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手足口竟然去了三家医院? 手足口病系列(上)——艰难的就医之路

文 / 三个老爸
2019-04-05 23:14

文:科学爸的朋友洋葱头爸爸 三个老爸

四月,宜赏花踏青。

上海的太阳还任性流浪着,

手足口病的脚步却已经近了…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3月起逐渐增多,5月底至6月中旬达到高峰。

每当看到那些手足口病的文章时,我就会特别郁闷地想起我家洋葱头1岁多时患手足口病的经历,虽然身处上海,但就医之路依然一波三折。回顾这段经历,希望能给有类似困境的爸妈一些启发。同时建议爸妈们加收藏,需要时可用关键词搜索更方便。

01. 竟然不是过敏!

在洋葱头得手足口病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他得的是手足口病(确切地说,根本不知道有手足口病这种病)。早上洗脸时,发现他耳朵后面长了一颗红疹(他是过敏体质,所以我下意识地以为是过敏,并没有特别在意),午餐后他开始发烧,精神有点萎靡。我依然没想到手足口病,只是以为洋葱头坐飞机出去玩回来太累了。之后我给他量了体温(温度偏高),关照他多喝水,多休息。直至晚上,他的嘴巴周围、脖子和手心陆续出现奇怪的红疹。本着对出差中的洋葱头妈妈的负责,准备带他去医院就诊。

02. 连夜去了三家医院

【1. 二级综合性医院】离家附近有一所地段医院(二级医院),据我所知道是开设夜间儿科急诊。我就和岳母带着洋葱头去挂号。在医院挂号处提到可能是手足口病后,挂号处的工作人员立刻变了脸色,半是建议半是驱赶地推荐我们去三甲医院就诊,原由是因为地段医院没有收治传染病的条件——此地段医院位于上海的中心城区,医院的规模已达到二级全科医院。

【2. 第一家三甲医院】紧接着,我们立马驱车前往离家最近的三甲医院——浦东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我心里默默地想着手足口病只有小孩才会得,那么这样的三甲儿童专科医院肯定可以收治了吧?挂了号,排了十分钟的队,见到了医生。但医生的回复却是:“上海市只有2家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杨浦区某三甲医院和闵行区某儿童医院。”

离开儿童医院之前,我不禁掏出手机查了一下。有一条发布于2008年5月9日的新闻:“市卫生局成立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后,沪上不少医院启动了手足口病预案,4家主要儿科诊治机构。……据记者了解,除了4家主要儿科医院之外,全市收治儿童患者的各级各类医院都已经为防控手足口病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预案。”

当时手机显示时间是2016年6月22日,00:45。然而距离这篇报道发布的时间已过了8年1个月又13天。我善意地理解:这八年来,也许这四家主要的儿科医院都是严阵以待,但是有两家是白天严阵以待,另外两家是日夜都严阵以待。

【3. 第二家三甲医院】我们根据之前医生的推荐到了其中一所三甲医院,发现半夜竟然也是人山人海。我到挂号处排队的时候看了一眼手机,已经是凌晨1点半。只有在传染病高发季去过儿科急诊的人,才能相信,即便是夜间急诊,患儿也需要排队等待2-3个小时才能见到医生。这段时间里要么选择跟其他手足口病疑似患者共处一室,要么选择在微凉的夜里抱着孩子在外徘徊(后来听北京的朋友说首都的三甲医院也是这样,半夜依然人潮涌动)。

凌晨四点多,经过漫长的等候,洋葱头终于见到医生。但却被告知:对于手足口病的病症,目前他除了开验血单其他只能等待门诊就诊再做检查(比如心电图),建议孩子先吊盐水退烧,同时等待门诊开诊。

我:“为什么要做心电图?”

医生:“要排除重症手足口病。”

我表示自己要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再回复医生是否吊水,毕竟孩子才两岁不到。医生表示理解。问了一圈朋友,又跟洋葱头妈妈连夜通电话商量,考虑到热度不高(38度左右),所以坚决不挂水。医生也表示理解。

03. “挂水吧!”“不挂可以吗?”

距离其他科室开门还有一段时间,我就先把岳母和洋葱头送回家,让他们休息一下,然后驱车前往医院等待早上重新挂号,预估好时间再请岳父岳母带洋葱头打车来医院,以防止交叉感染。

期间遇到一件触目惊心的事:有个爸爸抱着已经昏迷的6、7岁大的孩子冲进诊室,被护士立马带进急救室,但是护士回来后无奈地摇摇头,那表情似乎是觉得孩子没治了。包括我在内的围观家长都被吓得目瞪口呆,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重症手足口病!

做完心电图检查后拿到报告,排除了重症手足口病。我终于松了口气,拿着报告去找医生。

医生:“烧退了吗?”

我:“还有一点热度。”

医生看了之前的验血报告,一边说着“挂水吧?”一边动作麻利地打印出了两张处方笺。递给我的时候,我看了一眼,上面写着:

氯化钠注射液100ml 1袋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0.25g/盒4盒

利巴韦林气雾剂1瓶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盒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 1袋

注射用炎琥宁80ml 1支

布洛芬混悬滴剂15ml 1瓶

(之所以如此详细是因为我拍了照片,这些药自付额是500多元人民币)

看到处方里面有抗生素,我就跟医生说:“我们不想挂水,吃药可以吗?”在我一再的坚持下,医生修改了他的处方笺,去掉了所有注射用药,加上了一些其他的药:

利巴韦林气雾剂 变成2瓶

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2瓶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2盒

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2盒

(这些药的自付额依然是500多元人民币)

我看了一眼处方笺,问医生:“为什么要开两种喷剂?”

医生解释到:“一种是喷手的,一种是喷喉咙的。”

我按照医院的处方付完款,然后带岳父岳母和洋葱头回家。一家人几乎都是一夜没睡,早已累瘫,中午时分,终于到家了。

这些药有用吗?孩子多久才好?

请听下回分解

作者:爱科学的任家爸爸

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经担任世界五百强外企管理层职位,有十多年的企业战略和管理经验。

同时也是两个女儿的父亲,酷爱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知识,对科学育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就是现在,去拥抱你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