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伪儿童食品”被儿科医生曝光,吃了反而会伤娃身体

文 / 孕妈学堂
2019-12-23 16:17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食品安全历来都是大众关注的重点,为人父母以后就更严把宝宝食品安全关。现在有很多家长都抱有一种心理,那就是给宝宝吃的食品必须带有“儿童食品”的字样才会感到安心,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安全、健康、适合孩子吃的。

芽芽妈这么说并非空穴来风,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3名受访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4.8%的受访家长更倾向于给孩子购买有“儿童食品”字样的产品。

每次去超市,面对着种类繁多的儿童食品,芽芽妈都有点无从下手。儿童面条、儿童奶酪、儿童牛奶、儿童酸奶、儿童香肠……部分商家也是准确抓住了家长们的心理,利用“儿童食品”的噱头大行其道。

各种打着“营养”、“有机”、“天然”、“无污染”的旗号,价格比普通的高出不少,却不一定能达到给儿童额外补充营养物质的目的,甚至为了迎合小孩子的口味而添加大量的添加剂。

都知道甜食、零食对宝宝健康无益,可是一看到上面写着“儿童食品”就觉得似乎可以吃了呢。部分商家昧着良心给产品穿上儿童食品的外衣,以谋求暴利。

芽芽妈今天就来揭发一种伪儿童食品,它在超市、小卖店随处可见,这个伪儿童食品就是--“奶片”。芽芽也曾经吃过几次,现在想来还是怪自己粗心,没有仔细甄别。

奶片不适合儿童食用

“奶片”这名字,听起来给人一种很营养、很健康、含奶量很高、能帮助补钙的感觉,再加上奶片口感确实奶香浓郁,连学生时代的芽芽妈都曾经迷恋过这种零食。

再加上商家的营销洗脑,比如能代替牛奶、补钙、浓缩营养等等,爱子心切的家长哪会不动心。所以,哪怕小小一盒奶片售价大几十块钱,也还是有家长心甘情愿给孩子买来吃。

但是,微博粉丝几百万的儿科医生张思莱,就曾经在网上曝光“奶片”并不适合儿童食用的事实,并公开表达了反对儿童购买并食用奶片的态度。

有家长可能还是会质疑,奶片不就是由牛奶或者奶粉制成吗?这两样东西孩子都可以喝,为什么做成更方便的奶片却不要给孩子吃?其实,问题就在于大家并没有完全认清奶片的本质,原因有以下两点:

1、奶片实质上是一种糖果

不论广告做的多打动人,它的营养成分可骗不了人。不少爆款奶片,基本上每一百克的含糖量高达五十克左右,甚至更高。所以,即便奶片含钙量再高,也掩盖不了它是一种含糖量较高的糖果的事实。

家长可能都知道,儿童一定要少吃糖。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杂志Circulation关于宝宝摄入糖分的研究,2~18岁每日摄入量不应该超过25g,如果儿童摄入糖分过多,很容易发生肥胖、高血压等疾病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提出,成人每天摄入精制糖不超过25g。

所以,不想孩子的健康受损,不要经常给他买奶片吃。

2、过多食用,有害无益

一款合格的奶片,含钙量比较高,确实能帮助补钙。但是,一岁以内的孩子以喝奶为主,不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含有足够的钙质,无需额外补钙;两岁以上的孩子,有喝牛奶的习惯,饮食也非常合理、正常,也不会缺钙。

所以,奶片虽然有能补钙的好处,但很鸡肋,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太多余。如果家长给孩子买来了奶片,孩子被奶片的甜香吸引,爱上了吃奶片,对甜食产生依赖,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食欲,饮食结构一失衡,对孩子生长发育非常不利。

奶片的过量食用,还有可能导致孩子补钙过量,对身体来说伤害也很大。

“儿童食品”标准尚未有明确标准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消费警示:除3岁以下婴幼儿日常所需食品外,尚无“儿童食品”的相关概念和食品标准。

在我国,只有针对0~3岁婴幼儿奶粉、辅食的相关安全标准。3岁以上的儿童食品和成人的食品没有差别,我国还没有出台针对3岁以上儿童食品的相关标准,国际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目前,儿童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和成人的看齐。孩子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没有考虑到儿童身体排解能力的添加剂成分,无疑会给儿童的健康带来风险。

芽芽妈的建议

家长们为儿童挑选食品前先看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配料表一般是按照含量的多少依次罗列,第一位就是含量最多的。

比如纯牛奶中的第一位就是牛乳,而一般牛奶饮料,会标注糖、水、奶粉等配料,那么营养成分相对较低。同时,主料的营养价值越高,食品就会越健康,如果主料的营养价值低,就不能算作健康食品。

不管是宝宝还是成年人,挑选食品时,要找“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矿物质高”的食物,远离“高盐”、“高糖”、“高脂”的食品,谨慎选择能量、钠含量、脂肪量等指标食品。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食物制作过程中,少用酱油、盐等刺激性的食物调料,养成清淡健康的饮食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少喝或者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定时吃饭,饿了可以加一些酸奶、坚果作为补充。

跟芽芽妈学会如何辨别真伪“儿童食品”,以后少交智商税哦。你还知道哪些“伪儿童食品”,欢迎发给芽芽妈,帮助大家一起“避雷”!

参考文献

【1】斯蒂文•谢尔弗, 池丽叶.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2】马冠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3】宋玉珍.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80期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