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病,捏脊全搞定
捏脊,顾名思义就是捏脊背,
即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
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
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
然后顶住病儿皮肤,拇指、食指前移,
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
推动至大椎两旁的一种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捏脊是一种很古老的疗法,
由于对某些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所以一直流传到今天。
为什么我们仅仅用两只手捏捏脊背就能治病呢?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
人体应该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
阴阳失衡,人体就要生出一些毛病。
我们捏脊的部位在人体背部的正中线附近,
脊在背部的正中,乃是人体督脉所在,
督脉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
因此捏脊部能够调理一身阴阳之气,
协调阴阳以治愈疾病。
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
这条经脉是人体十四经脉中
含穴位最多的一条经脉,
其上的肺俞、心俞、肝俞、
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
这七个穴位称为背俞穴,
都是脏腑的俞穴,
这些俞穴都分布于所属脏腑的附近,
主治与本脏或本腑有关的疾病,
捏脊在治疗小儿发热、食积、
免疫力低下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小儿发热
小孩由于形体还未发育完全,
脏腑娇嫩,抵抗能力不强,
最易被外邪侵袭,
而发热往往是最多的症状,
还可能有鼻塞、流涕、
咳喘、打喷嚏等兼证。
通过对患儿进行捏脊,
可以放松肌肉和组织,
使腠理重新开阖
有助于肺气的宣发
最终使体内的阴阳重新达到平衡。
在治疗发热时,
我们可以重点捏拿肺俞、肝俞和大椎。
小儿食积
孩子食积之后往往会感到腹部发胀、腹痛、
怕按,呕吐酸水甚至直接呕吐未消化的食物,
大便不爽,同时嘴里有异味并厌食,
舌苔黄,严重时甚至会发热、
夜啼、睡眠不安。
通过捏脊,
我们一方面可以补充脾胃的真阳之气,
加快食物的腐熟运化;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疏通经络
增强肠道的蠕动,
加速粪便以及肠道积蓄物的排除,
清空肠道,减轻肠道的负担。
如此一消一导,
使得肠胃的气机恢复通畅,
功能恢复正常,
直至最终体内的阴阳恢复平衡。
在捏脊时,
我们可以重点捏拿脾俞、胃俞和大肠俞,
重点“照顾”这些受到影响的脏腑。
小儿免疫力低下。
提到免疫力低下,
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其主要症状表现是
小孩容易感冒、咳嗽,
且易反复,并持续发热,
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闭塞、流涕。
对于这类患儿,在捏脊时,
可重点捏拿肺俞、脾俞和肾俞。
一个完整的捏脊过程应该是由
捏、拿、推、捻、
提、放、揉、按八个过程组成的
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
随捏随放,
使皮肤呈波浪状向前推进,
一般自腰部向颈部推进,
同时二指用力搓捻皮肤,
推进过程中要有提有放,
当自下而上捏至颈部时,
可以四指半握成拳,
用拇指揉按皮肤。
推完一遍之后,
四指叩击某些特定穴位以加强,
一般反复推十次就可以了。
捏脊的时间最好选在
清晨或者空腹的时候,
如果患儿刚进食母乳或者其他食物,
则应该等半个小时后
再对其进行捏脊治疗。
一般一天捏一次,
七天为一个疗程,
比如感冒、食积等,
捏脊两三次就可以治愈;
像免疫力低下等慢性疾病,
就需要长期进行捏脊治疗
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