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过年还是陪孩子过年?-回答家长提问
1
光棍儿过年最轻松,什么都不用准备,不用操持,除了现在会被人问婚姻收入等尴尬问题外,只要开心地享受生活就行,愿意出门访客拜年还是愿意在家睡足七天,最终是由自己决定的。
一旦拖家带口,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麻烦就来了。例如,我收到下面这位家长的提问:
曲老师,您好!跟您咨询个问题:眼下马上就要过年了,又是和各种糖果和七舅老爷二大爷喜相逢的时刻,每次这种大家庭的聚会,就是各种破坏底线和原则的开始,睡觉时间和饮食原则以及接人待物上面都会被长辈干预,也会被其他同龄孩子影响,大过节的也不好在孩子的问题上跟亲戚长辈争或执,但是每一个春节过后孩子的规则重建真是让人无比头疼,你觉得春节这种特殊时期是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要适当的采取些什么手段来干预一下?
听起来很熟悉吧,我们小的时候就是因为过年的经历,深刻理解了什么叫乐极生悲。现在为人父母,知道了当年家长的难处,也是进步。以前总有家长问具体的办法,今天给大家列出的,全是具体的办法:
办法一:既然管起来那么难,特殊时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你顾虑的是过节后孩子的规则重建,这个可以提前预防一下。你睁着的那只眼要告诉孩子,这是非常时期非常环境中的非常方式,过完年回到自己家,一切得恢复常态。一般说来,三岁以下的可能无法预见未来,四岁以上的就多少会明白你的话的意思。虽然当时孩子未必能够收敛,节后也未必能自觉恢复常态,但是你有言在先就不同了,重建时一旦有冲突,孩子也明白不是无缘无故的。
其实您的顾虑是有些多余的。过年就是在惯常中有一些特殊,紧吧多时来几天放纵。大人们尚且破些例,让孩子们多一些不同的体验,知道世界时事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自然的对社会的了解。至于说坏了规矩、节后重建,很多时候,规矩就是要碰了、破了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规矩以及知道为什么要有规矩。
办法二:用肢体语言、表情动作来干预。趁老人看不见,板起脸来,威胁的眼神以及咬牙抿嘴等等……一般说来,3岁以上的正常孩子都能领会你的意思。至于孩子有没有收敛,取决于平时你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你的威信程度。很多时候,没有说出来的话才更有影响力,一说出来,张力就减弱了一半。
这个办法你要注意的是,不一定立刻见效。既取决于平时的积累,也跟当时的环境、老人溺爱程度、孩子年龄大小等有关。你要小心的是,一旦你决定干预而又干预无效,你会被自己的挫败激怒,原来中等程度的时间有可能被你上升为大事件,那么孩子是有些冤的,老人反过来干预你也就有理有据了。这个办法要见好就收,或者能够接受失败。
办法三:管孩子+捧老人。你干预的顾虑是长辈会反干预。长辈为什么会反干预?因为你暗示他们做的不对,你逆他们的道而行。所以,你要做的是两件事,一件是管孩子,另一件是安抚老人,而不是反驳老人。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孩子,知道你妈(爸)为什么这么优秀吗?都是因为小时候你姥爷(此处可用爷爷、姥姥、奶奶、二大爷、七舅姥爷等替代)管得严呐!现在轮到你了,不用他们亲自动手,我来!你给我记住喽,blablabla自行发挥。”这种说法还顺带夸奖了自己,一石三鸟。你也可以这样说:“孩子,这要是我小时候,早就被(长辈称呼)一脚踹门外边去了。现在(长辈称呼)这么惯着你,是因为太爱你了。他的爱我们领了,管教不能松懈,因为他早就说过,这才是真的为你好。你给我听好喽,blablabla”。
这个办法虽然皆大欢喜,却不是每个家庭都做得到的,老人不能太倔太“太上皇”,你们跟老人的关系要比较平等,能开玩笑,也愿意开玩笑。在很多家庭里,看到老人宠惯孩子,你们自己的不公平感和委屈感先冲上云霄,肚子里念叨:原来你知道疼孩子啊!我小时候你为什么凶神恶煞似的?一辈子你就跟我较劲,我管孩子你还拦着……如果你真的有这种想法,那么,除了躲开,眼不见心不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不妨吐一吐你的委屈—
办法四:管孩子+说老人,坦白一些。我们中国人最害怕冲突,所以总是躲着冲突。事实是,矛盾冲突一定是无处不在的,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而且因为总是躲,反而没有锻炼出来应对冲突的本事。至于为了孝心或者什么的压抑自己就更是要不得,因为一旦爆发就来个大的。不如及时地解决各种小冲突。例如,你可以这么说:“我小时候要是这样你们早就管了吧?现在也管管啊,这才是为孩子好啊。”或者“你们不可以这么双重标准啊。你们自己的孩子就管得好,别人的孩子你们就不负责了是吗?”甚至语气可以更不满一些,根据你们的关系状态调整。
