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只看这一篇文章就好了!科学护理、用药及预防都讲了!
秋冬季节宝宝易患感冒,发热反复、咳嗽不断、鼻涕不停、喉咙痛等等症状看得家长们好心疼,很多妈妈在发现宝宝感冒后,想赶紧用药使宝宝快速恢复,但错误的用药和护理可能使情况更糟,宝宝感冒了,家长该怎么做?口袋育儿微课堂邀请了赵涓医生给大家讲解感冒的护理、用药及预防,并整理成文字版,方便大家查看,下面课程开始啦:
大家好,我是北京和睦家建国门诊所的儿科医生赵涓,很高兴受口袋育儿的邀请来和大家做关于宝宝感冒科学护理的讲座。关于感冒我们都不陌生,这可能是我们家里宝宝最常出现的健康小问题,到底什么是感冒呢?
1|什么是感冒?看图片我们就知道了,感冒是急性自限性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在网上经常看到有争论“病毒性的感冒不需要吃抗生素,细菌性的感冒可以吃抗生素”,现在我们知道了,出现上面说的不同程度的打喷嚏、鼻塞、流涕、喉咙痛、咳嗽、发烧、头疼、全身不适这些表现,就是病毒感染,是没有细菌感染性感冒这个疾病的。
我们一般把感冒分成两种,一种叫普通感冒,另一种就是我们说的流感,普通感冒其实就是相对于流感来说的,除了流感,都归为普通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成甲型和乙型,其中又分很多亚型,比如H1N1就说我们说的“甲流”等等。我们打的流感疫苗,一般都含有大概3、4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
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就太多了,可能有上百种病毒,最常见的可能就是鼻病毒,大约占1/3~1/2 ,其他的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等等上百种病毒,都可能引起上边说的感冒症状。
当感染了这些病毒,我们产生的免疫力是不同的。例如,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这些是可以产生持久免疫力的,就是说一旦感染过这种病毒,可能就不会再被它感染,你体内就有相应的抗体,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还有一部分病毒,是不能产生持久免疫力的,像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等,我们可以被同样一种病毒,甚至同样一个型反复的感染,我们这次感染产生的免疫力可能只存在一两个月,免疫力就消失了,一两个月后还可以被同样的病原感染。
2|感冒的传播关于传播途径,大家都比较了解的可能就是,和感冒的病人太密切接触,比如他打喷嚏了,就像图中,打喷嚏飞出很多飞沫,飞沫里含有成千上万的感冒病毒。但实际上,密切接触,特别是手的接触,也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传播途径,比如这个人打喷嚏,飞沫飞到桌子上,然后你用手摸了桌子,又去揉自己的眼睛、鼻子,这时候你同样可以被传染。
感冒的潜伏期,大概是我们接触到病毒2~3天。传染期是从接触了感冒病毒,感冒病毒进入到你体内以后,你就开始有传染性了,所以那时候你可能还没有任何症状,但实际上已经可以传播这个病毒了,传染高峰期基本是第3天,就是我们发病的当时,是我们传染性最强的时候,到接触病毒后的第5天,传染的水平就开始下降了,但可以低水平的保持两周,所以感冒到症状完全消失,也就差不多两周左右,一直是有传染性的。
3|感冒病程病程,一般婴幼儿两三天可以达到高峰,这时候我们就发现他咳嗽、流涕可能是最重的时候,差不多要10~14天才能逐渐好转,所以我们知道普通的感冒两个星期是很常见的,少数孩子可能咳嗽3~4周,往往这个时候家长就坐不住了,担心咳嗽三四周别是肺炎或别的疾病,就很担心,我们要知道婴幼儿感冒可能就会达到这么长的病程,大一点的孩子,病程要短得多,可能有症状也就5~7天,一周左右,但如果症状超过了我们刚说的病程,或者有明显加重,我们就要重新评估看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的可能。
4|感冒的治疗一般的治疗就是多喝水,这可能是全世界人都知道的一个方法,特别是在国外流行喝鸡汤,增加水分,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安抚呼吸道黏膜,对于流鼻涕、咳嗽、咽痛的症状都是很有帮助的;还有就是多休息多睡觉。我们知道感冒是自限性的,那怎么自限呢?就是靠我们自己身体的免疫力,慢慢把病毒杀死,就恢复健康了;还有就是保持空气湿润,我们每天可以使用加湿器,特别是像现在秋天比较干燥,使用加湿器要注意每天清洗,而且不建议让孩子直接吸入加湿器的水雾。
