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会遗传的癌症,65岁以上与65岁以下相比,发病率相差25倍

文 / 医邦网
2021-04-19 18:32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是恶性肿瘤,但是进展非常缓慢,如果能在疾病的早期发现并加以治疗,疾病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否则,一旦前列腺癌开始快速增长或扩散至前列腺外,病情就会比较严重。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前列腺癌的种种,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

与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前列腺癌目前病因仍旧不明确,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方面。

内源性因素首先是高龄种族及家族病史,是目前已经确认的前列腺癌内源性危险因素,其中年龄是前列腺癌发病的最重要因素,据统计65岁以上与65岁以下人群相比,其发病率相差有25倍之多;其次在不同国家和种族之间,前列腺癌发病率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中北美地区最高,约为148/10万,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发病率最低,约为10/10万,两者的差距约为15倍。

此外,遗传因素也是前列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家族中有前列腺癌患者的男性,发病率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相似的遗传背景。外源性因素包括雄激素及雌激素水平紊乱,均与前列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总之遗传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外源性因素对这种危险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

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

一、详细的病史采集,可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肿瘤的家族病史;

二、直肠指诊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指套有无染血,以及前列腺是否固定;

三、血清PSA检查是前列腺癌筛查,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判定预后最具价值的肿瘤性指标;

四、经直肠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前列腺肿瘤的体积大小;

五、盆腔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显示前列腺包膜的完整性,明确肿瘤是否侵犯前列腺周围组织及器官,也可以显示盆腔淋巴结受侵的情况,及骨转移病灶,在临床分期上有较重要的作用;

六、全身骨扫描,是评价前列腺癌骨转移最常用的方法;

七、前列腺穿刺活检,既可为前列腺癌分级、分期提供病理学依据,又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其中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仍是前列腺癌确诊的金标准。

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5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呈指数性的增加,70岁以上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已经超过膀胱肿瘤,位居泌尿生殖系统第一位。

我国新诊断前列腺癌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而小于60岁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相对较低,据统计,年龄小于44岁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仅为0.01%,45-59岁年龄段增至0.34%,60-74岁年龄段增至2.42%,而大于75岁年龄段其发病率高达3.24%,而且这个趋势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

此外,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呈现显著的地域性差别,港台地区为前列腺癌最高发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其次,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性,大城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前列腺癌会遗传

前面已经提到,遗传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一个一级亲属,即本人的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那么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一级亲属患有前列腺癌,本人患前列腺癌的相对危险性会增至5-11倍。

另有数据统计发现,有前列腺癌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比那些无家族史的患者,确诊前列腺癌的年龄会提前6-7年。需要特别指出的一个问题是,前列腺癌患者群中有一部分亚人群,为真正的遗传性前列腺癌,它的定义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亲属患病,或至少两个为早期发病,这个早期是指55岁以前。

本期医学内容合作者:赵华才 陕西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