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这4出汗方式别忽视,它们是癌症来前征兆!
每个人都会出汗,但你是否知道,某些出汗可能提示了身体出现了癌变,如果不引起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出汗的现象可能越来越严重。
第一,盗汗。
说到盗汗,很多人并不陌生,有一句话叫做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很多人常常在睡梦中惊醒,用手一摸后背,湿漉漉的全是汗,因为盗汗太多,常常把被子、床单全部渗湿。中医上认为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西医上最常引起盗汗的疾病是肺结核,但是某些体质虚弱的癌症患者,也有可能会出现盗汗。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碰到过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等癌症的患者出现久治不愈的盗汗。
第二,战汗。
很多人听说过盗汗,但是却不知道战汗的意思,其实非常简单,战汗就是全身战栗后出汗,也是畏寒发热后的一种表现,中医认为战汗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西医认为,高热的情况下,身体为了退热,往往采取汗腺分泌汗液的方式,随着汗液的蒸发,也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降温。
最常见引起战汗的是某些感染性疾病,但是肿瘤患者抵抗力差,容易合并细菌,病毒的侵犯,对于反复出现的战汗情况,如果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就该考虑是不是合并了癌症。
第三,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中医认为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西医上自汗多是由于甲亢疾病所致,但是也有一些自汗,可能与某些内分泌肿瘤有关,比如甲状腺癌,甲状旁腺癌等等。
第四,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中医认为冷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西医上冷汗的发生与某些癌症相关。
我们为什么会出汗?出汗到底好不好?
汗是由汗腺分泌的,汗腺的分泌神经是交感神经支配,是胆碱能神经纤维。汗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体温,运动的时候,血液循环加快,体温升高汗,使体温下降,天冷了,汗腺和毛孔就收缩,不再流汗,防止体温散失。
中医认为出汗利于排毒,如果出汗减少或者过多,变得很不规律,那么身体的新陈代谢就可能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