除了一般的治疗,还有对症的治疗,发烧、打喷嚏、鼻塞、头疼、喉咙痛、咳嗽、全身不适等等,我们来一一讲解。
今天重点要讲解的是发热的治疗。说到发热,首先我们要知道正常的体温是在什么范围。
一般以腋温为准,正常体温是36~37℃,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一点点差异,每个人的基础体温是不同的。一般下午4~7点是我们体温最高的时候,清晨2~6点是全天体温最低的时候。正常的变异幅度是半度左右,如果发烧,可能会相差一度左右。
了解到我们正常体温全天是在波动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发烧的时候经常是在睡醒午觉以后,差不多四五点钟开始发烧,烧到前半夜体温都不容易退,后半夜的时候体温就容易退了,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孩子基本就不再发烧,或者烧得比较低了,吃退烧药效果也比较好了,可是到下午睡醒午觉又开始出现高烧,其实这和我们正常体温波动是相符合的。
一般我们习惯把36~37℃称为正常体温;低烧是37.5~37.9℃;中度发热是38~38.9℃,也就是39℃已下;高热是39~41℃,超过41℃叫做超高热。
对于37~37.5℃以下,这段温度我们称为临界温度,也就是说正常的时候体温也可能达到这个临界温度,比如我们喝完热水、热汤、刚运动完、小宝宝正在吃奶的时候,体温都可能达到临界温度,这是不算发烧的。
要想谈发烧,我们先要谈一下我们的体温到底是由谁来控制的。体温是由我们的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它的作用是让我们的身体能够在相对正常的温度环境下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为什么说要在相对正常的环境温度下?如果外界环境温度特别高,体温中暑可能就不会正常工作了,体温可能随着外界温度升高,就是我们说的中暑,这个不在今天讨论的范围内,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外界环境是正常的,体温中枢如何调节体温相对正常。
体温中枢是通过产热和散热的双向调节。肌肉、肝脏代谢会使身体增加热量,肌肉是怎么增加热量?就是发抖,通过抖动产生大量热量;肝脏是把我们吃下的食物代谢完就会产生热量。散热主要是靠肺和皮肤,我们每次呼吸,皮肤不显性的蒸发水分,以及大量出汗,都可以带走身体的热量。
发热的原理,我们讲的是感染性的发热,是怎么作用于体温中枢然后出现发烧。当一个病原进入到我们体内的时候,会被血液里的“卫士”——白细胞发现,于是白细胞会释放出一个叫致热源的物质,这个致热源都相当于“信号兵”,随着血流到达体温中枢,去报告有病原进入体内,需要去“杀敌”了,于是体温中枢就给身体下达指令,就是升温“杀敌”,把体温升上去。这时候我们的身体接到体温中枢的指令,就开始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就使得我们体内的热量增多,体温就升上去了。这时候我们就会出现寒颤,就是肌肉在制造热量,手脚的血流减少,毛孔也闭上了,所以皮肤是苍白没有汗的,最大可能性的减少散热。
我们刚才说了是身体进入了病原,所以身体开始发烧,这是我们身体非常自然的一个抗击病原的反应,所以发烧的好处是可以抑制这些病原的生长和繁殖,而且在适当发烧的时候,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发烧也有一定的危害,主要的危害就是使我们感到不舒服,而且增加了代谢率和耗氧量,使心肺负担加重,我们会感觉到发烧的时候呼吸和心跳都增快,对于健康的孩子是没有太大影响的,但如果这个孩子本身心肺功能有异常,发烧可能就会增加很多负担,可能有害,比如容易增加心衰的可能。而且如果发烧太高,免疫功能在高温下也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免疫杀敌的功能也会受到抑制。还有一部分孩子可以引起热性惊厥,很多家长对孩子发烧很恐惧,就是因为知道有发热惊厥的情况,但实际上,大家不要太害怕这个问题,本身热性惊厥不会对孩子有太大影响,到六七岁左右这个病就不治而愈了。
