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及早学会打开孩子长高的“阀门”

文 / 大众卫生报
2019-03-07 11:24

在门诊,常常听到父母懊悔的声音:“儿子已经16岁了,身高才155厘米”,“女儿来月经了,身高才145厘米”,“上初中的孩子还没有小学生个子高”……因为对孩子的身高关注太晚,孩子个子矮成了不少父母的心病。

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在孩子幼儿时期就应学会关注和把握身高问题,及时分析发现影响孩子长高的各种因素,及早干预和应对,确保孩子正常生长发育。

把握孩子生长速度和规律

每个孩子的生长速度不一样,出生时婴儿平均身高约50厘米,至1岁时长高约25厘米;2岁时应该达到85厘米左右;2岁至青春期前,应该每年生长5-7厘米。

如果2岁后,年平均长高低于4厘米,就说明孩子的生长速率偏低,与同龄孩子的差距会逐渐拉大,这时应及早带孩子到儿科检查。

那么,到底什么因素影响孩子长个呢?

为孩子打开长高的“阀门”

其实,孩子的身高不全靠天生,除遗传外,还有很多长高的“阀门”,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一起去打开。

1.营养

矮小的孩子中,大多有不良饮食习惯。暴饮暴食、偏食挑食、不吃早饭、吃太多甜食等都会阻碍长个。想长高,蛋白质、矿物质缺一不可。每天一杯牛奶是增高秘诀,进食的矿物质中,一定不能缺少钙、磷、锌。此外,“精神营养”也很重要,如果孩子从小缺乏关爱,身高就会比同龄人矮。

2.运动

家长必须做到每天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1小时。婴幼儿可做主动或被动体操;学龄儿童可做向上跳的运动,如跳皮筋、踢毽和各种球类;青少年可做跳高等弹跳运动及全身性运动,如篮球、排球等。但举重、杠铃、等负重训练,18岁前最好别练。此外,有些孩子不太注意站、坐、行、读、写的正确姿势,习惯性地低头端肩、含胸驼背,致使脊柱变形,也会影响长高。

3.睡眠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达到高峰,每天晚上9-1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第一个高峰,3-6岁儿童每天要睡10-12小时;小学生、初中生9-10小时;高中生每天8-9小时。为了尽快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最好让孩子在晚上10点之前入睡,做到早睡早起。

4.地域、气候

生活在南方和北方的人,在身高上确实存在差异,但在同一地域内的同龄人群中,仍然存在身高差异。对此,家长应具体分析。

5.疾病

性早熟的孩子骨骼发育早,闭合也会提前,最终身高会低于正常发育的孩子。此外,像导致生长激素缺乏的疾病,如甲状腺、脑垂体功能低下等也会直接影响身高。因此,家长应关注和教育引导孩子尽量避免导致性早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监测生长激素情况。

总之,要想孩子长得更高,除了与遗传因素相关之外,还与疾病、营养、睡眠、运动、环境、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如果孩子身材矮小,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儿科门诊评估,找出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最佳治疗时间是4至10岁,千万别错过而抱憾。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科-邝爱玲)

【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可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欢迎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