这个方法为什么少人用而是都自己压着?因为我们都太想当好人,都太希望十全十美。成熟的人必须能够接受世上没有完美的事,而且要能够一人做事一人当。如果你把孩子的规矩放第一位,那就要保证这一点而可以牺牲一些其他的;如果你把阖家欢乐放第一位,那就在这几天放纵一下孩子。怕的是选择了方法一,但心里对长辈不满;选了方法四,认为自己是被逼才发脾气的。最忌讳的是,你和长辈的积怨用孩子做载体发泄出来,故意用孩子来说事儿、较劲。
上面说的这些方法适用于4-12岁的孩子。3岁以下的小宝宝还不懂事呢,可塑性强,尽量用方法一。13岁以后的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2
前面这位家长的提问我见到的较少,问的比较多的是对孩子过年的各种担心,例如微信微博上已经到处在转的不要让人亲孩子、不要给孩子吃太多零食等等各种警示,以及类似这位家长的说法:“同感春节超级恐怖,串亲戚不会因为宝宝来了就收好水果刀什么的,更要万分小心”。
对于三岁以下的小宝宝,妈妈爸爸要主动加分小心。亲戚家不仅有没有收好的水果刀,桌角也不会套上防撞角,甚至可能当着宝宝抽烟。我们不能期待他人或者外界与我们预想的一样理想,我们可以选择的是自己的行为。如果宝宝太小,那就先不要去走亲访友。如果要带着宝宝出去,你要多操心安全等内容。这是做父母的指责所在,而且也就最初的三年要最用心。
等到孩子四岁多了,成长就是见多识广的过程。如果在亲友家见到从没有见过或摸到从没有摸过的水果刀,倒也涨了见识和经历,不白走了趟亲戚。
至于不要让人随便亲宝宝,不要让人逗宝宝、耍弄宝宝等等,不仅是过年要注意,平时也是一样要走心的。如果你真的特别担忧,那可以选择不出门。如果你真的听人劝,在宝宝的推车上贴上“请不要亲宝宝”的字条,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最好你能反思一下自己的这些担忧,哪些是有道理的,哪些是小概率甚至极小概率的,哪些纯属你过于焦虑或者被忽悠的焦虑了。
3
不论是心大还是焦虑,都还是想着怎么带孩子过年。我前一阵子接到的一些家长提问,大多是如何陪孩子过年:如何给孩子安排一个有意义的年、如何让宝宝过一个真正的春节、如何教宝宝过年的礼仪、如何给孩子讲春节的知识挑选关于春节的绘本……
这些问题我就不回答了,网上多得是。
但是,我要提醒一下提这些问题的家长,您是真心感到这些是问题,还是被营销号忽悠的感到了困惑?必须强调的是,以上这类问题,是有误导的问题。
首先,孩子的学习不是只有课本知识,还有社会知识,例如如何过年、如何走亲访友当客人以及接待客人当主人等等。学些的方式除了上课一样被教育,更多的,尤其是社会学习方式,是跟随种的体验和观察模仿。而以上这些问题暗示的是,孩子要被当成待填的鸭子,你要主动去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忽略了孩子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过程。例如,常有家长感叹“我们没有教孩子这些,孩子怎么就这样了”,就是误以为只有你教了孩子才会。
其次,把孩子当成了全家生活的中心。有的家长强调我们家不宠孩子,但是却把孩子的事排在第一位,过年、旅游、外出吃饭等等全家项目以孩子的需要为主,这就是宠溺,不是只有随便孩子吃喝给孩子买各种零食才叫宠溺。
前面说光棍儿过年最轻松。一旦成了家,就要考虑配偶和自己两个人、两个家庭的安排;等有了娃,就要考虑三个人了,如何以家为单位,做到双赢、三赢,单独考虑一个成员是不合适的,除非有特殊情况,例如今年是爷爷八十大寿,或者孩子今年中考初寒假有补课,或者有某个成员生病等等。
以孩子为中心,特别焦虑孩子的事情,总想着教育孩子而且方式单调刻板的家长,因为孩子的到来而打乱了自己的生活和世界的家长,你首先要审视的是,你自己怎么了?除了孩子,你的其他情感关系与社会联结都不愉快吗?除了孩子的事,你的其他事都处理不好或者没有成就感吗?你是特别对自己的童年成长有遗憾所以要变本加厉的给与孩子吗?如果是这样,你的首要任务是搞定你自己的生活和世界,搞定你自己。
4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伴着锣鼓点儿和音乐,一个童声脆脆地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这首歌大家都听过吧?红包,广东人叫利是,本来是过年的彩头,派发出去的越多,说明被拜年的次数、被祝福的次数越多。不提过去,就是现如今,我读到的资料说,在广东一个红包里也就是一两块钱,五块十块是大红包了。好不叫人羡慕!因为在北方,过年给红包,尤其是给亲戚孩子的压岁钱,要几百上千了。我见过最富裕的一个孩子,16岁的时候,积攒的压岁钱已近百万。她妈跟她商量能否用这些钱作为留学的费用,被她坚决拒绝了。
这种大红包已经成为很多人家的负担和感情债,也是常见的夫妻吵架原因之一,我们家给了孩子多少,你们家给了多少等等。这些本文暂且不论,我们来回答一下家长的问题。家长一方面也不想给孩子这么多的压岁钱,但是另一方面,别的孩子会炫耀,会造成攀比,她又不想孩子太自卑。怎么办?