虽然发烧有这些危害,但是没有证据证明大于40℃的高烧会增加不良后果的风险,所以大家对高烧不要有太多莫名的恐惧。每次讲课我都要强调发烧不会烧坏脑子!发烧也不会烧成肺炎!这是家长特别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听说谁家孩子因为发烧有什么脑部后遗症了。其实这个孩子不是因为发烧把脑子烧坏的,而是他本身感染的可能就是脑炎,或者本身感染后继发了脑炎,并不是发烧造成的。还有就是肺炎,肺炎也一样,有相当一部分肺炎是不发烧的,大部分发烧可能都是感冒,所以发烧和肺炎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下面这个论题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经常会引发家庭大战。我们都知道在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家长都有个观念是发烧得盖被子捂出汗,不捂出汗烧是不会退的,但是现在的爸爸妈妈学了新的知识,他们知道了发烧是不能捂的,发烧要晾着,需要散热。到底谁对谁错呢?今天我们就深究这个问题。
要想知道发烧到底是该盖被子?还是晾着?首先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关于发烧的几个阶段。发烧有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体温上升期就是体温中枢下达高温指令以后,机体接收到指令就开始出现肌肉抖动、血管收缩表现出寒颤、手脚冰凉,这个时候是应该盖被子的,因为体温中枢的指令就是要把体温升上去,最大可能增加你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散失。这时盖被子就是为了减少散热,尽快达到体温中枢下达的指标。这个时候孩子会感觉很冷,你给他盖被子,他会有心理满足感。如果孩子没有明显的寒颤,只有手脚凉,我们就只手脚保暖就可以了,甚至这个时候如果你发现他有明显的寒颤,通常都意味着,他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体温就会升到很高,这时候甚至可以开始吃退烧药,这个在后边讲退烧药的时候会着重讲这一点。
经过了体温上升期,体温终于达到了中枢下达的指标,于是产热和散热就达到了平衡,这时候明显的就会看到孩子不冷了,开始喊热了。在体温上升期的时候孩子的精神通常也不是特别好,身体发抖蜷缩在一起,烧高了反而有的孩子不再显得那么不舒服了,手脚开始暖了,主动踢刚才给他盖的被子,这个时候我们肯定就不用盖被子了。
还有就是体温下降期。发烧不是一定要吃退烧药才会体温下降,有的时候中枢会发现已经烧了一会儿,“杀敌”达到一个阶段,让身体休息一下,就降温吧,于是身体下达指标把体温降下来。吃退烧药的作用原理,就是强行给体温中枢下达指令,所以体温中枢在退烧药的作用下也会给身体下达指令,身体就出现了和刚才相反的反应,不再产热,肝脏和肌肉也都不再进行产热的活动,血管和毛孔都开始扩张,就有大量的汗出来,出汗会带走大量热量,散热就增加了很多,这时候就更不能盖被子了。
经过讲解,现在大家就明白了,我们盖被子的目的是让孩子觉得舒服,而不是刻意的捂汗。
所以当孩子冷的时候,寒颤的时候就盖被子;如果孩子说热,已经开始冒汗,就不盖被子了。是不是很简单?其实盖不盖被子完全就是听孩子的感受。
关于发烧的原理,我们了解得差不多了,到底怎么给孩子退热呢?如果孩子发烧烧得很高,已经开始不舒服了,我们就要开始进行家庭护理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退热。最初步的措施就是喝水和休息。水不限于白开水,喝奶、米汤、面汤这些都是水分,还有就是前面说的一般的治疗就是休息睡觉。(口袋君补充:宝宝发烧补液,“口服补液盐”是很好的选择噢)
我知道坊间有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就是“低烧物理降温,高烧药物降温”。但其实我们现在看到,图中温水浴、温水擦浴、冰袋冷敷、退热贴这些所谓的物理降温,都是不太推荐的,当低烧的时候连吃退烧药的标准都没达到,就更不需要物理降温了。但如果烧得很高,刚吃完退烧药,可能退烧药也不会起太大作用,而这个时候孩子处于很热的状态,这个时候可以用物理降温,只是为了让孩子舒服点。
所以刚才说的当体温上升期宝宝还觉得冷的时候,如果物理降温宝宝会非常不舒服很抗拒,这边肌肉不断抖动、肝脏产热、毛孔闭着,这时候还不断物理降温帮助散热,这样宝宝很不舒服,体温也降不下来,身体会产生更多热量以对抗物理降温而散失的热量,所以体温上升期是一定不能物理降温的。
