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患上卵巢癌,女儿要不要去做基因检测?|国际卵巢癌日
女性恶性肿瘤中哪一种致死率最高?很多人以为是乳腺癌或宫颈癌,殊不知,正是被称为“沉默杀手”的卵巢癌。
今年5月8日是第七个“国际卵巢癌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妇基会”)在北京举行“暖巢行动”总结发布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吴令英教授指出,目前大众对于卵巢癌的认知仍远远不够,关于癌症基因检测市场也有诸多不规范的地方。
7成卵巢癌确诊已是晚期
卵巢癌的致死率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的榜首。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新发卵巢癌患者约5.2万多例,死亡2.2万多例。
由于缺乏早期特异性症状和有效的筛查手段,七成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已是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40%,因此卵巢癌也被称为“沉默杀手”。
吴令英教授介绍了临床遇到的一个故事:一位父亲觉得正在上中学的女儿最近发胖了,就开玩笑地拍拍女儿肚子,一拍之下觉得不像脂肪,去医院做B超检查,发现是卵巢癌中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由于早期发现,治疗效果很好。
另一个反面的例子是:一位患者以为自己长胖了,就拼命减肥,直到晕倒送医院,才发现是晚期卵巢癌。
“这也提醒我们大众,如果发现腹部突然长胖,食欲不振等现象,要引起警惕,多加关注自己身体。”
癌症基因检测适用于高危人群
在发布会现场,一位患有卵巢癌的妈妈查出BRCA基因突变,她纠结是否要让20多岁的女儿去做基因检测。
吴令英教授指出,关于癌症的基因检测涉及很多伦理问题。
“一方面,对癌症患者来说,基因检测结果对于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非常重要。而在直系亲属中有两人以上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的高危人群来说,做基因检测提前预防也很有必要。”但另一方面,基因检测并非适用于大众的癌症筛查手段,不能过度商业化。“让大众都去做癌症基因检测,既浪费资源,也容易给检测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吴令英教授指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80%都不存在基因突变或目前的条件下检测不到突变,根本没必要做基因检测。成年女性只需要每年做一个健康筛查,如B超和妇科检查等即可。
吴令英教授指出,即便检测出有相关基因突变,预防性切除手术也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过早切除卵巢会让患者提前进入更年期,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国际上对于未成年人做癌症基因检测有伦理限制。“像上述患者纠结女儿要不要做检测,我的建议是目前可以不必做,但每年定期做好健康筛查。”
“暖巢”行动资助贫困患者
卵巢癌极易复发,近70%的患者会在1-2年内复发,甚至多次复发,令患者备受折磨。并且,长期的治疗也为每一个卵巢癌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2018年5月8日,妇基会联合企业、患者社区等,设立“暖巢行动”专项基金,旨在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增强全社会对卵巢癌及其患者群体的关注。
2019年4月15日,妇基会在觅健平台发起“2019暖巢行动全国卵巢癌患者援助计划”,为20个经济困难的卵巢癌患者家庭提供每户5000元的慈善援助,项目得到了阿斯利康中国、赛默飞和默沙东中国的大力支持。
在5月8日的发布会上,妇基会公布了受助患者名单。妇基会秘书长张建岷表示,未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致力于提高卵巢癌患者的保障水平,改善中国女性的健康状况,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