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孩子一度生命垂危,硬生生扛过来考入美国大学!这段励志视频一起分享

文 / 周到客户端
2018-07-23 22:48

白血病孩子,跨过了生死线,还成为了一个牛娃,考入了美国大学!

7月21日,27岁的小郭刚从美国大学毕业,就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分享给了帮他生命闯关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主任陈静。

14岁被发现得了白血病,一度生命垂危。造血干细胞成为了最后的生命希望。没想到,小郭硬生生地扛过来了。面对再生的生命,小郭说,“不知道如何回馈那么多人的帮助,他决定用一种更好的方式,成为更好的自己!”于是,他拼命读书,考入了心仪的美国大学。

这周末,小郭将自己励志经历通过视频越洋传回到了儿童医学中心。

80组来自全国各地曾在儿中心成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儿及其家庭回到上海“娘家”,一同分享了小郭战胜疾病的信心。

白血病孩子一度生命垂危,硬生生扛过来考入美国大学!这段励志视频一起分享

■院方供图

他们都是战胜疾病康复的孩子,每个人心情都很不一样。

16岁的小博(化名)与小君(化名)回到儿中心,要接受许多项的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听力、视力、免疫力、智力表现、运动能力等等。“他们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生粘多糖症患者,12年前,他们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并顺利康复。他们回到儿中心进行移植后的长期随访,将为移植技术提供更多的科学参考。”

周到君了解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数突破1000例!

白血病孩子一度生命垂危,硬生生扛过来考入美国大学!这段励志视频一起分享白血病孩子一度生命垂危,硬生生扛过来考入美国大学!这段励志视频一起分享

■院方供图

总体植入成功率为97%,所有异体移植病人5年总体生存率为65%,其中良性疾病5年总体生存率达83%。

儿中心血液肿瘤中心主任陈静教授介绍,造血干细胞是一类人体骨髓中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它不仅可以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还可以跨系分化成其它器官的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救哪些病?

陈静指出,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救助许多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还可以救助一些其它非造血系统疾病,如几乎所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性疾病,以及一部分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粘多糖贮积症、戈谢病、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

由于配型的限制和人体对于“非我”成份的主动排斥,在以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但近年来,随着HLA配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抗排异药物的不断进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并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

目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中心成为全国最大的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之一,积累移植病例数居国内首位,病种也最丰富。

数据显示,自2000年1月1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共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1217例,其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011例,自体移植206例。异体移植中,血液系统恶性疾病45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312例,罕见病212例,罕见病中包括有地中海贫血、各种类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粘多糖贮积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各种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石骨症、尼曼匹克病、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等。

据悉,上海首个“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专项救助基金”正式启动,专项用于救助贫困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移植治疗。

陈静教授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衰竭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三,是欧美国家发病率的2-3倍。重型再障往往起病急骤、常以急性重症感染、出血、贫血等为主要表现,病人多死于无法控制的感染或严重出血,而儿童重型再障的发病率又明显高于成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再障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半相合供者及无关供者的移植也基本取得了和同胞供者几乎相同的疗效,而再障移植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也使得再障患儿接受移植后远期影响较小,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较好。然而,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许多贫困家庭无力承担治疗费用,导致有治愈希望的孩子面临绝境。此次启动的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专项救助基金将为更多患儿和家庭带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