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热捧、失传了三百年的降真香究竟为何物?

文 / 石头掌柜
2017-07-06 12:10

中国的香文化渊源流长,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氏尝百草的远古时代,“香草”就以清新淡雅的独特魅力载入中国香文化历史。 香文化,是中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感恩社会、感恩祖先、感恩自然的“感恩文化”的生动体现。“香火息”,这个成语也正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丰厚递延。

中国的香文化,沉香、降真香、檀香、龙脑香等,各有芳华,互相辉映。犹如浩瀚的南海,博大精深,辽阔致远。而今天我们要跟朋友们要探讨的重点是近来潮爆收藏界的“降真香”!

几根藤条状的红色木头,其身密布虫洞,因常年在深海中浸泡,木头表面结着一层白色的结晶物,捧起细看,颜色古朴温润,其味淡雅入脾,数百年风华纹理,尽在一木之间。这是由海南收藏家魏希望向国家南海博物馆捐赠的、南海西沙出水的降真香。

南海博物馆筹建办业务组组长张建平说,南海考古资料显示,南海沉船中确有降真香一物,海南民间踊跃捐赠降真香,作为南海出水文物,将大大丰富南海水下遗存,也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经专家考证,为明代郑和船队返航时的番降,见证了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至此,降真香作为西沙遗珍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而早在千年前,降真香无论是作为焚香佳木,亦或是中医药材,都已成为古时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宋时期,香文化盛行,特别是汉代,降真香为道家修身养性的首选用香。文人骚客,书斋闺阁,一炷降真香,几缕轻烟,绵绵蔼蔼,挂小帘钩,便开始一段与诗词相依偎的润泽时光。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对降真香情有独钟,其在《赠朱道士》一诗中就曾写道:“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

石头掌柜翻阅四库全书之《香乘》,书中记载降真香产自南海山中,是宋人最喜欢的焚香之材,南宋时期,宫廷上下多用柚花和降真香一起蒸煮品香。可以想象,这香味应与白居易的诗一般温润,若伴一杯清茶,约三两好友,此情此景应是何等惬意。

据史料记载,宋时,海上香料贸易繁荣,大量域外香料传入,从宫廷到民间用香成风。海南省降真香协会会长刘宏智表示,他在福建泉州博物馆参观时,曾看到馆藏的宋代三亚出土的阿拉伯人墓碑。“当时的阿拉伯人多来中国做香料生意,被称为番商 ,有的甚至长期侨居中国,专做香料生意而成为富商。”

这艘泉州湾古船出土也被《考古》杂志列为“197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泉州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宋代陈敬所著《新纂香谱》记载:降真香曾是古代域外诸国朝贡中国的物品。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校注》中,详细记载了各国向大明皇帝进贡降真香的史料。其记述的二十三个南洋诸国,贡品中几乎全部涉及降真香。如占城(今越南)国,明正统年间,其国袭封,遣使行礼。其贡物:象牙、犀牛角……奇楠香、土降香。”

石头掌柜曾在东莞中国沉香博物馆举办的“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香料文化展”上见过一根民国时期降真香,展上注明,其香为江浙一带大户人家用于放在水缸消毒、杀菌、保健的高档药材。

无独有偶。几年前,文昌藏家韩涛就在东郊、会文一带“淘宝”时,收到一批老降真香,分别收自将军府第,南洋华侨之家等大户人家。其中,有几根降真香出自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之手,他用一块褪色的老红布,将降真香、族谱、生辰八字、金银细软等包在一起。“老人很珍惜这些木头,细看降真香上还有明显的刮痕,应是做药用,且这户人家祖上就是开药铺的,可见其药用价值在海南民间是普遍使用的。”韩涛表示,此外,他还在文昌收藏过一个双边包银的降真香手镯,不难窥见,降真香在旧时民众心中的地位。

在海南黎族地区,降真香作为药材使用的习俗一直在延续。五指山市水满乡黎族名医王桂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降真香在治疗肝病、黄胆肝炎、肾结石、女人血崩、骨折、蛇咬,各种伤口方面疗效显著,在黎医中,降真香有着“藤总管”的名称。

降真香在道教界享也备受推崇,在古代降真香一直为道教醮坛首用香!

清代帝王对降真香的疗效也备加推崇。据中华书局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仪》记载,降真香的清热解毒功效,在宫中被记入秘笈。光绪十二年五月,慈禧患有面部神经疾病,太医以奇楠香、牛黄、降真香、乳香、苏合油等22种中草药组药,短时间即见奇效。光绪帝曾患有严重的心胃痛,御医首选大剂量降真香,配以没药、麝香、琥珀、安息香等入药,治愈光绪顽疾!

十年前,沉水沉香一公斤800多块,十年后它一公斤上百万!十年前,奇楠级沉香一公斤才1500多块,十年后它一公斤上千万;十年前海南黄花梨一公斤百十块钱,十年后它一条手串数十万元,今天具备奇楠沉香特性的奇楠级降真香才千元价位,对照上述收藏品的升值时间表无疑降真香有着巨大的增值空间;也许这就是降真香深受收藏市场追捧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