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科专家:乳房10大变化,预示乳腺癌!
全球每年发生乳腺癌的妇女大概是128万左右,死于乳腺癌的病人大概是50万。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我国,中年女性的发病率增长最快,形成了新高峰。大多为45~55岁。
易患乳腺癌人群
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别是在母亲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那么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
初潮早,停经晚。他们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1~2倍。
单身、晚育、未哺乳。缺乏孕激素的保护,更易受到过量的雌激素的刺激。
高脂肪饮食,肥胖。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1~1.5倍。
长期压力大,心情抑郁。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
乳房出现这几个变化,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橘皮样改变
乳腺癌皮下淋巴管受侵犯,淋巴回流受阻,可致皮肤水肿,但毛囊处皮肤不会随之水肿,于是容易表面凹陷,就像橘皮一样。专家提醒,能引起橘皮样改变的疾病有:纤维腺瘤、结核、纤维囊性增生、肉瘤、乳腺癌及脂肪坏死。
不对称
先天不对称主要是因青春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影响,导致发育敏感强的一侧乳房发育过快,而另一侧乳房发育过缓;后天不对称主要发生在生育哺乳过的女性,喂奶时习惯用一侧乳房,或者喂奶的姿势、方式不正确所导致。
皮肤溃烂
在乳腺癌患者中,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问题,表现为局部溃烂久治不愈,伴大量血性、脓性恶臭分泌。
发红/发热
乳头、乳晕颜色加深、发热,预示可能双侧或单侧乳房内有增生性病变或囊性增生病变,或伴随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
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除了乳腺增生,还有乳腺结核、乳腺炎、乳腺癌等,有的女性内分泌紊乱也可以引起乳头溢液。这些疾病,既有良性,也有恶性,需及时检查。
小凹点
乳房出现"酒窝"是乳房悬韧带受累的表现。而乳房慢性炎症、脂肪坏死、乳房皮下血栓性静脉炎和术后瘢痕挛缩等,都可能造成皮肤凹陷。
深部硬结
如果在乳房里摸到质地坚韧、表面光滑,但增长缓慢,没有其他感觉的硬结,可能是腺瘤。
肿块
生长缓慢、疼痛明显的肿块大多是良性增生或炎症;增长迅猛、边界不清的肿块则需要尽快检查。
乳头内陷
引起乳头凹陷的原因有几种:衣着过于紧束,特别是女性在乳房发育期内衣过紧;乳罩使用不当,过小、过紧,使用过早等;遗传因素。
静脉显现
由于浅静脉位置表浅,接近皮肤,妊娠时以及在乳房病变进展迅速时,如乳房肉瘤,浅静脉可曲张。
女性如何预防乳腺癌
1、 科学补硒
研究表明,硒能促进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使血液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或维持正常,因此临床中给乳腺癌患者适量补硒,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防癌和抗癌能力。一般而言,人类对有机硒的利用率较高,可以达到70%以上,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饮用一杯蒿稀绿茶,补充有机硒,蒿稀绿茶由于产自于中国硒谷之一的紫阳,所以茶中硒的含量非常高,每100g蒿稀绿含15μg硒,长期喝能改善身体缺硒的状况,还可以提高免疫力。
其次,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A、C、E的食品促进硒的吸收。
2、 乳腺癌筛查
对于一般妇女:40岁~60岁妇女,每年一次临床乳房检查(CBE)和乳腺X线钼靶摄片检查(MAM);60岁~69岁妇女,每1至2年一次MAM和临床检查;40岁以下者,每1至3年一次CBE检查;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每6至12个月一次的CBE和每年一次的MAM及乳腺超声检查,必要时可缩短MAM筛查的间隔时间,并增加乳腺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