物理降温的方法,也只选用宝宝觉得舒服的方法,如果拿冰袋贴在脖子等部位,孩子觉得特别不舒服,这种方法我们就不要选用,没有意义。还有退热贴,这是特别流行的从日本传过来的方法,但实际上经临床的对照,发现退热贴其实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还有酒精擦浴或白酒擦浴,不管是稀释的还是原液,都是禁用的!这种护理方法已经被淘汰很多年了,但是现在包括一些医学工作者,可能还有误区认为酒精擦浴可以退热。要知道,我们刚讲了发烧并不可怕,但小宝宝如果用很多酒精擦在皮肤上,是可以经过皮肤吸收的,这时候会非常容易产生酒精中毒,对小宝宝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发烧可能只是感冒了,但最后可能因为酒精中毒对身体有非常大的损伤,而且每年都能看到这样的新闻,宝宝因为被酒精擦浴酒精中毒而死亡,这是非常让人痛心的。
物理降温我们说了不是很推荐,那什么时候用退烧药呢?
看这4个图:
第1个小宝宝在安稳的睡觉,体温是38.7℃;
第2个宝宝37.8℃,但特别的冷裹着被子;
左下角的宝宝39.5℃了,已经哭闹的很烦躁了;
右下角的宝宝已经39℃了,但是他很高兴还在玩积木。
想一想这4个宝宝谁应该吃退烧药?谁不用吃可以继续观察呢?
我们去医院看病,大夫经常开退烧药的时候说38.5℃以上就吃退烧药。这个38.5℃其实不是一个特别金标准的值,只是说38.5℃以上可以考虑吃退烧药,但不是必须要吃。而且吃退烧药的标准是,基本38.5~40℃之间,如果孩子已经有不舒服的表现就可以考虑吃退烧药了,如果孩子睡着了,其实这是他最舒服的状态,不需要一定叫醒吃退烧药的。还有我们刚才说了在体温上升期的时候,可以提前给退烧药,因为我们知道体温可能很快就升到39.5℃、40℃以上。
所以我们看这4个图:
第1个宝宝在安静的睡觉,没有不舒服的表现,虽然38.7℃,超过38.5℃了,完全可以观察,不用吵醒喂药。
第2个宝宝虽然37.8℃,但寒颤明显,说明体温可能很快要升上去,这个时候可以提前把药吃了,不用一定等到38.5℃。
左下角宝宝的情况没有争议了,肯定是要吃退烧药了,39.5℃而且已经很烦躁。
右下角的宝宝,虽然39℃,但他很开心依然在玩,就可以观察,不用着急吃退烧药。
我们常用的退烧药是两种,一个叫对乙酰氨基酚,一个叫布洛芬。
在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对乙酰氨基酚最常见的是泰诺林,还有成人的扑热息痛、百服宁,都是同样的成分;布洛芬最常见的是美林,成人的也有叫芬必得的,但芬必得是缓释制剂,一般不用于退烧,大家知道它们成分是一样的就可以了。
这4个图是泰诺林的新旧包装,上边是旧包装,下边是新包装,现在可能已经都换成下面红色的新包装了。左面的是滴剂,右面的是混悬液,建议如果家里备用,就只备一种,因为有时候孩子发烧,家长容易手忙脚乱容易把剂量弄混,如果吃多了可能出现中毒的表现,如果吃少了可能退烧效果就不好,所以建议大家只备一种。
美林也是上边是旧包装,下边是新包装。也分为混悬液和混悬液滴剂两种。
我们都知道药物说明书上有剂量范围,大家可以看到给出的一般是相对的范围,比如××公斤~××公斤,×岁~×岁,没有给具体公斤体重对应的剂量。解热镇痛药的剂量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体重,不管是瘦还是胖,都要根据实际体重计算药量,而不是根据年龄。给大家的两个公式,一个是泰诺林一个是美林的,而且滴剂和混悬液,因为浓度不同,所以吃的剂量也是不同的。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上面这两张表,是我们和睦家药房为患者准备的,为了避免有人滴剂和混悬液弄不清,所以我们医院是没有滴剂的,只有混悬液,也是为了宝宝的安全着想,大家可以把表格存在手机里。
这张图只是列举了网上搜到的图片,各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作为儿科医生我们不推荐吃这种复合成分的感冒药。小儿氨酚黄那敏中,氨酚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泰诺林的成分,如果吃了这个药,发烧又同时吃了泰诺林,这样可能就会出现药物过量,如果单吃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用于退烧,里面的剂量又不足,如果按照上面的公式算出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药物里其他的成分又可能会超量。所以这个药里含的退烧药成分是不足的,又干扰吃泰诺林的量,所以我们不建议吃这种感冒药。我们后边讲感冒的治疗时,还会讲这个问题。
