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原《新闻联播》主播肠癌逝世!留下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文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017-07-17 15:19

据央视工作人员消息,曾主持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社会经纬》的著名节目主持人肖晓琳因肠癌不幸离世,终年55岁。

55岁原《新闻联播》主播肠癌逝世!留下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知情人透露,肖晓琳因直肠癌转移,两周前在美国儿子家中去世。

据中新网,其儿媳表示,肖晓琳于两周前去世,遗言是“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

今年初,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肠癌在大城市高发,发病率居前三位之列,无论男女,发病率均仅次于头号杀手肺癌。

55岁原《新闻联播》主播肠癌逝世!留下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55岁原《新闻联播》主播肠癌逝世!留下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55岁原《新闻联播》主播肠癌逝世!留下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广东地区来说,结直肠癌发病率每年递增4.2%,是世界平均递增速度(2%)的近两倍!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组长、我院胃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汪建平教授介绍,我国结直肠癌由低发趋向于高发,近年来发病和病死的绝对数已超过美国。特别是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正以每年4.2%的速度递增,超过我国平均3.9%的增速,更远超过世界平均2%的递增速度。

事实上,汪建平教授介绍到,结直肠癌是一类预后较好的癌症,按照肿瘤的严重程度,结直肠癌一般分为第I期、第II期、第III期和第IV期。结肠癌和直肠癌Ⅰ期5年生存率分别可达到92%和87%。

那为何还经常见到以下的新闻呢?

王均瑶:2004年11月10日,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被称为胆大包天第一人的均瑶集团董事长因患结肠癌在上海逝世,享年38岁。

杨德昌:中国台湾著名导演,因结肠癌于2007年6月29日在美国病逝,享年60岁。

陈鹭芸:女篮前国手,2015年12月因结肠癌去世,年仅38岁。

陈习娟:著名斯诺克球员丁俊晖的母亲,今年1月因直肠癌去世。

就连我们熟悉的棋圣聂卫平也是直肠癌患者,好在2013年动了直肠癌手术,康复得很好。

55岁原《新闻联播》主播肠癌逝世!留下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确如肖晓琳所言,对于肠癌,我们宣传得还不够!

揪出肠癌,谨记“三步”走

虽然大家都知道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但是,汪建平教授指出,由于肠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且容易与其他肛肠疾病混淆,故常常会被医生患者忽略,故检查肠癌应该按“三步”走,准确查出肠癌。

01

筛查——粪便隐血、肛门指检

55岁原《新闻联播》主播肠癌逝世!留下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汪建平介绍,就广州市而言,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十年间上升了50%,目前已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更令人痛心的是,接近90%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差。因此,患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要尽早进行粪便隐血、肛门指检的检查。

肛门指检

在我国,直肠癌80%以上在距离肛门8厘米以下发生,很容易通过直肠指检发现。这种方法费用低廉、简单可行,医生能触诊距离肛门8厘米内的直肠,可以当做直肠癌常规的筛查办法。但在临床上,不少人特别不接受这种检查方式,一是觉得检查难受;二是让医生给自己检查肛门,觉得尴尬,其实大可不必介意。

粪便隐血

当消化道出血量较少时,粪便外观可无异常改变,肉眼不能辨认。因此,对疑有消化道慢性出血的患者,应进行粪便隐血检查,是消化道异常的早期预警,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大肠癌、息肉、腺瘤)的早期筛查意义重大。

一般来讲,一级亲属(父母、儿女、亲兄弟姐妹)有结直肠癌病史、以往有肠道腺瘤病史、本人有癌症史、有排便习惯改变、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有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均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当然如果粪便隐血阳性也属于高危人群,应做肠镜检查。

02

诊断——肠镜、CEA、CA199检测

肠镜

55岁原《新闻联播》主播肠癌逝世!留下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如果粪便隐血阳性、肛门指检有异常,则建议尽快进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时如果发现异常,则直接取样进行进一步病理检查。对于非高危人群,美国医学界提出,50岁的普通人应该做第一次肠镜。

而中国人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较西方人早12-18年,故也有说法是提倡40岁后做第一次肠镜检查。如果肠镜检查没有发现息肉,可以5-10年后再检查。如发现息肉,则要及时切除并追踪检查。

CEA、CA199检测

55岁原《新闻联播》主播肠癌逝世!留下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CEA、CA199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诊断而言是重要的。汪建平解释,CEA、CA19-9都是和结直肠癌相关的特异性标志物。在未确诊前做可以辅助确诊,但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此项检查发挥的最重要用途体现在排查术后的复发上。

03

治疗前检查——CT、MRI、PET-CT

55岁原《新闻联播》主播肠癌逝世!留下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确诊是结直肠癌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这是过度医疗吗?这是结直肠癌患者常常会产生的疑问。汪建平介绍,一旦确诊为直肠癌,建议将CT作为重要检查手段,并推荐MRI作为直肠癌常规检查项目。

他解释,通过CT和MRI可以进行术前分期,更清楚地判断肿瘤对于肠系膜、周围淋巴结、远处器官有无转移等情况,对于治疗方案的抉择十分关键。其中,CT看肿瘤有无远处转移会更清楚,而对于肠癌尤其是直肠癌,MRI在肿瘤局部浸润、周围淋巴结转移等情况鉴别和术前分期上更有优势,二者结合来看会更为准确。

逝者已矣,但她却给我们留下了警示:要宣传,不要像忽视健康。

汪建平教授也常说第一句话,防治肠癌,最重要的工作是筛查!

作为一直致力于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的我院,从即日起开展基于结直肠癌粪便基因检测的志愿者招募工作:

只要你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

  • 疑似大肠癌的患者;

  • 无肠道系统性疾病病症的健康人群。

  • 年龄在45岁-70岁之间

即可报名参加我们的实验项目,可以获得:

  • 1次免费的粪便基因检测;

  • 1次免费的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

  • 100元交通补贴。

可保你5-10年内肠道健康的体检项目,就这样唾手可得!

备注:报名的受试者是否被允许参加临床试验最终取决于个人实际情况和入排标准,经过研究医生评估符合研究所有标准才可进入研究。研究医生将按计划对您进行随访,您的隐私将得到严格保护。

7月份共有110个名额(已满)

8月份共有110个名额

9月份共有60个名额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联系人:邝老师:13480200744

黄老师:13435200622

【感谢研究所傅新晖副研究员对本文的支持】

本文部分综合自健康时报、南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