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可测癌症?肿瘤标志物的误区,要牢记!

文 / 微检健康管理
2017-07-12 19:04

生命科学自主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 90α (Hsp90α ) 的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注:没说一滴血就可以测出癌症)。吃瓜群众都嗨了,纷纷表示:“如果一滴血就可以测出癌症,那是重大喜讯啊!”

那么,“一滴血可测癌症”真的靠谱吗?

显然看来不是如此,文章内容只是提到“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另外,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早期诊断中是“一定角色”而不是“绝对角色”。至今,全球还没有一个血液标志物能百分百地诊断肿瘤。对此,肿瘤医院表示,“一滴血可测癌症”这种说法不太严谨,过分夸大了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事实上,有人也曾在一次采访中辟谣过,“一滴血可测癌症”这一说法很不准确,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监测肿瘤”。由于射线剂量大和费用较高等原因,CT等影像学检测方法并不适合经常性地使用,因此,肿瘤标志物对于癌症病人预后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具体的监测方法是,癌症病人在传统方法治疗后再采血检测,通过比较人90α含量的变化,来辅助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持续地监测。

一滴血可测癌症?肿瘤标志物的误区,要牢记!

值得肯定的是,热休克蛋白90α检测技术进入临床并成功运用,是肿瘤患者一大福音。在前期临床实验中表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些肿瘤标志物,其表达量的异常升高能早于临床症状,可提示患者进一步检查确诊。但不能太绝对依赖这项检测,因为肿瘤标志物存在非特异性,一些正常组织或良性肿瘤以及炎症反应,也可能使肿瘤标记轻度升高,让测试结果出现假阳性。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简言之就是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肿瘤刺激人体产生的物质。下面,谈谈肿瘤标志物应用的四大误区!

一滴血可测癌症?肿瘤标志物的误区,要牢记!

一滴血可测癌症?肿瘤标志物的误区,要牢记!

误区一:肿瘤标志物阳性就患有肿瘤吗?

肿瘤标志物阳性不一定就是患有肿瘤,若要确诊,还要进一步用CT、彩超等方法检查。目前由于特异性100%的肿瘤标志物还没有找到,每种肿瘤标志物都有一定的假阳性。

假阳性的因素有:炎症性疾病可使一些肿瘤标志物表达增加,肝脏良性疾病时AFP、CAl9-9、CEA水平均会升高;在生理变化如妊娠时AFP、CAl25、HGH和月经时CAl25也会升高。

测定结果被干扰:自身免疫疾病病人体内有大量自身抗体物质,如类风湿因子(RF)就可以与肿瘤标志物抗体发生反应,形成假阳性。

此外,还存在样本溶血、脂血等因素的干扰,被检者有炎症及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时都可以出现假阳性,有时检测结果甚至达到临界值的2倍左右。

误区二:肿瘤标志物阳性其他检查未发现癌症就肯定没有癌症吗?

在健康体检的人群中,常常有些人检查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之后进行其他各种检查却未发现癌症,怎么解释?

一种就是上面谈到的假阳性

另一种是真阳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没有肿块时也有散在的癌细胞,散在的癌细胞或者直径在1cm以下的癌块经超声、磁共振、放射等检查有可能发现不了,但癌细胞在不断分泌肿瘤标志物;

虽然癌症没有形成肿块,但肿瘤标志物可以阳性,这种阳性是真阳性,但其他检查方法无法发现。因此,它的价值在于提示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误区三:肿瘤标志物结果阴性就不会有肿瘤吗?

肿瘤标志物阴性结果不一定表明病人体内不存在肿瘤;

当产生肿瘤标志物的肿瘤细胞数目少;细胞或细胞表面被封闭;机体体液中一些抗体与肿瘤标志物(肿瘤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肿瘤组织本身血循环差,所产生的肿瘤标志物不能分泌到外周血中时,也会出现假阴性的情况;

如果对于高度怀疑或有明显症状的病人,肿瘤标志物检测阴性,则要考虑肿瘤标志物测定体内因素和体外因素的影响,建议进行重新测定,并结合其他检查,具体病情具体分析。

误区四:已经明确诊断有肿瘤就不需要监测肿瘤标志物吗?

在肿瘤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帮助了解治疗效果,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使肿瘤标志物含量降低,否则说明治疗效果不佳;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研究在临床上还可以辅助诊断肿瘤分期,如前列腺癌的晚期病人血清PAP明显高于早期病人,检测血清PAP水平可辅助诊断分期,可以判断预后。

肿瘤标志物含量的高低与预后成反比关系。含量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即使已经明确诊断有肿瘤,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检测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