孩子去了另一家医院接受了手术,证实确确实实就是先天性巨结肠。当初的医生初步诊断是正确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下这个旧新闻。
各位看官,猜猜这个医生大叔手里抱着的是什么?
术后切除的巨结肠标本,形似一条“巨蟒”,场面壮观!想不到吧?
最后,奉劝大家,小孩便秘无小事。宝宝如果经常便秘,甚至腹胀、呕吐等需要及时就诊,不要耽误孩子的病情。(来源:儿科黄哥黄医生 作者:黄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