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手足口病高发期! 这种情况下特别危险, 家长请重视!

文 / 懂宝贝学堂
2017-07-08 06:05

前段时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201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报告显示,在丙类传染病病种中,发病率和死亡数手足口病均排第一!

可以说,很多家长听到“手足口”这三个字就觉得害怕。因为这个病实在是太高发了!而且不管病情如何,多数感染手足口的孩子都是在哭得撕心裂肺+不肯喝水吃东西+反复高热+不停流口水中度过的。

然而,每一年一到高发时期,手足口病依然肆虐全国多所幼儿园,甚至出现不少死亡病例:

今天波仔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儿科医学科普专家张金山医生的:到底什么情况下手足口是特别危险的?到底如何能防治手足口重症死亡的发生呢?

什么情况下的手足口是特别危险的?

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会在7到10天逐渐好转,直至痊愈。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看到那么多手足口病的死亡病例呢?那是因为手足口病如果有重症的发生,那就特别危险了!

临床数据显示,重症的比例其实不到10%。但重症高发年龄大部分集中在3岁以下,1.5岁到3岁最多。

相对来说,重症的手足口病例,少之又少。但是,重症手足口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在发病1~5天左右会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24小时左右还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其他脏器衰竭等问题,严重的可直接致死亡,即使有存活病例,也会留有后遗症。

有研究人员对重症手足口儿童进行病毒分析,发现95%以上都感染了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另外,一部分的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也与这种病毒有关,这也是导致重症的原因之一。

可以这样说,重症手足口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肠道病毒EV71!

到底有没有办法能预防重症的发生呢?

办法是有的!

2016年上半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手足口疫苗上市,这个疫苗主要是针对手足口病中最严重的肠道71型病毒(简称EV71)。

接种后,可有效防控由EV71病毒引起的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别是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临床研究数据表明,该疫苗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保护率为 97.3%。

但是要说明的是:

手足口疫苗只是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的发生。不是说打了疫苗,就不得手足口了。很有可能接种了疫苗以后,还会因为其他病毒的侵袭而感染手足口病。

另外,疫苗接种后,会有一个产生抗体的时间,一般是2周到1个月。所以,一定要提前接种。

家长如何区分手足口轻症、重症的表现

顾名思义,手足口病的名字就是来源于孩子手、脚、口腔会出现一些疱疹的临床表现。疹子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轻症的表现:

轻症的手足口表现在手、脚、口腔处会出现小疱疹,伴随着身体发热,部分患儿还有食欲不振、流鼻涕、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

轻症的处理:

对于轻症的病例,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是对症治疗。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症状,那就给孩子退热,如果孩子是口腔溃疡,那就破溃。反正依照发生的症状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样对于轻症的治疗方案是有用的,或者说是足够了。

重症的表现:

1、孩子确诊手足口病以后,高烧3天以上,孩子体温没有下降的趋势;

2、孩子精神反映弱,面色灰暗,还有的孩子昏昏欲睡,甚至有抽搐的、惊厥的;

3、孩子有比较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比如呼吸困难、呼哧呼哧地倒气、喘气;

4、还有一些孩子会异常兴奋、或者诉说头疼、头晕等。

重症的处理:

因为重症手足口的病程发展非常快,很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问题、呼吸系统问题、颅内问题,还有其他脏器的衰竭,这些问题大多数在24小时就会发生。

因此,一旦手足口病确证之后,出现这几种临床表现,或者说出现可疑的表现,那就要尽快去医院,让医生来做判断。

手足口病与几种相似疾病的区别?

另外,还有这几种和手足口病相似的病症,很多家长无法直接辨别出来。今天我们就做一下总结,给大家区别一下。

1、手足口病VS疱疹性咽峡炎

区别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致病病原体

柯萨奇A组16型病毒和71型肠道病毒。

柯萨奇A组病毒。

疱疹位置

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臀、膝关节、肘关节,少数会发展到手背、脚背。

疱疹仅出现在口腔内,如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

疹子特征

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发烧表现

温度较低或者不发热,最多持续2天。

体温在40℃左右,会反复烧上4天左右。

严重程度

部分患儿会并发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等重症,严重时个别患儿甚至会死亡。

极少出现重症患儿。症状相对较轻,一般7天之内就能痊愈。

2、手足口病VS水痘

区别

手足口病

水痘

致病病原体

是肠道病毒所致。

是由水痘病毒引起。

长痘的位置

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手和脚部(少数会在肛门周围出现),同时伴随咽喉或口腔溃疡症状。

一般“痘痘”遍布全身,以前后胸、腹背部最多,此外,头皮上、脚底下、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现“痘痘”。

疱疹特征与水痘相比,个小且颜色更红些,摸起来相对有点硬,痒感不明显。手心、足心等易摩擦部位,出现的一般是红色斑丘疹或水疱,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病情一般持续7~10天。
在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个头稍大且皮薄,摸起来软软的,有痒感。一般病情会持续1~2周。

伴随症状

在低热的同时,还有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拒食。
也会发热, 但不拒食。

3、手足口病VS丘疹性麻疹

区别

手足口病

丘疹性麻疹

致病病原体

由肠道病毒所致,以疱疹为主。潜伏期一般2~7 天,没有明显的预兆。

过敏性皮肤病,大部分是由于昆虫叮咬而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从而出现水疱、丘疹等皮疹症状。

水疱特征

水疱多为大米形状的椭圆形白色水疱,周围有红晕,看起来比较干瘪,不痒,多见于指腹、手掌心、脚掌心、口腔等部位。

水疱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大小不等,摸起来较硬,周围无红晕,可群集或散布,多见于胸背和四肢。

伴随症状

多不发痒,一般不会过度影响宝宝睡眠。

往往伴随剧痒,以夜间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宝宝睡眠。

4、手足口病VS口腔溃疡

区别

手足口病

口腔溃疡

致病病原体

是肠道病毒所致。

是疱疹病毒引起,以溃疡为主。

发病症状

手心、脚心、口腔等部位都有小红疹,而且伴有发热现象。

口腔、喉咙、软硬鄂、上下唇内侧等处有小红疹,大多不发热。

家长和幼儿园该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是预防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15字要诀。

1、家长们要当孩子们的好榜样,带头讲卫生勤洗手,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饭前便后都要用流动水将手洗净。

2、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游玩,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3、家里要注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幼儿每日的户外运动,增强幼儿体质。

4、家长应经常清洗和消毒孩子的学习用品或其他用品(包括玩具、图书)。

家长们该做什么?

1

家长应时刻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以免过度疲劳而引起孩子机体抵抗力下降。

1、家长应时刻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以免过度疲劳而引起孩子机体抵抗力下降。

2、流行季节,家长每天晨起或晚归时检查下孩子的手心脚心、臀部皮肤有无红疹,口腔有无疱疹,注意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的变化。

3、大人感染手足口病一般不会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家长外出归来和照护孩子时要注意手的卫生,避免携带病毒传染给孩子。

幼儿园该做什么?

托幼机构要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日常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现在,虽然有了针对EV71型肠道病毒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特别是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大多数重症手足口病由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

EV71疫苗为自费疫苗,有接种意愿者可咨询当地预防接种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不过,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可不止EV71型,还有柯萨奇病毒等其他肠道病毒,所以日常防护依然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