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孩子10个里6个有龋齿,宝宝牙齿健康很重要,医生教你5招预防
我侄女特别爱吃零食,尤其是糖果,才5岁就因为龋齿去医院治疗过很多次。一说去医院看牙她就哭着发誓“再也不吃糖了”,可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治好后没多久又开始嚷嚷要吃糖。
我侄女不是个例,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龋齿发病率是66%,相当于10个孩子里有6个患有龋齿,相当高的发病率。
儿童龋齿危害很大,如果不重视,任由其发展,可能会造成颌面部畸形,影响颜值和发音,给孩子的一生造成伤害。今天,我们就聊一聊“龋齿”那些事,爸爸妈妈为了宝宝,都来看一看吧。
什么是龋齿?
聊龋齿,我们应该先了解下什么是龋齿。
龋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是指在细菌感染等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
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三大类重点防治的疾病,分别为:癌症、心血管疾病、龋齿。
龋齿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虫牙”、“蛀牙”,“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这是牙齿用品的宣传语,抓住了家长对孩子蛀牙的关注,而大获成功。
- 分析为什么会发生龋齿,先要了解下牙齿的结构。
牙齿的最外面白色的部分叫“牙釉质”,很坚硬,上面没有神经,所以平时咬东西不会感到疼;下面黄色的部分叫“牙本质”,比牙釉质软而且富有弹性,上面分布有牙神经末梢;牙釉质和牙本质共同构成了牙齿结构,中间有个空腔叫牙髓腔,里面是牙髓,充满血管神经,负责滋养牙齿,如果伤及神经会感到疼痛。
- 龋齿是怎么产生,什么时候会觉得疼痛呢?
给孩子解释龋齿产生的过程,可以这么说:牙上有虫,虫吃糖,吃了糖拉便便,便便把牙齿腐蚀掉。
其实,就是牙齿上的细菌,摄取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和糖分,产生了酸性分泌物,这些分泌物慢慢腐蚀牙齿,最终把坚硬的牙齿蛀一个洞。
当蛀洞局限在牙齿白色的部分(牙釉质)时,不会感觉疼痛;继续侵蚀到黄色部分(牙本质)时,会感到有些疼;当穿过这些结构,到达牙髓时,就会感到剧烈的疼痛。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得龋齿呢?
有些孩子反复龋齿,有些孩子牙齿很健康,为什么孩子间差异那么大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提到龋齿的发病机制。
现在科学界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四联因素学说”,简单说,一是有牙齿,二是牙齿上有细菌,三是有适合的食物,四是经过足够长的时间。
牙齿上有很多细菌,这些细菌有好的有坏的,能引起龋齿的细菌叫致龋菌,有些长辈喂宝宝吃饭,喜欢自己先嚼一下再喂给孩子,这样就很容易把坏的细菌传染给孩子。
爱吃零食的孩子牙齿更容易坏,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因为零食里有大量的糖分,二是因为吃零食会让牙齿上的细菌得到源源不断的食品供应,大量产生酸性分泌物,唾液来不及中和,无法产生“自净作用”。
细菌破坏牙齿需要时间积累,如果我们每天刷牙,不停地把细菌和分泌物冲洗掉,就能阻断龋齿形成的过程。
龋齿的表现?
有龋齿的孩子会牙疼、牙龈甚至面部肿胀,哭闹,吃不好睡不好,细菌感染严重的,会出现发热。
龋齿开始的表现是牙齿局部变黑,然后表面硬组织脱落,形成龋洞,进一步发展会使牙齿整个脱落。龋齿长期不治疗,孩子用一侧牙齿咀嚼,使面部发育不对称,还会影响乳牙脱落及恒牙萌出,最终影响孩子的容貌。
“牙好,胃口就好”,牙不好,胃口不好,吃不了偏硬的食物,会造成偏食、营养不良,影响身体正常发育。
如何保护牙齿健康?
为了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提高人民口腔健康水平,卫生部颁发了《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我们来看一看儿童牙齿保健应该怎么做吧。
一、喂养篇
有条件的妈妈要给宝宝母乳喂养,因为研究发现吃母乳的宝宝患龋齿的危险性低。如果人工喂养,宝宝长牙后,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含着装有甜奶的奶瓶,尤其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入睡。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奶嘴,避免孔太大,宝宝不用吸,奶水自然流出来。1岁后宝宝尽量少用奶瓶,只用奶瓶喝白水,用杯子喝甜奶。1岁半到2岁时停止用奶瓶,因为长期奶瓶喂养,既容易发生龋齿,也会影响孩子锻炼咀嚼能力。
奶瓶等喂养工具要认真清洗、定期消毒,以免细菌进入宝宝体内,造成腹泻、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鼓励孩子平衡饮食、不挑食,多吃水果蔬菜等纤维多的食物,既能锻炼咀嚼功能,又能增强牙齿的自洁能力,不容易患龋齿。
因为孩子晚上睡觉后口腔活动停止,唾液分泌量少,自洁能力差,刷牙后就不要再进食,减少龋齿发生。
二、刷牙篇
婴儿出生后,家长用软纱布擦洗宝宝的口腔,减少细菌残留,预防鹅口疮。宝宝乳牙萌出后,可以用纱布、软毛刷或是指套刷给宝宝擦洗牙齿和口腔,每天2次,要清洁到所有牙面。
2岁大的宝宝开始学习自己刷牙,但是这时候他们手部的精细动作发展不足,不能把牙齿刷干净,家长仍然要给与帮助。
3-4岁以后,孩子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家长可以教给孩子“画圈刷牙法”,把刷毛放到牙面上轻压,在牙齿的每个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刷到前牙以及舌侧牙齿时,牙刷需要竖着放。可以每天早上孩子自己刷牙,晚上家长帮孩子刷,直到孩子上小学,完全可以自己刷好牙为止。
学龄前儿童会漱口后,使用儿童专用牙刷,并使用儿童含氟牙膏,每次挤出豌豆粒大小,不要给孩子用成人牙膏。
三、不良口腔习惯
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包括:吃手、吐舌头、咬嘴唇、用口呼吸等,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尽早戒掉,以防造成上颌前突、牙齿拥挤等口腔畸形。如果孩子3岁时还没有戒掉,应该到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帮助。
有的孩子习惯用口呼吸、晚上睡觉会打呼噜,严重的话应该检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甲肥厚等,及时治疗。
四、口腔检查
指南建议,婴幼儿出第一颗牙齿后6个月内,家长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牙齿。孩子3-6岁是患龋齿的高峰年龄,这时候为了给换牙做准备,牙弓发生变化,牙间隙变大,食物容易填塞在间隙里,引发龋齿。
指南建议宝宝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尽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五、“窝沟封闭”法预防“六龄牙”窝沟龋
六龄牙一般是6岁时长出,是第一恒磨牙,咀嚼功能最强大,六龄牙面积大,牙面沟深,容易有食物残留,最容易发生龋齿。医生会建议用“窝沟封闭”的办法预防,把高分子材料填充在牙齿上的窝沟里,使牙齿表面变得光滑,细菌不易残留,从而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牙齿是一个人的“门脸”,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会让人增添不少光彩,保护牙齿,从孩子做起。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