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医术 患者为先 宋爱莉守护女性乳腺健康
3月4日,山东省中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门诊,指针指向12点46分,在送走最后一位就诊患者后,宋爱莉来不及片刻休息,她走出诊室径直向病房走去——下午的手术马上就要开始了。
提起宋爱莉,无论是同行还是患者,无不竖起大拇指。30年前,独具慧眼的她,敏锐地捕捉到医学发展的方向——精准医疗、专业细化,并及时把握发展的机遇,在省内率先创建了首个中西医结合乳腺甲状腺特色专科。在外科医生岗位上,她一干就是四十余年。
▲“赶时髦”的她,紧跟发展步伐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1986年,当时在大外科已经工作8年的宋爱莉,觉得应该尽早出去开拓一下眼界,充实一下自己。于是便决定将刚四岁的儿子交给在外地当兵的丈夫,提出到上海去进修学习,也就是在这一年,未来的方向和目标就像一盏灯在心中渐渐明亮起来——建立山东省中西医结合乳腺甲状腺特色专科的目标萌生 。
在岁月的流转中,一个人学识的不辍储备及经验的不断积累,还有对未来方向和目标的精确把握。
进修回来后,她向自己的老师尚德俊教授提出要将乳腺病作为自己今后的专业方向,开设专病门诊。经过几年的精心筹备,1989年,山东省首家独立的中西医结合乳腺甲状腺特色专科成立。
万事开头难,科室刚成立的时候,条件简陋,需要与男性病科共享一间诊室交替使用。随着科室在社会的影响的扩大,口碑越来越好,患者迅速增多。
身边的人都说宋爱莉“赶时髦”,她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紧跟国际先进发展步伐,人家有什么新技术,宋爱莉总会第一时间学习开展。
宋爱莉积极引进、抢先开展先进诊疗设备和新技术,乳腺远红外线扫描仪是科室购置的第一台设备;2000年前后得到省领导的关注专项拨款,经过大连医科大附院等省市考察论证 ,本科室购置了山东省内最早一台美国数字化模拟乳腺钼靶摄影及立体定位穿刺活检系统,相继引进科室专用B超、微创介入穿刺切割活检系统、乳腺导管光导纤维内窥镜、空芯针穿刺枪、多功能红外线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并均集中安置在乳腺甲状腺专科门诊,形成不用走出科室,就能完成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她实现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即方便医生操作又扩大技术视野,即方便患者就医又完善服务环境的“一站式服务”鲜亮优势的建科理念,也成为当今全国两腺外科发展的主流。
▲把目光投向“保乳”领域
在科室病人中,乳腺癌患者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把乳房切掉是一种特别痛苦的经历。近年来,宋爱莉把目光投向“保乳”领域。她相继开展乳腺癌保留乳房、乳房整形、甲状腺癌功能性清扫等手术,重视乳房外形美观、术后的功能恢复及围手术期康复治疗。
“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手术,生存期、痊愈率高于根治手术。”宋爱莉说,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了解的不断深入,乳腺癌治疗理念及治疗模式也都在转变,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术后的乳房重建手术逐渐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的重要补充,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2020年8月15-16日,宋爱莉团队与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整形外科李赞教授团队联合完成了4台乳房重建手术。这4台手术分别是乳腺癌I期,II期腹部游离皮瓣(DIEP)乳房重建,II期扩张器取出+假体置换乳房重建,乳腺癌改良根治+I期带蒂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手术。
这是山东省首次单日完成2例腹部游离皮瓣(DIEP)乳房重建,标志着宋爱莉团队肿瘤整形技术在乳腺癌I、II期乳房重建上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时光荏苒,当年那个立志为病患,为学子奉献终生的风华正茂的青年女医生,早已成长为一位声名扬齐鲁、业界知名的专家。为了病人的健康,为培养更多中医传承事业接班人,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她总以奋进者的姿态站立。
2003年获第一批“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称号。2013荣获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当年又分别获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宋爱莉传承工作室”、“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宋爱莉传承工作室”专家荣誉。
走过了40余年的风风雨雨,在宋爱莉的心里,她还是那个刚刚踏入医院的青年女医生。宋爱莉表示,一路走来,感谢医院的关爱,感谢同事的支持,感谢患者的信任。“我们要不断跟进新技术新思路,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疾病这条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专家简介:
宋爱莉,山东省中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创始人、学术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十大名医、教学名师、优秀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导师、全国 “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曾任国家精品课程、山东省四个五年计划重点学科、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等。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年。擅长乳腺甲状腺及疮疡病诊治,技术全面,经验丰富,主持参与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及自然基金与博士基金等研究课题16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专利1项。编著教材及专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培养硕士80余名,博士18名。
通讯员:魏峰 张文静
晁玉萍 鞠鹏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