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转移早晚,受手术方式等4因素影响,要警惕无痛肿块等5个症状

文 / 中医内科王燕医师
2020-12-23 18:50

癌症人人惧怕,而更害怕的,是被医生告知已经发生转移了。因为癌症一旦转移,那么就意味着患者生存时间的显著缩短。转移之后,身体很快就会被消耗,病情很快恶化而死亡!

所以,对于癌症来说,早发现、早治疗,赶在转移之前进行规范化的治疗,防止转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癌症为什么会转移呢?我们怎么样做才能尽量的避免转移呢?


一个特性,使得癌症容易转移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各个组织的细胞的更新生长都是有规律、有限度的,细胞的增殖生长和凋亡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所以各个组织不会发生异常的肿大等问题。

而对于癌症来说,细胞就是失去了这种制约机制,细胞的增殖速度快,而且不受控制,几乎可以无限制的增殖下去。而且肿瘤细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在体内发生移动,通过淋巴液、血液为通道,向远处发生转移、种植。甚至有的肿瘤细胞,可以在肺的气管里发生气腔内播散,在胸膜中发生胸膜种植,几乎就相当于是自然界中的蒲公英种子,落在哪里就长在哪里。


癌症转移速度受4个因素影响

虽然说癌症大部分都会转移,但是转移的早晚,转移的速度,是受到一些因素影响的!

第一个影响因素:癌细胞的分化程度

所谓分化程度,就是指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差距,和正常细胞差距越大、分化越低,恶性程度就越高,越不受控制,越容易转换。

所以如果被诊断为分化程度低的肿瘤,那么转移的可能性就更大、就更早,要更早进行治疗,防止转移。


第二个影响因素:癌症所生长的位置

一般来说,如果癌肿长在了血管、淋巴管丰富的“交通要道上”,那么转移的速度和时间就会更快、更早。因为丰富的血流和淋巴回流,给癌症细胞的转移提供了便捷的通路。

第三个影响因素:患者的身体状态

癌症转移,其实也和免疫力的强弱具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免疫力强的人来说,血液、淋巴液中出现了癌症细胞,会有比较大的几率被免疫系统发现、清除。如果免疫力低,那么被发现、消灭的可能性就比较低,就更容易转移。


第四个影响因素:手术是否切除干净

对于已经经历过手术治疗的患者,是否复发,是否会在远处转移,与手术时切除的是否干净,是否有癌细胞残留,是否有癌细胞进入血管等都有关系。

如果手术切除的干净,没有肿瘤细胞残留,那么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就低,反之就会比较高。


癌症转移,患者会有5个症状出现

1.身体其他部位出现肿块

一般来说,肿瘤转移以后,如果转移的位置靠近体表,就会出现肿块,而且这种肿块可能是无痛性的。比如说肝癌、肺癌,都可能会向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如果锁骨部位出现了无痛的肿块,质地坚硬,活动度差,那么就要高度警惕可能是癌症发生了淋巴结转移了。

而腹部的肿瘤,可能会在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出现无痛的硬性包块。


2.骨骼疼痛

骨骼疼痛,一般是肿瘤骨骼转移的标志。比如说肺癌,最常发生的骨转移是脊柱转移,胸背部脊柱会有持续不断、进行性加重的剧烈疼痛出现。这种疼痛不是因为劳累出现,也不会因为休息而缓解,需要服用止痛药才能缓解。

3.头痛头晕

如果癌症发生了脑部转移,有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疼的症状。这种头晕、头疼的症状,呈现进行性加重,同时因为占位导致颅内压增高,还会有喷射性呕吐的现象出现,服用一般的止疼药没有效果,也不能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4.身体进行性消瘦

癌症本身就会表现为身体消瘦。但是如果近期消瘦的特别厉害,特别快,那可能就是发生了转移,多个病灶同时消耗造成的。

5.食欲下降

伴随转移,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的症状,肿瘤患者的代谢功能会出现紊乱。


如何预防癌症转移呢,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好筛查工作,早发现、早治疗,在转移前得到有效的治疗。

比如说肺癌,对于40岁以上,有多年吸烟史,或者有肺癌家族史,感染过肺结核等高危人群来说,最好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于年满55岁的人群,建议每年都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进行筛查。