还有一种药,没贴图片,叫做复方锌布,含有锌,“布”就是布洛芬,也是复合成分的感冒药,如果吃了这个药再吃美林,也会存在布洛芬过量的问题。
关于禁用的退热药,一个是尼美舒利,一个是阿司匹林。尼美舒利可以产生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的损害,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脑和肝脏的一个叫做“瑞氏综合征”的严重疾病,所以这两种药对儿童都是禁用的。现在推荐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宝宝来说是最安全的退热药。
下面我们说说其他感冒症状的治疗,先说鼻塞的治疗。鼻塞一线的治疗,可以用吸鼻器,特别是小宝宝还不会擤鼻涕,鼻涕很多的时候就使用吸鼻器来缓解鼻塞;还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滴鼻液、喷雾或灌洗,来帮助清理鼻腔,这是比较好的办法,而且很安全,新生儿都可以使用。还有为了缓解鼻塞,我们可以保证液体入量充足,就像前边说的喝水、喝鸡汤等。还有家里可以用凉雾加湿器,还可以用温毛巾热敷缓解鼻塞,但不建议用非处方药或外用芳香疗法来缓解鼻塞。
还有鼻塞的二线治疗,当大于12岁的孩子如果有明显的鼻塞,可以使用一些缓解黏膜充血的药物,使鼻粘膜血管收缩,以达到缓解鼻塞的效果。口服主要有伪麻黄碱,鼻喷主要有羟甲唑啉,但副作用都很明显。伪麻黄碱可以出现心动过速、心悸、舒张压升高这种心血管的副作用;羟甲唑啉可以出现鼻粘膜干燥、流鼻血,如果使用超过7天,可以反弹的产生药物性鼻塞。
关于咽痛和咳嗽的治疗,一般的治疗是喝温热的液体;大于一岁的孩子,可以尝试喝蜂蜜水,或者在国外会给孩子做专门的蜂蜜棒棒糖,因为三岁以下的孩子是不能吃糖块的,棒棒糖会相对安全,可以滋润喉咙,不会感觉特别干痒;大孩子可以吃硬糖,国外的要求更严格,6岁以上才可以吃类似的含片,出于安全着想避免卡住。
咽痛和咳嗽一般不建议给孩子吃OTC(非处方)或处方的镇咳药,成人或大孩子,很多镇咳药是可待因的成分,其实可待因过量是属于毒品的,可以引起嗜睡、呼吸抑制,超量可能引起死亡。经常看到的小宝宝感冒药里的镇咳成分是右美沙芬,右美沙芬也可以引起呼吸抑制、行为障碍的副作用。所以不建议孩子在感冒的时候服用镇咳成分的药物。
其他的像抗组胺药,也就是我们说的抗过敏药,也是不建议用的。还有祛痰药,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来说,祛痰药也是没有太多作用的,痰就在喉咙,不需要化痰,很容易就可以咳出来。还有支气管扩张药,现在特别流行做雾化,可能会用万托林,或者叫沙丁胺醇一些支气管扩张剂,实际对感冒的咳嗽来说是没什么效果的。
流涕的治疗,前面我们说的鼻塞的治疗用海盐水喷鼻,可以帮助清理鼻涕。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其实不太建议用,因为不能缓解鼻子的症状,反而会有镇静或反常兴奋等副作用。
对于头疼肌肉痛,最重要的治疗其实就是休息,还有就是用刚才的解热镇痛药,也就是退烧药,既可以退烧又可以缓解疼痛。
关于非处方药,也就是OTC药物,主要有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解充血药、镇咳药、祛痰药、痰液稀释剂,我们前面说对各种症状如何治疗的时候,都说到了这些药,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对于6岁以下孩子除了退热药,其他的OTC感冒药都是要避免使用的,在国外2岁以下是绝对禁用的,但是你会发现国内很多这种药物,多小的孩子,包括几个月的婴儿,都在用这些药,我觉得还是没有对药物的副作用产生足够的认识。
6~12岁除了退烧药,也是建议不要用,但已经不是避免使用了,是建议不要用。如果需要用,建议用单方成分的,而不要用复合成分的,因为可能只有其中一个症状,却吃了一个治疗好多种症状的药物,那些都是没必要的。
大于12岁,可以用缓解鼻充血的药物,很多成人用的感冒药也含有这些成分。
下面说合理用药。抗普通感冒病毒,是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的,比如我们说的利巴韦林、干扰素,对普通感冒是没有效果的。如果确诊是流感病毒感染,可以按医嘱口服奥司他韦,这个药对缩短病程和缓解流感症状作用也不大,非常微弱,主要作用是减少得流感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的可能性,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吃了这个药第二天就会退烧了。
