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小发烧就夺走宝宝的生命,全因这个错误做法,家长要谨记在心
宝宝生病是成长中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发烧,三番五次的找上门,上火了会发烧、着凉了会发烧,病毒感染了会发烧,哪里不对劲也会发烧,虽然孩子生病很正常,但发烧却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
对于宝宝的发烧,烧起来时吓人,如果处理得好,很快就会降下去,并且不一定要吃药打针才能好,但如果处理得不好,死亡率也不会低。
2岁的平平发烧后出现惊厥现象——脸和嘴唇发青、双眼上翻,手脚还一阵阵地抽动,喉咙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爸爸以为是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孩子的喉咙,就把手伸进平平的嘴里挖。导致孩子的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江西7月大的宝宝鹏鹏,因发热被爸爸带到家附近的小诊所看病,诊所医生表示灌肠才能好得快。于是,由护士操作,给孩子进行了两次灌肠,结果第二天,孩子突然死亡。
一位14月大的女婴因发烧发热而住院治疗,可挂三四瓶药后却突然出现抽搐、晕迷现象,最终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1岁男童因为发烧,其父母用工业酒精为他进行物理降温,导致酒精中毒死亡。
一名1个月大婴儿,因为感冒了被家长穿厚厚的衣服捂汗,发烧后家长不但没减衣服还又增加了衣服,后因高烧不退、呼吸微弱送医,最终因抢救无效离世。
每年因为宝宝发烧后,送医不及时,包裹太严实,胡乱用药因而失去生命的宝宝,或者因为发烧后留下后遗症的宝宝并不在少数。
发烧之后的后遗症:
发烧之后会大量的出汗,水分不及时补充的话会出现脱水现象,身体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还会损伤宝宝的一些脏器功能,引起脑神经损伤,比如说智力后退、瘫痪、脑水肿、癫痫等疾病。
发烧之后的错误方法:
立马给孩子吃药
有些家长一发觉孩子发烧就乱了阵脚,并且喜欢自作聪明的给孩子用药,婴幼儿的身体很脆弱,如果随便吃药,抗生素滥用,反而会损伤孩子的器官,一旦出现过敏现象,那么死亡率就非常的高。
盲目看医
如果家长对孩子发烧不知所措,并且孩子的体温已经很高了,最好及时送医,以免高温烧坏了大脑。宝宝发烧时,不要盲目选择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或者使用偏方,因为有些婴幼儿发烧,很可能是一些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选择资质的医院,可以更好做个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孩子是由什么问题引起的发烧,并且能对症下药。
使用退热贴
退热贴只能起到一个局部降温的效果,并且如果宝宝的皮肤对退热贴的成分、材质过敏,还会引起严重的过敏性皮炎。
以前,我也是经常使用退热贴,但去医院后医生却说不要给孩子使用退热贴,特别是额头上,因为这样会把全部热量给引到头上,让宝宝更加难受,病情更加严重。
对于退热贴,我也是使用过,拔智齿时因为肿起发烫,想要用退热贴缓解,但其实没什么卵用,反而越贴越发烫的感觉,很不透气,捂闷住的那种感受特别不好。
如果非要给孩子使用退热贴,可以使用在后背、手腕这些部位,不要贴在孩子的额头上。
给宝宝捂汗
很多传统的降温方法,就是给孩子捂汗,穿多点衣服,盖多点被子,把汗捂出来后就能降温,但这个方法并不适合婴幼儿。婴幼儿的呼吸弱,本身就散热慢,这样只会导致“捂热综合症”,出现脱水、缺氧、呼吸衰竭、脑水肿、休克、脑神经损伤等。
使用酒精降温
早在2016年版《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早已明确指出,不推荐给孩子使用酒精擦拭的方法退烧。
不管是工业酒精还是医用酒精等,都不适合用于婴幼儿,酒精散热过快,只会引起孩子打寒颤,并且孩子的皮肤对酒精吸收过快,还会引起酒精中毒,一岁以下的孩子最好禁止使用。
那么我们在面对宝宝发烧时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一些物理降温法可以很好的缓解孩子的情况,关键时刻还能挽救孩子的性命哟。
泡脚
用上了四十度左右的水给宝宝泡脚,宝宝发烧之后手脚冰冷,泡脚可以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促使身体出汗,持续泡上二十分钟左右,可以帮助宝宝降温。
温水浴
当宝宝发烧时,不妨给宝宝洗个温水浴,或者使用温水擦拭身体,也可以达到散热的作用。
敞开衣服
当宝宝发烧时,尽量要少盖被子,衣服敞开一些,让孩子的身体自然散热,但要注意的是,室温要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最佳,避免过冷而二次着凉感冒。
多喝一些温水
发烧会一时冷一时热,出汗也会比较多,可以给宝宝多喝一些温开水,可以促进排泄散热,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让孩子大哭一场
像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上了38.5以上的高温时,不要让宝宝睡觉,睡觉会降低散热的功能,如果可以的话,让宝宝大哭一场出汗也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
用冷毛巾敷额头
孩子持续高温不断时,可以适当使用冰敷,在孩子头部或大血管位置冷敷或者冰敷。
物理降温虽然可以缓解孩子的发烧情况,但物理降温也只是辅助而已,宝宝生病不适,还是及时送医检查治疗为佳。
宝宝在发烧过程中,可能会不停的哭闹,大人这时候不要着急上火了,不然,大人一乱,孩子也会更加烦躁,对病情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