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关注:你不知道的“流感和感冒”

文 / 骨伤的杨张张扬
2018-02-22 17:22

近日,一篇名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章刷屏网络,引发大众思考。无论是谁,在面对疾病时,都显得不堪一击。这篇文章的爆火,也让“好像是感冒”的“流感”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那么“感冒”与“流感”的症状如此相似,到底该如何区分呢?类似情况,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说一下关于“感冒与流感”的那些事儿,告诉大家“感冒与流感”并不可怕,只要正确认识,我们就能泰然面对。

得了流感一定要去医院吗?

首先应该分清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1.普通感冒

主要表现为鼻和喉部灼热感、鼻粘膜红肿、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也可出现,但全身症状相对较轻,通常不发热或轻中度发热(体温<38.5℃)。

普通感冒传染性较弱,季节性不明显,病程相对较短,多呈自限性,多数患者1周左右即可痊愈,约四分之一的患者持续2周,在治疗上主要以缓解症状对症治疗为主,可自行使用解热镇痛药物、镇咳药物、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等,通常不需要医院诊治。

但如果持续发热或高热、咳嗽、咳痰或出现鼻窦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或服用药物后症状不缓解,应及时医院就诊。

2.流感

多表现为高热(体温常>38.5℃),畏寒、寒战、身体不适、鼻塞、流涕、头痛、肌痛、咽痛、咳嗽、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重

流感引起的呼吸道并发症也较为常见,如鼻窦炎、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肺外并发症罕见(脑炎、脑膜炎、脊髓炎、心肌炎、心包炎、肌炎、中毒性休克等)。

流感通常具有明显季节性,传染性强症状通常持续2-4周,出现并发症时病程会显著延长,病死率明显增加

如果临床表现高度怀疑为流感,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建议遵医嘱完善检查及治疗。

哪些感冒很紧急?

一般来说普通感冒不急。无并发症的普通感冒一般 5-7天后可痊愈。

老年人、儿童易出现感冒并发症

若伴有基础疾病的普通感冒患者则临床症状较重、迁延,容易出现并发症,使病程延长。尤其是空巢老人增多,就医不便一定程度上延误了病情。

小儿因为气道短,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极易引发下呼吸道感染(肺炎)的发生,所以需要小心。

年轻人注意心肌炎

感冒反复发作会并发心肌炎。当出现气急、胸闷、心慌、头晕、眼花,或者漏跳、心跳到嗓子眼、揪心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若出现浮肿、无法平卧、胸部憋闷、夜间突发气急、小便稀少,则警示出现心力衰竭的危险信号。

另外,年轻人还应警惕那些症状类似感冒的严重疾病。急诊曾接诊一位年轻女性,因低热伴乏力3-4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高达数百万。最后,确诊为白血病。

3种情况要当心

感冒三天以上,吃了家常抗感冒药物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包括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

老人和孩子,自身抵抗力差,出现高热、意识淡漠等;

青壮年出现胸闷心慌气急,还有乏力尿少伴脸肿需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等。

总结一下:普通的感冒一般不急,没有并发症的也不急,一般3-5天即可好转。抗感冒药物可以改善鼻塞流涕等不适症状,并不会遏制病毒。有些情况下貌似感冒却很急,老人孩子要当心,感冒掩盖下的其他重疾要当心比如病毒性心肌炎、白血病等等。

感冒了,肺炎不能忽略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这些病毒少数情况下会导致肺炎。

肺炎的感染

随着医学进步,检测诊断能力的提高。目前发现病毒性肺炎占社区获得性肺炎15%-28%,成人病毒性肺炎中流感病毒占第一位,其次有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儿童病毒性肺炎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占第一位,流感病毒占第二位。

有些表现要警惕

出现肺炎后病情比上呼吸道感染表现要严重,即由“感冒”转为“肺炎”,或者说感冒有了并发症。

和其他病毒相比,流感病毒出现并发症的比例高,因此导致的危害更大,表现为少部分患者在出现症状一周左右的时间,病情不但没有自限,反而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加重,痰中带血,咯血,甚至气短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有基础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也可能导致患者的基础疾病加重,出现心、脑血管等并发症。有这些表现患者为重症流感,需要早期识别,早期进行医疗干预。

以下情况要注意

这些情况的患者可能会由“感冒”转为“肺炎”:包括:≥65岁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以及孕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等;糖尿病;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肥胖者。

因此,了解了呼吸道病毒的致病性特征我们就不需要害怕恐惧,包括流感病毒在内的呼吸道病毒,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轻症的、自限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可以对症治疗,居家休息隔离。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少数的重者患者,如有上文提到的危险因素,或者在发病一周左右时间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咳嗽加重,痰中带血,咯血,气短等症状的患者,要及早到医院就诊。

附:预防感冒小贴士

讲卫生,勤洗手,喷嚏咳嗽遮鼻口;

强锻炼,多休息,睡眠增强抵抗力;

开开窗,换换气,密闭场所要少去;

高热淡漠要当心;

体弱年少打疫苗,胸闷尿少早治疗;

保健知识要记牢;

劳逸结合莫疲劳,身体健康万家笑。

来源:京医通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