我们都说了感冒就是病毒感染,这时候如果没有混合细菌感染证据的话,是不能用抗生素的。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没有效果,也不会缩短病程,而且不预防细菌感染也不防止并发症。抗生素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副作用,滥用抗生素还会增加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如果是继发了细菌性感染,比如细菌性中耳炎、细菌性鼻窦炎或细菌性肺炎,才算有指征吃抗生素。
关于合理用药,还是像前面说了不建议用一些药物,像鼻喷激素,感冒不是过敏性鼻炎,不需要用激素治疗。还有像芳香的蒸汽,如薄荷脑、樟脑、桉叶油外擦也是不建议。还有维C和锌,现在一些海淘的药物也含有这些成分,还包括外国的一些草药,紫锥菊类似这些,但实际上研究表明这些成分对感冒是没有作用的,在临床对比是没有有效作用依据的。
5|感冒的喂养简单讲讲感冒的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宝宝继续配方奶喂养,如果已经吃辅食的宝宝,尽量吃发病前已经熟悉的食物,不要加新的食物,如果加新的食物出现过敏反应,很容易和感冒的症状相混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过敏。等食欲恢复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食物,因为生病的宝宝通常食欲都不会特别好,我们不要太焦虑,把水分补充够就好。
6|感冒的预防感冒是不需要严格的隔离制度的,感冒虽然是可以传染的,但不属于传染病,是不需要严格隔离的。前面说到接触传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所以我们一定要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鼻和眼睛,当不方便洗手的时候,可以用含酒精的免洗消毒液进行擦拭。对于流感的预防,每年这个时候各医院、社区都开始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好的方法。还有小宝宝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
这张图片是正确的咳嗽姿势。左边的孩子,咳嗽的时候用手捂嘴,这样手上就会有各种病原,可能在用手摸别处的时候,散布到各处。咳嗽的时候应该用肘窝挡住口。我们发现很多外国孩子都有这种习惯,国内好像没有这种传统的习惯,还是建议家长能够教宝宝这样咳嗽的姿势。
7|感冒的误区关于感冒的误区再重申一下,其实前边已经说到了。
“感冒是有炎症,所以要给宝宝吃消炎药抗生素。”
现在我们知道了,炎症并不一定是细菌感染,没有细菌感染的感冒,吃抗生素是无效的。
“输液治疗感冒好得快。”
我们知道了口服抗生素都是不建议用的,输液就更有什么道理了。
“经常感冒就是免疫力低下,得吃提高免疫力的药。”
这个也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一个月一次的感冒都算是正常的。
“中药没有不良反应,多小的宝宝都能喝。”
建议不要给宝宝吃,因为中药的很多不良反应是没有明确的临床验证是安全的。
“妈妈感冒了,宝宝吃母乳会被传染。”
妈妈感冒了确实可以传染宝宝,但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像手、空气飞沫的接触,母乳是不会传染的。其实母乳含有抗体,可以增加宝宝的抵抗力。所以母乳喂养是不需要被禁止的。妈妈吃的一些相对常用的退烧药,是不影响宝宝吃母乳的,是相对安全的。
“感冒咳嗽不吃药会变成肺炎、鼻炎,发烧会烧成肺炎、脑炎。”
这些说法是不对的,前面我们都解释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感冒的并发症主要有是鼻窦炎、中耳炎、脑炎和心肌炎,有并发症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头疼、鼻涕特别的黄浓、耳朵痛、精神状态差、面色差、反应不好,如果有这些情况的时候就要立即就医了。
8|后记最后给大家一些嘱托,建议大家要多学习科学的健康理念,摒弃陈旧的育儿知识,相信孩子自身的抵抗力,遵循循证医学,孩子生病了不焦虑、不滥医、不盲目、不轻视。
9|Q&A提问1:宝宝长时间流鼻涕怎么办?能打预防针吗?