这个现象或者问题解释了“养大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这句话。孩子是在家庭、“村庄”、国家这些小环境、中环境、大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的社会性养成无法脱离这些社会环境。不要说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也仍然挣扎在一方面依存于社会,另一方面又对社会不满、希望改造完善的纠结中。
对于压岁钱我没有标准答案。“妈妈给你先存着”可以;给一点儿花也可以;不给或者大多数不给,告诉孩子妈妈也大把地给别人了,交换大额压岁钱是大人间的人情游戏,也可以;主动发起并带领亲友圈“小额红包快乐年”运动也可以。所有做法都有利有弊,我们一不要想着十全十美,二不要过于担心我们的一个做法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成长。要相信孩子是不断变化的,成长是个过程不是只说一说好听的。
5
带孩子过年,如果真的看重年的意义,而不是放了个长假而已,我个人有以下四个想法:
1. 节奏。汪曾祺先生写文章回忆当年下放在农场劳动,为一个普通农工记了一笔。我在国外手边没书,只能凭记忆转述。大意是这位农工每半个月或二十天,就请一天假,并不回家(家太远,一天假不够回去),只是这一天起得晚点,坐在炕上吸会儿烟,想一想自己的事情,理一理自己的东西。一句话,就是闲散一天。我的理解是,这个人很会把握生活的节奏。不对,是很会把生活过出节奏来。年节的设置,就是为了给沉闷生活带来些别样的音符课色彩吧。在我们,常常是被节奏带着走的,放假了就放假,过年了就过年。如果我们能够转一个身,不是被节奏带走而是自己来带动这个节奏,我们的精气神、我们的日子、我们自己和自己周边的人,就都会变得不一样。所以,是我们到时间了不得不过年,还是我们主动安排好这个年,不一样。
2.仪式。关于仪式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心理行为,有太多的书可以参考,这里就不多说了。洋节吸引人多半是因为那些节所附带的各种固有活动,大家共同参与,既强化凝聚力归属感,又显出各家各人的特色和心思。春节是旧历年,岁末年终,辞旧迎新,不要只顾着吃,尤其是在如今吃已经并不稀有并不难得的情况下,在穿新衣也并不令人向往和激动的现实中,如何赋予年一个特殊的意义以便让自己感受到过年带来的感动,是每个家庭自己的设计。设计好了,就会更加增强归属感和成员间的联结,强化共同的记忆,而不是胡吃海塞、烟消云散。
3.雅趣。祭天地供祖宗之外,以前的文人讲究岁朝清供,一盆刻过的水仙,一碟清香的佛手,一个文玩,一幅字画,都可以。给自己一个清新脱俗的好心情,期待新的一年真的带来新气象。即便是不识字的妇女,自己绣的一方手帕或者串的一个珠花,也都是带有心思的寄托。过年,有的时候就是自己哄哄自己。越是网络虚拟时代,越是趁出你的内心是否空虚,越是需要推动自己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看得见摸得着,而不是一切都在手机中。
4.传统。孩子一定会问你很多什么问题,为什么有两个新年,为什么要放鞭炮,为什么要拜年,为什么我们现在不祭祖了……不给讲过去还好,只怕越讲疑问越多。过年的时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梳理时间,看看我们走了多远,抛弃了什么,保留了什么,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这背后涉及的是我们的身份认同,一个对于青少年尤其重要的议题,在海外华人群体中尤显突出。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属于哪个群体,我将要变成什么样,关键是,这一切我喜欢不喜欢?
这些话题看起来好像很沉重,其实每个人都清晰或者不清晰地在思考、在总结、并在行为中表现出了你的思考和结论。那么,与其潜意识地、模糊地思考和总结,不如清晰地直面它们,尤其对十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清晰地去关注,清晰地听到父母的想法,会有助于他们自我认知的建立。当然这里会有意见的不一致和做法的矛盾和冲突。前面讲过,不要害怕冲突而躲避讨论。尤其是我们中国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我们如何去认同和定位自己,是一个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影响了并且会继续影响我们几代人的自信、自尊和自我价值。
6
过年,我们要集中承担多重社会角色:主人、客人、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兄弟姐妹、同学故交……如何在这些角色中转换自如,有的人说,听起来就累。累,是因为你前些年缺乏锻炼。如果真的成熟了,会很享受这些角色带来的不同乐趣。
过年的乐趣,也就在于各种事情各种情绪各种期待和糟心集中爆发。带着孩子一起体会吧,不必刻意做什么也不必刻意不做什么,孩子将自然地社会化、自然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