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质, 糖尿病的常见体质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的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的“三多一少”为本病的特征。
中医素有“肥人多痰”之说,而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积年缠绵又是糖尿病的特点,从而成为痰瘀的病理基础。《素问.奇病论》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间·通评虚实论》云,“肥贵人膏粱之疾也”,指出过食肥甘膏粱,从而损伤脾胃,致水谷失于健运是本病的发生因素。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各系统的并发症,如心、脑、肾、神经、眼等并发症。其脉证皆可表现痰瘀征象。
现代研究亦表明糖尿病多伴有高脂血症、微循环障碍、血液高凝状态,进一步强调了肥胖、痰湿与糖尿病的发病关系。事实上,在临床上75 % -8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45岁以后发病,病前患者呈肥胖体型,舌苔多滑腻,舌质多淡润,多伴有头晕,下肢水肿或食欲不振或餐后痞满,大便不爽等湿痰作用下的表现。
糖尿病临床症状特点为形体肥胖,渴饮多不显著,以痰湿内盛,痰浊中阻,痰热郁积’内扰心神以及气虚痰阻为主要表现,此类病人多数兼有脂质代谢紊乱,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所以治疗本病时,要注意糖尿病与痰湿关系密切。痰湿的形成,既可直接影响阴液,痰郁化火又可损伤阴液,更有痰湿日久闭阻经络,阴津失于输布,使机体失去濡养而发为消渴者。痰湿既为病理产物,同时又可作为病因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因此对于肥胖型糖尿病各期要从痰湿论治。
早期清热利湿
大多2型糖尿病早期表现为肥胖,患者无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有些患者并无明显不适,查体时才发现糖尿病。此时应以祛除湿邪为主,一定要用大剂量的祛湿药,而且疗程一定要足够,临床中主要选用二陈汤加减。药用玉米须、泽泻、茯苓、陈皮、半夏、苍术、黄连、玄参、天花粉、甘草、佩兰等药物。
中期滋阴祛湿
2型糖尿病到中期时表现“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较明显,此时要注意治痰湿药不可太过,宜中病即止,以防伤阴液。临床主要选药玉竹、女贞子、枸杞子、黄精、玉米须、茯苓等。
后期活血祛痰
2型糖尿病后期临床上以痰湿内阻多见,痰阻胸中,可见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及神经病变,并发肾病而出现水肿等,临床用药以玉米须、茯苓、红花、川芎、知母、仙灵脾、丹参、当归、陈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