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在北京是假装生活,可谁的生活不是瞎几把过过
眼看都要八月了,自从老中医爸爸告诉我大暑以后禁寒凉的食物可以事半功倍的养生,我就每天坚持吃两根冷饮,中年的叛逆标志着我离更年期越来越近,沉沦中带点积极、积极中带点养生、养生中带点堕落。城市大街上都是男女黏湿的身体,知了拼了命的吼叫,似乎也在像我之前为了抓住青春的末梢而奋力的焦躁,听说它们也只是在求偶。这些都让我想起你在多年前的五月里给我泡的一杯春茶。南方有嘉木,郎心在天涯。我离开你,是三年零三天,是每夜闭窗时一场悄无声息的风雨欲来。想起爱过的人,在一起都像末日偷欢。因为不缺日常饱足,这才一心把所有的爱当成飞来横财。
我的矫情还没咽下,就被一篇题为《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刷屏。我不懂什么叫“假装在生活”,我只知道,谁的生活不是瞎几把过过。
你说北京没有人情味,哪不都是这样?
“钱多装逼不热情”,不是属于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类人的标签,而是普罗大众的画像。有钱装逼没毛病啊,没钱装逼才是病。
城市化的冷漠往往带来的是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因为你不管干什么都不会有人注意你,你可以尽情优秀你的优秀,落寞你的落寞,大家都很忙,没空搭理你。
用我家乡富二代刘公子的话说:在北京你算个屁啊!而他有钱的程度在我们家乡几乎可以达到手眼通天的程度。
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要抨击在北京有五套房的人呢?他们就是很牛逼啊,不像我,道理我都懂,可还是过得不如有五套房的北京人。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五套房还要强调“努力”,我从来不觉得“努力”是一个褒义词,它只能透露出你天资不够,后天不足,老子不拽的现实。
本地人的优越感无处不在,这不仅仅是北京土著才有的。印象很深的是,我上的高中是市重点,除了学霸就是靠山爸,我好朋友长得美学习也不差,是老师眼里保二争一的好学生,但只是一个普通单亲家庭的姑娘。高三的时候,她和一个副区长的儿子谈恋爱,班主任找到女生谈话:人家男孩上小学就安排好了工作,你和人家怎么比,还不得靠自己努力学习,出人头地。后来,他们分手,女孩靠努力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又靠努力考上了公务员,而男孩毕业以后就成了公务员。
现实就是,你长得美,可是他老子有关系;你是学霸,可是他老子有关系;你工作突出,可是他老子有关系。
来北京的第三个年头,我有过一次深刻的思考:到底要接着北漂还是回家养老。父母希望我回去,但是当时临近退休的爸爸告诉我,要想安排工作恐怕有难度,不行就跟着他开始学医。可是我家乡的同学都已经在政府部门悠闲度日,独独我干起个体户?我说算了吧,还是留在北京,好坏也无大碍。
我爸爸也不是贪官污吏,我妈妈也是良家妇女,我也没有少奋斗十年的上流关系,所以北京会给我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对,是相对公平。天底下除了不公平是公平的,其他就没什么公平可言。
而我那些曾经自命不凡的日子,在上下班的人流中慢慢消失,在多年以后一笑了之……
至于没有人情味,我更能体会。出门在外的我,早已不会在爸妈面前哭,怕自己哭他们比自己还难受;至于朋友,好不到那份儿上怕哭完情分就完,真能交心的你也不想平白无故给他添堵。我最近几次的情绪崩溃,几乎都是在不熟人的面前。当代人大多这样,熟人面前装坚强,当着陌生人的面才敢把绷着的弦松下来,最好还要大哭一场。反正我们不熟,谁也不认识谁,你不用为我的痛苦负责,我不用为你的尴尬负责,哪怕之后天崩地裂——鼻涕一抹,从此江湖不见就好。
所以,你的自我保护就会让你避开亲密情感而找其他宣泄口。怨不得别人冷漠。
北京其实是外地人的北京,哪不都是这样?
在我的家乡,也有很多外地人,他们从事着本地人不稀罕干的工作:卖早点,扫大街,捡垃圾……我们市的重点中学里,也大多数是本地的孩子,只有少数是从下面的县镇考上来的,这和北京的状况一样,永远都是地主享受地主之益,对,就是:利益的“益”。
我现在回家也不认识很多地方,哪个城市都一样,迅速发展,城市里的人往更前线的城市走,腾出地方给其他低于你城市标准的人来寻求发展。我们县镇的往市里走,市里的往北上广走,北上广的往国外走。
最后,我现身说法告诉大家活在大城市的好。
像我,还以为粉丝会挺我,直到看到自己的每篇文章阅读量不过百,我才相信,大城市的人还真是忙,你以为他关注你就是喜欢你,其实有可能他只是手滑误点或者发现一个傻逼过的好惨才来围观哈哈哈。
像我,以为心上人也喜欢我,直到后来对方就不爱回我信息了,不回信息的原因有很多,比方说需要回别人的信息,或者别人在场不方便回信息,或者把我删了看不见我的信息,都有可能。有一度我认为我喜欢的人也是真的爱我,后来发现他跟别的年轻女孩也聊得非常热络。
像我,如果在这样的晚上狂喝酒,就会变得醉醺醺,开始给人乱发信息,别人就会认为我是一个长期嗜酒的女疯子,认为我活该,或者拿我警告自己的女友,作为一种反面教材。我还有可能不受控制乱发状态,第二天醒来感觉有点尴尬,但是第二天醒来感觉尴尬的事情太多了,就习惯了。
随便哪一件拿出来在小地方都有可能成为人们的下酒话闲八卦,但这里没有,我仍然第二天挤地铁转公交,上班,加班,挨骂,气哭,夜深以后独自一个人回家。想着“不要在别人跟前哭。到家后就是一个人了,可以尽情的哭了,忍一忍。”可是到了家以后,关上门,换上拖鞋,倾斜着半躺在沙发上,却突然又没有了哭的感觉。
这篇爆文已经被删,原因不详。但争来争去,终究是为了探讨“到底怎么样的人生才算是人生赢家”。大家为什么就不能活的宽容一些,对自己也对别人。
我讨厌关于人生的粗暴概括和对成功的定义总结。国人善于吹嘘的人生成功学都是一种对生活的亵渎,或许有职业成功学,婚姻成功学,教育成功学,但这些拼凑在一起依旧不是人生。人生的成功可以是某个童年的午后看蚂蚁,夏天暴雨时候吃西瓜,在上课走神看暗恋的对象,以及和不爱的人离婚,不充满恐惧地死去或者不假思索的拒绝。细小而具象。
在40岁之前待在大都市能够不断自我重建刷新三观,还会告诉你请保持自知之明,这些都会不断指向和更加坚定你去崇智和拜金。这没什么不好和羞于启齿,只有它们才能够抵抗孤独感。至于生活哲学和人生的思考,那是有钱之后还能调动所剩无几的精力去扮演的故事。
我喜欢北京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个城市里你永远可以期待人群中的真爱,人群不会辜负你。这是一座充满自私和有那么些瞬间可以克服自私的单身之城。在这里,我31岁还单身,一点都不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