回答:对于预防针来说,如果不是急性感染,没有发烧,已经在感冒后期了,是不受影响的。至于长期的流鼻涕,不知道到底有多长时间,刚才说了小宝宝流鼻涕3~4周都是正常的。
提问2:老师刚才说没有细菌感染的感冒,发热喉咙痛去诊所抽末梢全血化验,医生就说是细菌感染,然后就让输液输抗生素。而且经常还听见医生说细菌感染合并病毒感染,或者倒过来。是不是感冒发烧都不需要抗生素治疗?成人也是一样吗?
回答:这个家长说的现象也是非常常见的。经常当发烧、明显的感冒症状,去医院可能就会被查血,医生可能就会说有细菌感染。其实对血液化验很多人都会有很多误区,例如查血的时机,如果刚刚发烧两个小时,或刚刚呕吐,或孩子抽血前有大哭大闹的情况,对血常规都会有影响,是身体的应激反应。一般建议在呕吐的4~6小时之内,或发烧的一天之内,如果孩子一般情况还可以,不建议查血,因为这时候可能血象很高,但并不意味是细菌感染。而且基本没有孩子是在刚刚出现感冒症状的时候那么快就合并了细菌感染。包括很多中耳炎、鼻窦炎的表现,在早期都是病毒感染的,不是说只要中耳炎、鼻窦炎都一定是细菌性的。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像有些链球菌感染的扁桃体炎,本身就是细菌感染的疾病,没有流鼻涕等表现,也不属于感冒,就是细菌的感染。这里边的误区也是比较大的,所以建议家长如果典型的感冒症状,不用那么着急考虑吃抗生素。
提问3:40天的宝宝鼻塞了10天了,吃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7天还没好,咋办?
回答:每次在网上做答疑的时候,经常能收到焦虑的妈妈发来这样的问题,每次都觉得特别痛心,这么小的宝宝,就吃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你真的确定宝宝需要吃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吗?不知道这个药到底是你自己在药店买的,还是医生给开的,如果是医生开的,那就太不应该了,如果是你自己在药店买的,你一定要记住了,对于这么小的宝宝,你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慎重。
我们刚才讲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都是什么成分,一个对乙酰氨基酚,一个是人工牛黄,一个是马来酸氯苯那敏,也就是我们说的扑尔敏,就是这三个成分,没有一个成分是可以允许40天的宝宝服用的。所以是不是有副作用了现在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这个药对这个宝宝肯定是没有安全指征的。
而且鼻塞了10天,这三种成分没有一个是针对鼻塞的。前面我已经说到了,对于鼻塞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海盐水喷鼻和用吸鼻器清理。只有鼻塞的症状,可能是感冒,也可能就是鼻痂,空气干燥鼻粘膜会分泌很多鼻涕,鼻涕很快就干了,堵在鼻子里呼吸就会有声音,影响吃奶。小宝宝不会用嘴呼吸,只会用鼻子呼吸,只有实在憋得不行了,可能才会用嘴换一口气,所以你看着他会很难受。只是鼻子的问题,我们就清理鼻腔就好了,海盐水也有帮助缓解鼻塞的作用。建议这个妈妈一定要多多学习,你的宝宝还很小,你要学的还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