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通报5月手足口发病38万例 比去年同期增加80%

文 / 健康时报医药
2019-04-02 09:07

2018年5月,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874008例,死亡1696人。法定传染病中,甲类传染病中鼠疫、霍乱均无发病、死亡报告。此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两种。同期,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脊髓灰质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1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36439例,死亡1691人。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26种。官方对此类传染病要求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

卫健委通报5月手足口发病38万例 比去年同期增加80%

5月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以及猩红热,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2%。

在丙类传染病方面,全国5月共报告发病537569例,死亡5人。其中,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风病等11种。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5%。

卫健委通报5月手足口发病38万例 比去年同期增加80%

手足口病一直是丙类传染病的主要发病病种,在2017年5月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中,报告法定传染病677440例,其中手足口病211189例。而今年5月手足口病387135例,比去年增加80%多。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体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而感染。手足口病多发生在6 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所以手足口病预防的重点在幼儿园。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2~7 天,没有明显的预兆,多数患儿突然起病,早期表现主要是发烧,随后会出疹子。手足口病引起的疹子是一种透明的水疱,主要集中在手、脚、口腔和肛门周围,疹子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出疹子的同时,患儿可能还会出现类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

跟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一样,绝大多数的手足口病例,病症都比较轻。目前还没有针对肠道病毒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所以治疗手足口病就只能尽力去缓解它表现出来的症状。比如手足口病患儿身上表现出了高烧症状,就给患儿使用退烧药;如果出现了呕吐和脱水等症状,就给他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多数手足口病患儿1~2 周可以自愈。

但也可能会出现极少数病情严重的患儿,因此如果宝宝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1. 持续高烧不退,2. 频繁呕吐,3. 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4. 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5. 呼吸困难。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实际上是肠道病毒。因为病毒种类比较多,因此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不代表就不会得第二次,所以即使感染过手足口病的患儿也还是要预防这种病的。病毒主要是通过手口、粪口传播途径进行传播的。所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有一个五句真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除了采用一般的预防措施,还可以为孩子注射手足口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注射每剂次的费用为188元,使用者在注射两针之间需间隔1个月,EV71疫苗属于自费的二类疫苗。

如患者既往的手足口病明确是由于EV71病毒引起的,患者则无需再接种EV71疫苗,如果既往的手足口病是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或无明确诊断结果,可选择接种EV71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